時間:2014年02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騰飛,建材地質勘查行業迅猛發展,雖然裝備及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地質勘查所具有的作業流動性大、作業環境差、安全生產條件復雜等固有特點依然無法改變,本文對建材地質勘查行業內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并針對性的提出對策措施,以期充分認識地質勘查行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與完善,科學發展和安全發展并進,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地質勘查論文發表,期刊發表,建材地質勘查,安全生產
1概述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基礎原材料資源需求激增,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持續升溫,作為基礎技術支撐,建材地質勘查行業自然承擔起了為國家、企業盡快發現資源、增加資源儲備的重擔。面對這一良好局面,地勘單位蓬勃發展,紛紛打破區域視角,按照“建設大地質、服務全社會”的理念擴大作業范圍,紛紛跨省、跨區域作業,向高山峻嶺、地質工作程度低、工作條件差的地區不斷進發。在各地質勘查單位迅猛發展的同時,施工地域不斷延展、運輸路線日益加長,形成一個勘查單位作業點多、線長、流動大、分散度高等的局面,這些都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為加強和規范地質勘查作業單位的安全管理和監督,有效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國家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相繼出臺了《地質勘探安全規程》、《巖心鉆探規程》、《煤炭地質鉆探規程》、《地質巖心鉆探規程》、《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法規,明確要求地勘行業必須從自身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行業自律性,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理念,正確把握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和秩序,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發現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盲點和痼疾,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有效地減少、杜絕各類事故,是維護地勘行業安全生產大好形勢的要求,更是經濟發展和隊伍穩定的需要。
2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2.1對安全、生產和效益之間的關系認識不清
建材地勘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形勢十分嚴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許多地勘單位對安全、生產和效益之間的關系認識不清、不到位、不統一。常?陬^上喊安全第一,實際上缺是生產第一;安全工作僅停留在“安全第一”上,常做“亡羊補牢”之事,未發揮“預防為主”的重要作用,工作重心不能轉移到預防為主的軌道上來。同時,國內部分地勘單位進行了改制,實行了承包制,一些地勘單位領導人短期行為較重,只求自己任期內不出事故,對事故隱患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更不愿進行長遠的安全規劃和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少事故看起來是發生在職工身上,但根子還是因地勘單位領導者對安全工作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處于一種松懈的狀態。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尤其在經濟效益相對差一些的單位人員的心里,只顧眼前生產,不愿意在安全生產方面增加成本,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把安全與生產人為割裂開來,對于排查出的安全隱患也存在僥幸心理。
就企業整體工作而言,經濟效益是中心,這是企業全部工作的目的和歸宿,從領導到職工,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搞安全工作會影響生產進度,影響增收節支,卻見不到直接經濟效益,因此錯誤地認為安全工作可有可無。同時,安全畢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經濟效益就能提高。擺不正安全、生產與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效益一時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問題,效益前功盡棄;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業沒有經濟實力,安全也不會搞好。當然,不少地勘單位領導者也抓了安全工作,但因認識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工作常常抓不到點子上,使得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始終不能上檔次、上水平。
2.2機構設置混亂、執行力差、協調性弱
《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中對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立和人員配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實際中,依然存在一些地勘單位未按照要求和實際需要來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部分地勘單位要么安全管理部門設置過多,職責不明、職能交叉多,推諉扯皮現象層出不窮;要么就是安全管理部門設置與其他科室合并,未專設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工作僅由由其代管,且常常是代而不管,或者是什么都管,但什么也管不好。還有一些地勘單位錯誤地認為搞市場經濟安全工作不重要了,甚至可以不要了,因而將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管理人員大大壓縮,甚至全部取消。
在地勘單位,同時也存在著安全管理機構雖然設置了,但安全管理人員卻遲遲不能配備任命的問題,有些地勘單位對安全管理人員這個工作有“好漢不愿干,賴漢干不了”的認識誤區,往往委派一些半路出家或是生產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弱病殘者,導致其理論水平較差,對安全管理的全局性問題很難把握,且缺乏系統的安全管理知識,常常是“邊摸邊學,邊學邊干,現學現賣”。在基層班組安全員配備方面,涉及到目前地勘單位安全員管理機制,很多單位安全員的工資關系、勞資關系都在公司、分隊(項目組)里,公司、分隊(項目組)的各級領導均有權雇傭和撤換安全員,安全員是對公司、分隊(項目組)領導負責,而不是對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這些都導致安全員不能獨立行使安全管理職責,作為安全生產的現場監督者和隱患排查者,當發現現場隱患需要整改,需要公司、分隊(項目組)領導簽字,他若不簽這個字,安全員有可能左右為難,出現既不敢得罪頂頭上司又不敢向上級匯報的情況,往往因不敢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而疏于監督和整改,將隱患掩蓋起來,但殊不知隱患不及時解決,隨時就有安全事故的可能。
2.3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完善、更新不及時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地勘單位規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使廣大職工在安全生產中有章可循,好的安全生產制度能夠使安全、生產和效益同步并進,員工積極工作, 單位快速發展,不好的制度則束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所以必須不斷修改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然而在相當一部分地勘單位由于忙于生產,一本制度一用就是幾年,一摞制度放之四海而皆用,未因新形勢、新技術、新的作業環境帶來的新安全問題而及時進行更新或補充,任何一項工作沒有完善的制度來規范和約束,是很難有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的。
3應采取的對策措施及建議
3.1提高認識,把全員思想統一到安全生產上
為了安全生產,地勘單位必須在全體職工中廣泛宣傳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使全體職工特別是領導干部和安全工作者能正確理解方針的深刻含義,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他們對安全生產工作應負的責任,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制度辦事,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口號與行動相一致,且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真正轉移到預防為主的軌道上來。同時統一生產部門和安全部門的認識,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原則,堅持消除和杜絕安全與生產“兩張皮”的現象,確保安全與生產一體化。
3.2健全機構、配備人員,負責人主管安全
地勘單位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和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避免職責交叉和推諉扯皮,并結合現代地勘單位和市場經濟的特點,及時對不合理的機構設置進行改革,糾正過量壓縮或砍掉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的錯誤做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可進行適當調整和精簡,但決不等于安全工作不重要,更不能認為不要了,其目的恰恰是為了使機構和人員更高效、更精煉、辦事少一些掣肘,執行力更強?稍诘乜眴挝粌瓤墒┬邪踩芾砣藛T、分隊(項目組)安全員向主要負責人直接匯報、負責制,部門或者項目領導無權任命、撤職,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人為影響和操縱。
4結語
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積極調動每一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將“要我安全”這種被動式的“小安全”逐步發展成“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保安全”的“大安全”,做到以個人保班組,以班組保單位,最終創造出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黨、政、工、團齊心合力共促安全生產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卞耀武、李適時、黃淑和、閃淳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讀本.第1版.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2]劉鐵民主編.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第2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
[3]楊代奇主編.金屬非金屬礦山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教材.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1
[4] 吳宗之主編.安全生產技術.第2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