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2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基坑坍塌事故的頻繁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重視這一工程地質災害的預防治理工程以及加強對其質量控制,對于保障相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創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施工環境至關重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美麗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放在首位,因此基坑支護措施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下面筆者將對基坑坍塌發生的特點,防治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做一個簡要的闡述,希望能夠對于日后這一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施工管理論文發表,核心期刊,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最近十幾年我國建筑行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地區各省市的基礎設施、商品住宅的建設猶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各地一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繁榮局面。但是由于施工場地的限制,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技術不達標的現象,常常導致了施工過程中的邊坡不穩,甚至出現基坑坍塌問題,這嚴重威脅著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做好基坑坍塌防治工作的重點是做好對深層基坑的支護工作。鑒于施工條件的復雜性,特別是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邊坡防治工作的不到位才是坍塌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還有就是土方開挖的規范和基礎施工質量的嚴格控制也是防控的重點。
2.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要點
①地質勘探工作。地質勘查工作對于滑坡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其工作的效率,提高勘查經費的利用率,必須選擇合理的勘察方案,主要有:工程地質勘探、調查、測繪、室內試驗、原位測試、現場觀測、勘察資料、室內整理等。否則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事小,對于建設項目設計的進度和質量的不良影響事大。所以,在勘查工作中要著重于:(一)方法與要求相適應,要全面結合要求的廣度和深度確定合理的勘查方法,根據工程量的大小、等級的高低及施工工藝的難易,在保證人員的安全前提下進行有效地地質勘查。(二)勘察的結果要盡可能的詳細。對于工程量較大的建設項目,合理的確定每一勘測段的分布,地質特征分布相對集中的地段可適當延長,而對于變化復雜的地段要多分段,做到詳細的記錄,為以后的設計階段做好鋪墊。總而言之,勘查方法的科學性、綜合性,以及點線面相結合基本原則,將在工程建設地質勘測中發揮重要作用,使得勘察的實際與設計的深入相互促進。
②施工降水工作。基坑施工降水工作對于有效地防止基坑坍塌現象非常重要,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大大的減少邊坡土體的自重,提升邊坡土體的抗剪能力,有效地提高邊坡穩定性,減少管涌、流沙等現象的發生。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輕型井點降水、深井降水、明溝強排水、這要根據具體的地質資料、周邊環境、場地情況、基坑深度等各項因素考慮的。目前,在施工過程中多采用的是輕型井點降水,即沿基坑四周或一側將直徑較細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層內,井管上部與總管連接,通過總管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井管內不斷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其在施工過程中的優勢明顯,表現為機具設備簡單、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可減少基坑開挖邊坡坡率,降低基坑開挖土方量;開挖好的基坑施工環境好,各項工序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基坑施工工序;開挖好的基坑內無水,相應的提高了基底的承載力;在軟土路基,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段應用,有明顯的施工效果。
③抗滑樁施工。抗滑樁采用人工開挖,為加快施工進度,對于巖石強風化層,采用氣動鑿巖機與人工鑿打修邊相結合方式開挖;對于強度較大的基巖,采用小藥量爆破方式進行開挖。樁基巖層盡量采用人工鑿石。其它抗滑樁強度較大的基巖采用小藥量、多炮眼的松動爆破方式。當孔挖至設計深度最后0.5m,時采用人工鑿石到設計深度嚴禁樁底因爆破產生裂隙。在挖孔樁孔口做鋼筋砼護圈,護圈厚400mm,開口比樁挖方區寬300mm,高于周邊土300mm,深度1m,便于擋地面來水和定位。并在井圈外設置排水溝,井口設置活動遮雨蓬,以保證樁開挖順利進行。
④回填護坡。首先清理回填表面雜物,包括建筑垃圾、施工剩下的材料以及其他不合格土質,并由專業測量人員進行定位放線做好控制樁,取碎石土回填碾壓;填方基土表面應作成適當的排水坡度,邊坡不應用透水性較小的填料封閉;填方基土表面應作成適當的排水坡度,邊坡不應用透水性較小的填料封閉;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填方施工中邊坡處理應永久性填方的邊坡坡度應按設計要求施工;采用機械填方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
⑤碎石土填筑與碾壓。在這一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已下幾個要點:碎石含量大于50%,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誤差范圍±3%,分層平行攤鋪時每層虛鋪厚度宜為0.8m,且水平超填寬度不得小于30cm,發現有漏壓,虛土層和架空現象應及時處理,填筑面一般宜略向外側傾斜,以利于排除積水。
⑥反濾墊層的施工。墊層材料采用砂礫石或人工破碎的灰巖碎石。土工布鋪設采用“全縫”或“丁縫”拼幅。土工布應拉緊、鋪平、不起皺、鋪后及時壓載覆蓋,防止損壞和老化。墊層鋪設應與表面砼預制塊配合進行,隨鋪隨砌。墊層鋪設時,隨時檢查砂礫料級配及鋪設均勻性。墊層鋪設后,及時對坡面用蛙式打夯機或人工夯實。地面夯實后,對坡面進行平整。
3.基坑支護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施工前必須對進場的原材料質量嚴格控制,確保材料質量合格。水泥、鋼筋、鋼絞線等質量達標的關鍵原材料必須經監理單位審查出廠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同時對進場的材料現場驗證取樣送檢,試驗合格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后方能使用。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必須現場取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試配后確定,現場混凝土、砂漿的攪拌必須嚴格按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投料拌合,且要求攪拌均勻,和易性好,符合施工使用要求,除此之外還要嚴格各工序質量檢查驗收制度,確保各工序質量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以工序質量保分項工程質量。
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抗滑樁樁身混凝土澆灌必須采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且串筒或溜槽底部離樁底不得超過2m,避免產生混凝土離析現象。同時應分層澆筑、分層搗實,分層厚度控制在0.3-0.5m。錨索制作前,應對鋼絞線進行除銹、防腐處理。錨固段錨索清污除銹,砂漿保護層厚度25≥mm;自由段錨索采用雙層防腐措施,即對桿體表面除銹,二次涂抹潤滑油,纏繞塑料薄膜,再在塑料薄膜上涂抹潤滑油,后裝入塑料管內。預應力錨索張拉鎖定前,應先對單根鋼絞線逐一進行張拉,張拉力應為設計軸向拉力值的20%,使每根鋼絞線拉直后放張;再整體按設計張拉鎖定值進行張拉鎖定。
4.結束語
對于做好基坑坍塌的防治工作來說,關鍵是從施工技術特點的把握以及施工質量的控制來進行展開的,因此提升企業在這一方面的技術、人才的儲備,盡可能的多于其他同類企業相互交流,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與更多更大工程的施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現狀,做好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減少對施工建筑周邊已建房屋的損害,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梁政林, 韋興標, 徐桂平. 藤州中學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實踐[j]. 探礦工程, 2008(3).
[2] 馬波. 淺析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及其質量控制[j]. 采礦技術, 2012, 12(3).
[3] 陳楊, 趙敏.基坑支護新技術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12):276-277
[4] 卞煥英,樊翠玲,宋雪蓮.高層建筑基坑支護的技術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