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09月3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
王秋碩
一、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
伴著我國建筑行業設計水平及施工技術的發展,國家法規的逐步細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建筑工程質量呈穩步上升趨勢,但不可否認,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質量問題,有些甚至嚴重危害到建筑結構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開裂、起皮、起砂,廚衛、屋面、外墻滲漏嚴重,門窗縫隙大,滴水線向內斜導等等現象。
二、原因分析
我國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是由于諸多因素混生互動、惡性循環、相互影響的結果。其中包括工程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施工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施工管理混亂、材料原因、現場監理不到位及參與建設各方責任主體不能正確履行職責,存在違法質量行為。
三、加強監理的措施
三.1 加強對建筑工程的技術準備的監理
三.1.1 設計交底圖紙會審設計交底是指在施工圖完成并經審查合格后,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交付施工時,按法律規定的義務就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做出詳細的說明。其目的是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正確貫徹設計意圖,使其加深對設計文件特點、難點、疑點的理解,掌握關鍵工程部位的質量要求,確保工程質量。設計交底圖紙會審主要通過自審專業圖紙、各專業之間會審,發現問題及提出解決辦法,以便在設計交底時由設計人員解決。具體應從以下方面進行:①圖紙說明是否齊全、清楚、明確。②建筑、結構與設備、管線有無矛盾,設備層尺寸及管井、豎井尺寸、樓板厚度是否滿足安裝要求。③圖紙上尺寸、坐標、標高及管線交叉點是否相符。④器具安裝、設備安裝基礎、空間是否合適。⑤設備層管線進戶做法是否合理。⑥墻、板預留洞、套管是否缺少,尺寸標高位置是否正確。⑦是否缺少專業圖紙。
三.1.2 施工技術交底圖紙會審施工圖技術交底,也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審定會議。在會議上由設計部門對該工程的設計依據和原則,設計范圍和指導思想,以及設計內容等向與會人員進行介紹,然后由到會的有關單位和人員對施工圖紙提出需要修改的意見和要求。待基本達成一致意見后,由組織技術交底單位寫出會議紀要。施工技術交底圖紙會審是在設計交底的基礎上,依據施工驗收規范、檢驗評定標準、勞動定額等文件,在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根據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為編制作業指導書做技術準備。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圖紙翻樣。在設計交底圖紙會審的基礎上,將已經變更或修改的內容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圖紙上標注;按照作業班組施工的圖紙要求,以樣板標準進行圖紙翻樣繪制大樣圖,真正把圖紙弄清、吃透。使大樣圖實實在在地成為現場施工的依據。②編制材料明細表。在進行圖紙翻樣的過程中,參照施工圖預算,技術、計劃人員準確計算各種材料,分層次編制材料明細表。
三.1.3 施工技術交底。建筑施工企業中的技術交底,是在某一單位工程開工前,或一個分項工程施工前,由主管技術領導向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的技術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員對工程特點、技術質量要求、施工方法與措施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以便于科學地組織施工,避免技術質量等事故的發生。技術交底包括:①工地(隊)交底中有關內容;②施工范圍、工程量、工作量和施工進度要求;③施工圖紙的解說;④施工方案措施;⑤操作工藝和保證質量安全的措施;⑥工藝質量標準和評定辦法;⑦技術檢驗和檢查驗收要求;⑧增產節約指標和措施;⑨技術記錄內容和要求。這里重點介紹隊級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和做法:①具體性。如排水系統:套管預埋、預留洞,應具體到管道距墻的距離是指軸線距離還是指距內墻距離,并基本統一為距內墻距離。②全面性。隊級技術交底要以現場干的,就是交底中寫的、畫的為指導思想,不能發生班組施工自由發揮的情況出現,一旦發生丟項情況,班組立即通過一定的程序反饋得到解決。③實用性。要在大樣圖的基礎上,把設計圖紙的控制要點寫清楚,把規范的重點條文體現在大樣圖和控制要點里,同時把達到優良質目標的具體質標準寫清楚,作為班組自檢的依據,使施工人員在開始施工時就是按照驗評標準來施工,體現過程管理的思路,使一線班組施工人員變被動為主動。
三.2 建筑安裝的施工程序為保證項目部的質量管理體系真正發揮作用,工程按流水作業的方式嚴格施工程序,強化了預留預埋階段的質量管理:如:預制構件加工程序。①各施工專業隊在項目部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按照圖紙、規范和公司有關質城管理文件繪制現場預制構件大樣圖(或提供標準做法)。②項目部審核,經審核人簽字同意后方可加工;如不通過,將簽署修改意見返回施工隊執行程序。③通過自檢、互檢、班組檢、隊檢、項目部檢的五級檢查制度對加工件進行檢查,以最后檢查結果為準。④項目部檢查通過,填寫相關報表,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通過一一按貫標要求內部辦理手續,不通過一一返回,分析原因、處理,執行程序。
三.3 嚴格落實質量目標責任制質量目標責任的建立,確保組織各層次上建立目標,并加以考核、實施監督;是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真正把總目標分解到各分部分項工程。再落實到具體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組,并且具有操作性,做到檢查及時、反饋有效。這是我們強化質量管理,實行過程管理必須解決的問題。①根據質量總目標,依據驗收規范或標準,經過目標分解、細化,確定預留預埋階段質城分目標為優良。②依據優良等級標準編制隊級技術交底書,在交底書中,按照高要求的標準編寫具體的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原則上把驗收標準中的誤差范圍劃分為正負各三檔共六檔,一般情況下取三至五檔,實行五級檢查制度,檢查記錄中須簽明檢查時間一一具體到分鐘。③加強中問過程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立即解決;出現通病,從技術交底著手,分析影響質最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④檢查結果與經濟直接掛鉤,主要分為隊檢、項目部檢和監理檢等三類,提出項目部檢和監理檢的通過率為100%, “監理檢”不通過-項目部、隊級、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項目部”不通過一隊級、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隊檢不通過-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⑤實行末位檢查人責任制,最后簽字人負主要責任。
四、結語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構建起房屋建筑質量監督體系,同時,建設方嚴格依法自覺規范自身的質最行為,我相信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當然這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有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