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8月2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道路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 加強工程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市政道路施工自身的特點,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監理工程師論文范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城市居民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生活和生產提供服務的基礎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城市的各項經濟建設。暢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做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點
1.1 準備期短,開工急 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資建設,出于減少工程建設對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擾這一目的,對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嚴格,工程只能提前,不準推后,施工單位往往根據工期,倒排進度計劃,難免缺乏周密性。
1.2原材料投資大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極大, 在工程造價中,所占比例達到50%左右,如何合理選材,是工程監理工作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施工現場的分布,運距的遠近都是材料選擇的重要依據。
1.3 質量控制難度大在城市道路的施工過程中, 往往會出現片面追求施工進度,不求質量,只講施工方效益的情況,給施工監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1.4 地質條件影響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現場地質條件的影響,如遇現場地下水位高,土質差,就需要采取井點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條件,才能組織溝槽的開挖,如管道埋設深,土質差,還需要溝槽邊坡支護,方能保證正常施工。
2、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難點
2.1市政道路施工場地狹窄,難以控制人流,交通封閉困難。另外,電力、電信、自來水、煤氣、熱力和排污管道等各種管線彼此交織、相互干擾,這樣就會使原來狹窄的場地顯得更加擁擠,同時也使質量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零散,增加了質量控制的難度。
2.2為了減少工程建設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的干擾,所以對施工作業的周期要求非常嚴格,只能提前完成施工作業,不準推后,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工期,安排工程進度計劃且要有周密性。
2.3市政道路施工經常遇到與光纜、供熱、給水、煤氣、電力、電信等管線位置不明的情況,若盲目的施工,就極有可能傷害管線,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以及重大的社會影響,同時也影響道路工程施工進度。
3、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
3.1 材料控制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設備必須有出廠質量合格證書、出廠檢(試)驗報告及復試報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項目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日期、經辦簽名及原件存放點。
(2)進入施工現場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 在使用前必須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樣。
3.2 路基及土方質量控制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路基局部沉陷、邊坡滑塌、路提失穩、基底壓實度達不到標準、路基彈簧、路床積水。挖方工程中出現土方坍塌、側移、下陷、超挖、擾動、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標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實、表層不平整、不均勻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路基及溝槽的中線、邊線經復測合格, 水準標高放到現場并經復驗。原有管線以及鄰近建筑保護落實后。方準予施工開挖。挖土過程中。嚴格挖土機械在溝槽邊、支撐上行走、碾壓。挖出的土及時裝車運走。控制基底超挖。復測基底標高。驗收基槽質量。特別防止超挖土處的回填土。
(2)填筑前對基底進行徹底清理, 挖除雜草、樹根, 清除表面有機土、種植土和垃圾, 并對軟基進行處理, 對原基底進行壓實處理。
(3)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為填筑材料, 同時要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溝槽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 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30cm。一水平層應采用同類材料, 不得混填。出現路基彈簧土時, 應將彈簧部分挖出曬干后再回填。
(4)路基邊坡應同路基一起全斷面分層填筑壓實。新舊路基填方,邊坡的銜接處應開挖臺階。坡頂、坡腳要開好排水措施。河道、魚塘地段的不良路基應設邊坡防護
3.3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施工時混凝土28d 抗彎拉強度需達到4.0MPa-5.0MPa,抗壓強度達到30Mpa-35MPa;為保證水泥混凝土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及抗腐蝕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中,單位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標號不低于425 號)。在施工中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據施工條件的不同進行適當調節,因各地施工方法不一,氣溫影響不同,采用坍落度大小也有差異,但一般為1cm-2.5cm,城市道路最大水灰比不應大于0.5;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應按骨料種類、最大粒徑、級配和摻用外加劑等通過試驗確定。在澆筑混凝土路面時,應將基層澆水濕透。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時,振搗要均勻、到位,但防止過度振搗,砂漿層厚度控制在5mm 范圍內,沿模板邊、接口邊的混凝土要灌實,先用插入式振搗器仔細振搗,再用平板式振搗器振實,振搗時振動棒不要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等。嚴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時間, 一般在抗壓強度達到10MPa 左右方可切割,以邊口切割整齊,無碎裂為度,盡可能及早進行。混凝土路面澆筑完成后,要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澆水養護,覆蓋養護不少于14d,防止強風和曝曬。脹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
3.4 人行道施工質量控制
人行道采用5cm 厚C30 混凝土方磚鋪砌,橫坡為1%,應在穩定層施工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人行道的砌筑。人行道砌筑前先進行測量放線,利用側石為基準,測出人行道的外邊線,并每隔5m 測放水平樁,以控制方向及高程,需對人行道的土路基進行機械壓實, 保證土基密實度達到96%以上, 然后鋪設10cm厚的水泥石粉穩定層,壓實后再用3cm 的砂墊層調平砌筑人行道預制磚。鋪設人行道預制磚時應輕輕平放,用木錘輕敲壓平,鋪砌人行道預制塊時,應縱橫通線,確保預制塊砌筑順直,鋪設人行道完成后,應及時養護3d 后方可通行,鋪砌應平整穩定,不得有翹動現象,人行道面層不得有積水現象,預制磚表面不得有蜂窩、露石、脫皮、裂縫等現象。
4、結語:
總之,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不僅影響到工程的成本和道路的使用壽命,還影響了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續發展。在施工中,必須認真學習有關施工規范及規程,從道路施工的每個環節抓起。,實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飛,朱海珍,淺談市政道路施工的測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2]李生,淺談提高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質量的措施[J],廣西城鎮建設,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