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8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城市正處于一系列激烈的社會經濟變革之中。城市規劃是國家對城市發展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和基本手段,是國家調節城市和區域經濟的一種直接或者間接的工具?茖W合理的城市規劃,將能推動國家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發生深刻的變化。本文作者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說明,然后分別從法規建設、交通規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規劃方案方面詳細探討了解決我國城市規劃中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規劃,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規劃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戰略、建設城市的綱領、管理城市的依據,也是城市政府指導調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市規劃既是經濟規劃,又是環境規劃,也是社會規劃,它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規劃。從城市住房擁擠、環境惡劣到房屋破舊、住宅緊張,從經濟危機、 經濟蕭條到內城衰退、社會混亂,從出現貧民窟到社會分化,從公眾參與、社區規劃到倡導性規劃等,城市社會問題的不斷出現、解決和城市規劃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些都是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已經出現或者即將出現的問題,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對保證我國經濟社會全局的發展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可謂意義重大。
一、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規劃存在隨意性、盲目開發的現象城市規劃包括城市廣場、社區街道、景觀綠化等幾個方面,城市規劃經常被改動,表現出了很強的隨意性。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展;二是各種利益的驅使,其中包含了來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為了尋求財力大多熱衷于土地出讓,這些都牽涉到城市的規劃;還有就是個人利益,有些個人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操縱或誘導規劃的調整,從中牟取利益。這都使現階段部分城市的規劃出現了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開發。
(二)城市規劃中對交通規劃不良
城市規劃管理中,城市交通規劃是重點,它直接影響到城市建設后的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中往往以道路規劃代替交通規劃,對交通規劃的實際運行能力和后期建設受益沒有一個準確的分析。且交通規劃重視在城市總體規劃之后出臺的,政府在發現交通問題后又才開始城市規劃,各種更改讓施工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還有的城市在操作中,只停留在道路交通設施規劃層面,很少對交通路線進行科學的規劃,導致整個交通規劃中缺少設計含量。現代城市交通不僅是人、道路、城市的關系,而是一個集規劃、建設、運營與管理的綜合系統,交通規劃設計絕對是個全局、戰略性的設計。因此,我國必須轉變交通規劃的傳統理念,適應時代的需求。
(三)城市規劃缺乏公眾參與
目前,我國多數城市的規劃管理還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務,并沒有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聰明才智。對規劃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評價,并沒有形成一個順暢的、有序的表達機制。這也導致我們的城市管理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突出的表現在部分政府部門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城市規劃管理在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推進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應該說,城市規劃管理是社會多元主體追求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最大化形成的共識,是一種在矛盾交織的環境中形成的一種公共性、協商性的機制,是一種利用人類的理性對城市資源進行再分配的有效活動。因此,在這種不確定的城市規劃管理大環境下,要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聰明才智。而當前,社會公眾的參與觀念尚未樹立,歸根結底是我們現行的城市規劃管理法制中卻缺乏明確的群眾參與機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四)城市規劃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嚴重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水平?匆粋城市是否適宜于居住, 不在于城市規模的大小, 而要看其布局規劃是否合理,是否具備健康的生態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國家對于生態保護和城市規劃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法律規定,但是這些法規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得到一一落實。由于城市土地珍貴,所以惜土如金,見縫插房,舍不得拿出土地搞環境綠化和公用設施建設,這種情況在城市中心區的黃金地帶表現尤為突出。不注重生態建設已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
(五)城市規劃缺乏法制保障,導致規劃缺位
目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規劃法規體系,影響規劃審批權,并且規劃行政處罰與違法行為不對稱。此外,地方性法規不完善就造成了規劃權威性受損,并影Ⅱ向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開展。還有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影響規劃審批權,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城市規劃受政府和規劃部門雙重領導?傊,負責城市規劃管理各個部門在不同層次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沖突,以此制定出的政策,必將會影響政策的貫徹和執行。
二、解決當前城市規劃中問題的措施
(一)完善城市規劃的相關法規是城市規劃的先行條件完善、健全規劃法規體系,運用法律手段,保證科學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強化城市規劃管理的綜合協調職能,對城市的土地利用進行統一的城市規劃管理,就能夠保證城市合理發展和協調運轉。各級城市規劃管理主管部門抓緊法制建設工作,充分運用法制管理手段,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是切實做好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還要注意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城市規劃及其管理的權威,節制規劃許可自由裁量權,逐步推行城市規劃審批法制化、城市規劃技術標準化,從而使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
(二)將城市交通規劃放在重要位置
1、高起點做好城市交通規劃
要在交通調查的基礎上,對現狀城市交通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并通過定性和定量的科學分析手段,對包括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城市道路網絡、公共交通等多方面進行系統地規劃研究,并充分考慮城市土地開發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轉變,加強交通發展戰略與城市總體發展戰略的結合,以及城市交通與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協調。
2、加強對交通的宏觀控制
通過城市規劃布局和結構模式的變化,盡量削減交通源的產生和吸收量,在系統上平衡城市交通,改變市中心交通過分集中的狀況?刂剖袇^土地使用布局和開發強度,在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土地使用性質時,必須同時考慮交通設施條件,交通設施無法滿足時,不應建設交通量生成強度大的公共設施。
3、道路設計應考慮與交通工程設計和交通規劃二者的有機結合問題
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道路的紅線、停車場的位置和規模,并在交通流量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道路設計和交通工程設計,充分發揮城市交通系統的功能。
(三)加強公眾參與環節,集思廣益
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就有了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制度,城市規劃的內容和結果直接體現公眾的利益。首先,城市規劃必須滿足公眾的物質、精神生活需求,必須是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體現。
其次,城市規劃必須對一些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果沒有城市居民的參與,以政府意志為代表的規劃可能會有不公平的個人觀念存在,很容易導致片面和短期行為,而分配的不公也會引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最后,城市的未來發展中,公眾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他們在城市中生活的時間很長,有的甚至世代居住在那里,對整個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足跡有詳細的了解,知道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可以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好的建議,規劃的實施與管理有賴于公眾的監督。
(四)務必對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認識
城市化進程在加速的同時,城市環境污染也達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當人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界遭到破壞時,許多發達國家開始大力推進生態城市建設,側重于環境保護。我國也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一系列做法,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推進生態城市的進程。
(五)協調統一,優化規劃方案是城市規劃的根本
城市規劃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鮮明,不應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要從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市場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實施?偟膩碚f,就是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通盤考慮,綜合協調,做到一張藍圖畫到底,既要考慮城市總體布局,也是考慮城市某個區域的布局。在規劃過程中,可以實行規劃公示制度,建立規劃分級審批制度,保證規劃制定的科學性。同時,讓群眾多了解、監督規劃的實施,可以減少規劃實施時的阻力。
三、結語
總之,城市規劃在我國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存在到成為對城市發展起到指導性作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市規劃理念也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成熟。但是城市規劃的改革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更新觀念,提高認識,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來思考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月,鄭志鵬.論中國城市發展及規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0.
[2]熊威.在城市規劃編制中融入科學發展觀[J].山西建筑,2006.7.
[3]田莉.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困惑與出路[J].城市規劃,2007.1.
[4]王嘉.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裝飾理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