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7月1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優秀的建筑方案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對建筑工程能否順利進行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本文杭政儲出(2010)41號地塊的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對以后同類型的方案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字:高尚住宅,建筑設計,景觀設計
一、項目概況
1、杭政儲出(2010)41號地塊商品住宅位于杭州市拱墅區,祥符鎮規劃祥富路以北,規劃東吳路以東,東鄰:規劃楊家浜道路;南鄰:規劃祥富路;西鄰:規劃東吳路;北鄰:十字港河、祥園中路。地塊總用地面積約38746平方米。地塊呈不規則形。(如圖一)
2、項目建筑總面積為146789.8㎡(不含架空層建筑面積2405.54㎡) ,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08488.8㎡,地下室建筑面積38301.0㎡ 。整個地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擬建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高尚住宅社區。
二、總體布局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1#~12#高層住宅及配套商業裙房、大門。
1、本小區在南側規劃祥富路道路設置主要出入口,東側楊家浜設置車行出入口,均作為消防出入口,滿足消防車道需要。小區內設環行車道,雙車道寬度為7米,單車道寬度為5米。
2、現有城市道路與小區內道路聯通。
3、本小區在沿楊家浜路、規劃祥符路和規劃東吳路布置一層的商業設施,5#、6#底層之間布置一層商業設施,利用2#、10#的架空層區域設置物業和社區用房,11#架空層南入口處設置消防控制室。
4、住幢基本成南北布局,南偏東大概在14°。住幢間距滿足日照、通風的要求。特別是中心公共綠地,為整個用地組織合理通風創造了有利條件。
5、住宅建筑為24層,商業建筑為1層,12#為2層商業建筑。
三、道路交通與停車設計
本小區在南側規劃祥富路道路設置主要出入口。東側楊家浜設置車行出入口,均作為消防出入口,滿足消防車道需要。小區內設環行車道,雙車道寬度為7米,單車道寬度為5米。
機動車停車采用地面停車和地下停車結合的方式,停產總數為920輛,其中地下車庫停車數為828輛,地面停車位為92輛。自行車停放設置在住宅半地下層內與部分地面停車位。
主要地下車庫出入口設置在小區東側出入口,車輛可以從城市道路就近進入地庫,可以盡可能的做到人車分流,凸現人性化的關懷,確保區內業主的安全。
在小區中心景觀內部設計自由人行道路,人行道路與景觀相連,成為景觀休閑道路。
四、景觀設計
整個小區形成”一個中心,二條軸線,多個節點”的規劃框架,一個中心即為高層住宅建筑圍合而成的小區中心綠化景觀,中心景觀水系幾何布局,形成規整有序的水系景觀中心。
兩條軸線為兩條景觀軸線,即沿景觀主入口至中心景觀,形為南北向景觀軸線,東面的景觀入口與中心景觀形成東西向景觀軸線,兩條景觀軸線的交匯處為中心景觀,同時也是景觀高潮,兩條軸線景觀處處花紅柳綠,水影環繞,一片天然的景觀。
多個節點為宅間組團景觀,各個景觀節點的取向各異,有水系,有下沉居民休息廣場,有親水平臺,有兒童嬉水池等景觀小品。
在整個小區的設計過程中,始終貫徹突出“運動、陽光”的設計主題,健身道、小橋、流水、拱橋、小亭、假山.人工瀑布等園林的構成元素,滲入小區設計中,盡力展現現代風格的的”親水樓盤”設計采用建筑底層部分架空的手法,提高了整個小區的通風質量和景觀視野。地下室頂板覆土厚度≥1.5米。
五、豎向場地設計
場地的豎向設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盡可能減少土方工程量。考慮到與市政道路標高的銜接,并組織好地面雨水的排除。
建筑室內±0.00標高為黃海高程4.85m,場地的室外地坪標高為黃海高程4.55m,室內、外高差為0.30m, 小區南側出入口規劃祥富路城市道路標高為黃海高程4.35m,小區東側出入口城市道路標高為黃海高程3.47m。
區內道路設計充分結合地形,道路縱坡控制在3%以內,利于車輛、人員通行,并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小區各出入口道路與城市干道做到平滑連接。區內周邊場地去地面標高均高于城市干道中心標高,以避免場地內積水。
六、建筑設計
1、建筑平面設計
住宅均南北向,南側臥室,北邊以廚衛、樓梯、廳面街,利于夏季防熱和組織自然通風、導風入室,造就良好的居住環境。
2、住宅戶型設計
根據不同的景觀資源,為每個住宅單元量身定做最合適的戶型。
住宅設計充分做到公私分離、寢食分離、居寢分離、潔污分離;確保每戶有良好的通風、日照條件,做到了“三大一小一多”和“三明”,即廳大、廚房大、衛生間大、臥室小、貯藏空間多;明廳、明廚、明廁,平面布置緊湊,空間利用充分,大部分居室朝南,入戶后有換鞋的柜子空間,主臥室帶衛生間,設計概念盡可能超前。
本設計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住宅總建筑面積為72364平方米,占地上總面積66.7%,占住宅總面積71.1%。
3、建筑立面設計
在借鑒大量的住宅的建筑造型,并結多種住宅的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創造出現代風格的住宅建筑。單體建筑中,對光影、主導風等因素均予仔細考慮,形成了一個能達到“均好”的生態的生活空間。建筑風格祟尚“簡約之美”追求純凈,立面設計簡潔而不粗糙,細部刻畫精致而不繁雜,以明快的色調,虛實對比,明快的幾何體組合構成了建筑群清新脫俗的外型,凸現大方美觀而又富有現代節奏的建筑精神,通過總體的有機布局,使之成為區域住宅的典范。
4、建筑剖設計
住宅層高2.85米,商鋪底層4.4米。
5、本期工程地上建筑為24層,設二層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積為:38301.0㎡ ,地上建筑面積共:108488.8㎡,總建筑面積為146789.8㎡(不含架空層建筑面積2405.54㎡) 。
6、主要建筑構造
①墻體采用頁巖多孔磚,外墻240mm厚,內墻為240mm和120mm厚。
②防水材料:屋面為兩層4mm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地下室防水采用鋼筋混凝土自防水與二道不小于4+3mm厚自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相結合。
③隔熱材料:外墻采用特拉磚自保溫。
④門窗: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應不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窗氣密性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7107規定的4級。采用彩色鋁合金門、窗,住宅玻璃根據不同朝向的節能指標采用相應中空白玻。
⑤本工程底部外墻飾面采用花崗石板,上部外墻采用涂料。
七、公建配套設計
1.教學配套由建設單位與教育局專項落實。
2.公建配套:小區在沿楊家浜路、規劃祥符路和規劃東吳路布置一層的商業設施,5#、6#底層之間布置一層商業設施,利用2#、10#的架空層區域設置物業和社區用房,11#架空層南入口處設置消防控制室。
八、結論
建設一個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高尚住宅社區,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體現“現代化、智能化、生態化”的規劃思想,并且在建筑風格上體現“圍合感,開放性、現代風”、在壞境設計上將“運動、陽光”特色體現出來,這樣才能設計出一個高品質和具有自由浪漫的人文氣息的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