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5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本文以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為依托,對小流域綜合治理相關措施進行了分析,并對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小流域,綜合治理
在水土治理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小流域治理工程,采用科學的方法,因地制宜做好小流域水土資源治理工作,結合生態環境治理為主,預防監督為輔,才能真正做好該項工作。
1 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分析
以當地自然規律為基礎,結合實際需要情況,以科學方式對小流域進行綜合的治理。流域的治理首先應以科學的方式研究當地地理特征,并歸納出相應的治理方向與具體步驟。在措施設置方面,不可過于追求眼前利益懷有僥幸心理而降低設防標準,與此同時也無需過分高估自然災害盲目提升設防標準而導致資源濫用與資金浪費。應參考防護對象的綜合價值與抗災能力,采取在規定標準內與實際需要相符的設防標準,維護工程效益與安全相互和諧。
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小流域綜合治理體系。應采取溝道與坡面兼顧、天然植被與人為工程并重的治理原則,根據治理對象的地形、保護植被的數量以及保護治理對象的綜合價值,將治理力度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對于溝道耕地較多、居民較為密集的區域,要適度增大治理工程比例,這樣一來雖然該地區工程投資量會相應增加,但竣工后在農田、水土以及人員安全等各方面的保護程度都會相應提升,因而對改善村容村貌與各項村級基礎建設都有著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對于溝道耕地數量較少、無人居住的區域,可采取大量布置植被的方式進行相應保護。從災害防御的角度而言,植被防護能力遠勝于其他工程措施,同時還可以實現較少的資金投入。除了生態治理外,還可在河道建立水閘、攔水堰、建設河道擋墻,在不同時期控制地方水流量,以此來控制地方水土問題。
2 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
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能戰勝自然,但是可以適應自然。在多年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中我們發現,采用生態修復,以自然之道治自然是治理流域水土環境的主要手段。當然,只治理不維護也不行,所以在治理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堅持水土治理的監督與維護工作。所以在小流域內綜合治理的正常措施主要包括,生態自然治理措施,以及監督維護治理措施。
2.1 生態治理措施
生態治理,顧名思義,是利用生物的方法保持水土,比如封山護林,在退耕還林的山坡或者荒山種植喬灌樹木或者植被,如大面積種植柏樹、杉樹、梧桐樹等經濟樹種等。在農用生產周邊地段,應該大量種植經濟樹種,防止水土流失。在治理過程中應該以村為單位,以縣為區域進行綜合治理。比如在河流地段種植竹子、垂柳,在農田邊種植桑樹等經濟作物或者適合地方生長的鄉土樹種。在城鄉地段,可以種植三葉草,苜蓿等。在生態治理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地方土地資源,種植的樹木也應該因地制宜,在水土治理的同時,可以做好地方經濟建設。在水土治理過程中,建立地方經濟性園林。比如在農民退耕還林的山地或者山坡地帶,可以種植經濟性樹種(比如核桃、板栗、棗樹、桐樹等)或者可入藥的植被(車婷草、山茱萸等)。在治理過程中,需要保持樹種之間的間距,在植被的前期,山坡上應該設置相應的排水溝。除此之外,應該重點發展村落式經濟園林,發展農家樂旅游業,通過生態治理發展地方旅游業,創造地方第三產業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2.2 治理監督措施
縱觀水土流失嚴重區域,無非是地方由于經濟建設,大量的采石采沙采礦,濫砍濫伐,在預防區域內蓋房建廠。所以在治理監督過程中,應該把上述現象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對于在當地實施的該類項目,應該做好實施審批、施工監管與驗收環節,對于有違地方環境治理的施工行為,應該從嚴處理。以此來做好地方水土監督工作。
2.3 預防措施
水土治理,預防是關鍵,只有預防做到位,治理才順利。所以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做好預防措施。首先,加強宣傳力度,以農戶為單位,將宣傳資料以宣傳畫冊的形式分發到家庭,并以村為單位進行媒體宣傳教育,提高地方群眾水土治理意識;其次,加強地方經濟林的管理建設工作,以科學技術為指導,對地方經濟林進行技術培訓,并制定管理制度,通過科學技術提升農民經濟收入,以此來激勵農民對經濟林的建設熱情。最后,做好水源地區的維護工作,嚴禁農戶毀林開荒或陡坡鏟草現象發生。
3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前景展望
小流域治理在水土流失地區全面建設小康、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今后小流域治理要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與環境的可持續維護為根本目標,在更高層次上進一步推進和加強。
3.1 要進一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的需求
由于不同地區自然社會條件的差別,也由于不同歷史時期小流域綜合治理承擔的不同任務,因此小流域發揮著多樣化的服務功能。從目前來看,在西部大部分處于江河上游地區、經濟落后地區,小流域仍然承擔著減少江河泥沙、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的任務,在改善生態的同時,要在消除貧困、發展地方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鎮周邊,小流域綜合治理則應以改善生態為主要目標,增加植被,盡可能為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休閑環境,同時給當地群眾帶來經濟收入,特別要把休閑觀光、生態旅游、科技生態園區建設、水保戶外教室、產業化經營等統籌納入工程建設規劃,把小流域建設成為集科技示范、旅游休閑、戶外教室、產業基地于一體的多功能基地。在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庫庫區、湖區上游,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目標是減少泥沙和面源污染,為水源地輸送清潔的水。
3.2 要進一步大力推進規模化治理要使小流域綜合治理
在更大范圍發揮作用,就必須進行集中連片、規模化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實踐證明,按中流域、大流域規劃,按項目區組織實施,按小流域為單元設計效果比較好,既堅持了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技術路線,又符合現行國家項目管理的要求,同時更好地發揮了小流域在更大范圍治理的作用。這些年來, 隨著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增加,投入力度加大,集中連片、大規模的治理區不斷增加,成了生態建設的示范工程,產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使小流域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今后我們要適應大規模生態建設的需要,繼續按項目區集中連片開展治理,推動水土流失地區進一步形成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規模特色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4 結束語
保持地方水土資源,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發展地方水利資源建設是流域綜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小范圍內進行水利資源的綜合治理,提高地方農、林、牧業發展,預防地方山洪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小范圍內進行水利資源的綜合治理,提高地方農、林、牧業發展,預防地方山洪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在治理監督過程中,應該把上述現象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對于在當地實施的該類項目,應該做好實施審批、施工監管與驗收環節,對于有違地方環境治理的施工行為,應該從嚴處理。以此來做好地方水土監督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君,劉天英,徐兆玄.風沙區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開發模式[J]. 中國科技信息. 2009(03);
[2] 王建剛,杜延珍.淺析城郊型生態景觀小流域治理[J]. 甘肅水利水電技術. 2011(01);
[3] 劉忠民,宋其龍,張文靜.可持續發展原則下的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J]. 北京水利. 2008(01);
[4] 李巖,王立群.小流域綜合治理及其效益評價研究進展[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5] 畢小剛,楊進懷,李永貴,劉大根.北京市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的思路與實踐[J]. 中國水土保持. 2009(01);
[6] 方紅遠,王哲,嚴克玉,梅小文,吳雪虎.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方法研究[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