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5月0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從最初的窯洞、山洞、茅草屋,到現在的磚混機構、鋼結構房屋等,人類的居住環境有了難以想象的飛躍,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的住宅包括別墅、花園洋房、公寓、職工家屬宿舍和集體宿舍、職工單身宿舍和學生宿舍等。住宅按照層數又可以分為單層住宅,多層住宅,高層住宅,超高層住宅。
關鍵詞:建筑空間,房屋舒適性,起居室,次起居
從最初的窯洞、山洞、茅草屋,到現在的磚混結構、鋼結構房屋等,人類的居住環境有了難以想象的飛躍,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的住宅包括別墅、花園洋房、公寓、職工家屬宿舍和集體宿舍、職工單身宿舍和學生宿舍等。住宅按照層數又可以分為單層住宅,多層住宅,高層住宅,超高層住宅。無論是什么形式的住宅都要根據房屋設計的功能特點,考慮到房屋居住生活的使用要求,房屋設計應能滿足其遮風避雨、生產活動、膳食烹飪、睡眠靜養、衛生洗滌、貯藏休閑解勞和客宿休憩等功能。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房屋設計要做到功能齊全,一般應設置:起居廳、餐廳、廚房、臥室,包括主臥室、老年人臥室及若干間一般臥室)、衛生間(每層設置公共衛生間、主臥室應有標準較高的專用衛生間)、活動室、門廊或門廳、陽臺及露臺、貯藏(車庫)等功能空間。
房屋設計的建筑面積,應和家庭人口的構成、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居住水平的提高相適應。人多,社交活動頻繁,在家工作活動較多,而居住面積太小,就會有擁擠的感覺.互相干擾嚴重,使得每個人心煩氣燥;而人少,各種家居活動也少,面積太大就會顯得的冷冷清清,孤獨寂寞感就會侵襲心頭,房屋剩余空間太多,很少有人走動,濕氣重,陽光不足,通風不良,因此就缺乏“人氣”。
住宅的面積計算和空間劃分最終都是要滿足建筑舒適性。建筑舒適性是一個綜合概念,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舒適性要求的標準也會不斷發展變化。在住宅設計中,應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爭取較好的朝向,獲得較多日照和較好通風環境,利用自然對流通風,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起居室、臥室等主要空間應力爭南向,提高舒適度。
按照房屋設計住戶一般家居功能規律及不同戶空間類型的特定功能需求,住宅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強調了起居廳作為家庭對外和對內的活動中心的作用:客廳是戶型的中樞,相當于人體的軀干,也是戶型中最大、最重要的居室。客廳是全家的活動中心,是生活的重心所在,一般都占據著重要的采光、觀景面。《住宅設計規范》(G8 50096-2011),起居廳使用面不應小于10平方米。起居室的面積應根據使用的人數和具體功能來確定,面積太小,使用不方便,面積過大也會使人感到空曠,給居住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孤獨感。起居室(廳)內的門洞布置應相對集中留出完整墻面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使用,減少通行路線交叉穿越,避免相互干擾。
2)強調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各功能空間專用水平有著逐漸增強的趨勢。衛生間在現代家居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已成為時尚家居的新亮點,體現現代家居的個性、功能性和舒適性.衛生間的面積也需要擴大。理想的衛生間應該在5~8平米,最好衛浴分區或衛浴分開。3平米是衛生間的面積底限,剛剛可以把洗手臺、坐便器和沐浴設備統統安排在內。3平米大小的衛生間選擇潔具時,必須考慮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洗手臺,坐便器最好選擇小巧 衛生間的.衛生間里容易積聚潮氣,所以通風特別關鍵。選擇有窗戶的明衛最好。如果是暗衛,為了衛生不發霉、不長毛、沒有潮蟲到處爬,除了裝一個功率大,性能好的排氣換氣扇外.
3)現代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很多的工作需要在家中完成,家居功能中增設了書房(工作室健身活動室和車庫等功能空間)。書房在住宅的總體格局中歸屬于工作區域,相當于家居的辦公室,卻也更具私密性。而書房的合理布置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習作氛圍和環境,從而改善我們處于書房的心情,利于學習思考,運籌帷幄,提高效率。書房應該盡量占據朝向好的房間,相比于臥室,它的自然采光更重要。讀書是怡情養性,能與自然交融是最好的。
4)住宅中的儲藏空間也越顯重要;主要是充分利用閑置的角落、家具空腹、樓梯的下部、側部和端部、走廊的頂部等空間。面積寬裕的,則可考慮設置獨立儲藏室。儲藏室一般用干儲藏日用品、衣物、棉被、箱子、雜物等物品,保證住宅內部空間的整齊、衛生,儲藏室的面積可大可小,一般為1.5~2m2,位置比較靈活。
5)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走俏,房價的攀升,陽臺的功能性更為突出。陽臺是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晾曬衣物等的空間。陽臺是建筑物室內的延伸,是居住者呼接受光照,吸新鮮空氣、晾曬衣物、擺放盆栽的場所,其設計需要兼顧實用與美觀的原則。現在陽臺多作為多功能儲物空間,近年來更有將洗衣機設置于陽臺之上的趨勢。洗衣機設置于陽臺之上相當于增大了廁所1平米的空間,洗完衣服直接曬至于陽臺上也很方便。
6)客廳與戶外應有過渡,人戶門處最好設玄關,避免家居生活被一覽無余,失去私密性。主臥最好設于離入戶門較遠處,臥室與客廳之間最好設一段過渡空間,避免臥室直接朝向客廳開門。衛生間離臥室要近,窗臺設高一些,保證私密性。廚房位置應接近戶門,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進出,力求與服務陽臺和餐廳應力求聯系方便.減少對其它房間的影響,創造一個和諧、安寧、舒適的家居環境。
7)次起居是住宅的新寵,21世紀人們對住宅的消費逐漸從共性走向個性,但真正能滿足個性化消費的是除去原有包括起居室和餐廳的主起居空間外,衍生出的次起居空間,包括:由會客廳、書房、計算機房等組成的工作空間;由健身房、陽光室、咖啡茶座等組成的休閑空間;以及由視聽室、琴房、棋牌室組成的娛樂空間。從這點上看,住宅已不是人們傳統意義上避風擋雨的處所,而是精神需求的物質載體,是自我價值觀的一種體現。因此,在安排好了基本食宿之后,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容納人們無限的需求,就成了未來住宅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人們對住宅功能細分的要求不斷增加,為了在有限的空間中滿足需求,次起居空間的功能分區逐漸朝著模糊化方向發展。模糊空間是指沒有明確實用功能和界限的家居空間。很多時候,是利用戶型中各功能分區交叉或者難以安排的位置進行設置,以方便更換。它一般是多元化的,或者是書房、計算機室所形成的工作空間,或者是健身、咖啡茶座、棋藝所形成的休閑娛樂空間。模糊并不簡單地等同于混雜,前者將不同類型的功能集合在一個空間里,是較低級的居住模式,而后者是將同類型的功能相對集中,但分區模糊,使此空間和彼空間產生若即若離的聯系,在有限的空間中盡可能多地容納進無限的需求,是較高級的居住模式。模糊功能空間,即讓同一空間在不同時段承擔不同的功能,采用示意性隔斷,使同一空間在不同視角呈現出不同功能。
結語綜上所述,建筑設計人員在住宅設計過程中,應在使用方所提供的各種原始資料、具體標準和要求的條件下,在現有國家標準規范及相關政策條件下,對整個建筑設計進行構思、分析和規劃,對建筑中各房間功能進行全面的分析,對整個用地環境充分理解。在有限的居住面積中合理組織、搭配各功能空間,充分考慮建筑與人、建筑與環境的關系。精心設計出以人為本的人居住宅,為廣大住戶營造更好、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羅玲玲.建筑設計創造能力開發教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8.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設計規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