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2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電網建設迅猛發展,同時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送電線路架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引發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 送電線路;架設過程;注意問題;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electric grid construction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developing it also meets some new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lines set up the problems to be pay attention to, cause his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Key Words: Transmission lines; Set up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 F5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電力事業的飛速發展,近年來電網建設非常迅速。送電線路的設計有著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項,由于送電線路架設過程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設計線路時必須綜合考慮其具體路徑的走向、線路導線的型號、機械施工的模式以及防雷具體措施等,都與普通地形的設計有著諸多不同之處,在設計初期就必須考慮到以下的問題。
二.送電線路架設過程中需要注意問題
1.路徑選擇
路徑選擇和勘測是整個線路設計中的關鍵,方案的合理性對線路的經濟、技術指標和施工、運行條件起著重要作用。為了做到既合理的縮短路徑長度、降低線路投資,又保證線路安全可靠運行方便,一條線路有時需要徒步往返3~5趟才能確定出最佳方案,所以線路勘測工作是對設計人員業務水平、耐心和責任心的綜合考驗。
在工程選線階段,設計人員要根據每項工程的實際情況,對線路沿線地上地下在建擬建的工程設施進行充分調研,進行多路徑方案比選,盡可能選擇長度短、轉角少、交叉跨越少、地形條件較好的方案,綜合考慮清賠費用和民事工作,盡可能避開樹木房屋和經濟作物種植區。在勘測工作中做到兼顧桿位的經濟合理性和關鍵桿位設立的可能性(如轉角點、交跨點和必須設立桿塔的特殊地點等),個別特殊地段更要反復測量比較,使桿塔位置盡量避開交通困難地區,為組立桿塔和緊線創造較好的施工條件。
2.防震問題
微風振動是一種經常發生在架空電力線路、靜止線條的渦流回流現象。微風振動的機械原理是穩定分層的風通過圓柱形如導線時發生的。當風吹向圓柱形物體時,在它的后面分層交錯的渦流形成一定的壓力差,這樣就使圓柱形物體在與風吹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產生移動的趨勢。 導線發生微風振動的條件:渦流的頻率與導線的自然頻率相一致,一般為30~120Hz;持續長時間的風作用與電線垂直方向1。
對于山區的送電工程,由于普遍存在電線張力大、懸掛點高、檔距長的特性,因此防震問題比較復雜,而微風震動的頻率范圍也比較廣。在這種情況之下,假如只采用一種單一類型的防震錘,由于其響應頻率范圍是固定的,因此效果不太理想。在大檔距的山區線路中,結合筆者的經驗,可以采用綜合化的方針方法,如將護線條、防振錘、阻尼線等混合使用,可以達到較大的響應頻率范圍和較好的防振效果。
3.桿塔選型
不同的桿塔型式在造價占地、施工運輸和運行安全等方面均不相同,桿塔工程的費用約占整個工程的30%~40%,合理選擇桿塔型式是關鍵。
對于新建工程若投資允許,一般只選用1~2 種直線水泥桿,跨越、耐張和轉角盡量選用角鋼塔,材料準備簡單明了、施工作業方便且提高了線路的安全水平。對于同塔多回且沿規劃路建設的線路,桿塔一般采用占地少的鋼管塔,但大的轉角塔若采用鋼管塔,由于結構上的原因極易造成桿頂撓度變形,基礎施工費用也會比角鋼塔增加一倍。直線塔采用鋼管塔,轉角塔采用角鋼塔的方案比較合理,能夠滿足環境、投資和安全要求。
針對多條老線路運行十幾年后出現對地距離不夠,造成隱患的情況,在新建線路設計中適當選用較高的桿塔,并縮小水平檔距,可提高導線對地距離。在線路加高工程中,設計采用占地小、安裝方便的酒杯型(Y型)鋼管塔,施工工期可由傳統桿塔的3~5天縮短為1天,能夠減少施工停電時間。
4.基礎設計
桿塔基礎作為輸電線路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造價、工期和勞動消耗量在整個線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其施工工期約占整個工期一半時間,運輸量約占整個工程的60%,費用約占整個工程的20%~35% ,基礎選型、設計及施工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線路工程的建設?偨Y我國多年來輸電線路桿塔基礎的型式,結合廣東地區輸電線路工程的特點,基礎方案選型總體可分為開挖回填類基礎、巖石類基礎、樁基礎、掏挖類基礎等四大類。
根據工程實際地質情況,每基塔的受力情況逐地段逐基進行優化設計比較重要,特別對于影響造價較大的承力塔,由四腿等大細化為兩拉兩壓或三拉一壓才是經濟合理的實際方法。
5. 風偏距離的問題
風偏距離的問題屬于電力設計的機電部分問題。 在送電線路設計的過程中,當三相導線的排列方式為水平時,進行排桿位時,不但要考慮到中相導線的對地安全距離,在地形復雜的情況之下,還要充分考慮在風偏時,對地形凸出的山坡、巖石與邊相導線之間的安全距離。結合工程勘測部門所提供的線路平斷面圖,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進行實測,尤其是針對地形凸出物的部分邊線斷面,一定要有準確的測量數據。對于一些雷擊的危險點,在定位驗算時應充分注意。
6. 接地問題
當遇到地形比較復雜的山區時,由于地形陡峭,坡度大,容易為加長接地體施工帶來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適當縮短放射形射線長度,并使用降阻劑使接地電阻進一步下降。在很多山區送電工程中都使用了降阻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降阻劑首先通過與金屬接地體的密切接觸,使接觸電阻得到降低,此外,還可以滲透到附近的土層里,使附近土層的電阻得到抑制,從而形成一個低電阻區域。另外,降阻劑還能起到良好的防腐蝕的保護作用。在使用降阻劑時應有以下注意事項:首先注意降阻劑的性態,若已經失效、結塊,則應停止使用;其次,降阻劑的使用應結合當地土壤電阻率、地理條件等實際情況;第三,降阻劑使用前應攪拌均勻,按照說明書與注意事項嚴格進行。
7. 導線選型問題
在進行送電線路設計時,應綜合當地林業部門的意見,并充分考慮環境問題,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大片林區,可以結合樹木的平均高度進行跨越!峨娏路設計規程》規定: "導線在弧垂最低點的應力不得超過導線瞬時破壞應力的40%,如果導線懸掛點比最低點高很多時,懸掛點的應力可較弧垂最低點應力高10%。"也就是說,在導線的應力設計方面,任意點的應力必須低于導線瞬時破壞應力的44%。在設計時應注意的是:若線路檔距高于相應高差要求時的檔距極限值,則必須嚴格依照《規程》的規定來放松導線應力。但是同時要考慮到的是,導線安全系數的放松會導致導線的弧垂增加,對于林區的跨越將產生不利影響。 綜合考慮之后,應該將導線的破斷張力是否可以滿足導線懸掛點應力即為首要考慮的因素。 結合筆者的設計與施工經驗,可以選擇高強鋼芯鋁合金絞線,如JLHA2/G3A-300/40。 此種導線的強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具備較好的弧垂特性和過載能力,在山區線路送電工程中,可以滿足大高差時導線懸點應力。
三.結束語
送電線路路徑的選擇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不可一概而論。一條線路很難通過一次勘測就可以完全通過,往往要經過反復修改線路走向。選擇路徑過程除文中提到的這些情況外,還有很多不可預見因素。但不論過程如何,路徑選擇的最終結果都是為了將路徑合理化、經濟化、安全化?v觀近年來的輸電建設工程,每項工程都有各自特點,設計中脫離工程實際,一味生搬硬套是無法保證設計質量與滿足電網發展需要的,只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通過優化方案,科技攻關,不斷探索與創新,才能滿足建設堅強電網的要求,才能開創工程設計"技術先進、安全合理"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喬景新.淺談輸電線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J].廣東科技,2011,(12).
[2] 朱罡.淺談送電線路設計[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8).
[3] 李鐵軍.淺談電力線路設計路徑的選擇與定位[J]. 寧夏電力,2006,(03).
[4] 周舒田.山區條件下110kV送電線路設計問題的思考與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1,(06).
[5] 陳斌.淺談送電線路初步設計[J].科技博覽,2005,(01).
[6] 陳青榮.山區送電線路設計思路探討[J]. 江西電力,2006,(04).
[7] 蔡軼.對電力線路設計的思考[J]. 赤峰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