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淺談建筑施工中應對砼質量的有效控制
王春潔
摘要:在我國的工程建設領域中,砼以其可塑性,可澆筑成任意形狀及尺寸的構件;適應性強,可根據工程需求配置出不同性質的砼;耐久性高,造價低,加上砼的設計理論施工技術很成熟的優點,在工程建設中占有絕對的比重并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的各個領域。本文針對砼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及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問題進行探討,以期通過本文的闡述確保砼施工中各環節合理有序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工程質量。
關鍵字:砼;施工;建筑工程;質量控制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對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砼作為一種主要建筑施工材料,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質量問題,砼的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成型的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如何控制好砼的質量,就成為工程建設中一項既常見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 加強對砼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1、對砼結構原材料的控制
用于砼結構中的鋼筋、水泥,其強度及各種性能指標必須滿足規范標準要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必須經過復試確認其性能指標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鋼筋銹跡需清除,銹蝕嚴重的鋼筋不得使用。砂石骨料粒徑、級配應與配合比中給定的值相符合,石子必須有足夠的抗壓強度,針、片狀含量不得超標,不得含有風化巖等強度低的顆粒,石子中的活性成分必須嚴格控制,以防止發生堿骨料反應,影響砼強度。為了防止砼硬化后體積收縮過大,產生較多的裂縫,使砼的強度不受太多的影響,要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含泥量超過5%的砂、超過2%的石子不得使用。
2、對砼強度的控制
對砼強度控制,首先要對砂石骨料強度進行控制,所使用的石子要有足夠的抗壓強度,保證砼受力后石子不首先破壞。砼強度計算公式為:
fcuo=Afce(C/W-B)
式中:Fcuo為砼強度,fce為水泥強度,A、B為與石子有關的常數,C為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w為每立方米砼水用量。由上式可知,當拌制砼所用的各種材料確定后,砼的強度取決于水用量與水泥用量的比值即水灰比(W/C)。砼有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要求,砼配合比是考慮滿足這些要求,按照上式計算,再試配調整得出來的。所以,要保證砼強度,必須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制砼,特別是水用量和水泥用量必須準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水灰比不變,進而,保證砼強度不變,達到設計強度。在實際施工中,有些施工現場在拌制砼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配合比不正確,沒有將實驗室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直接用實驗室配合比計量各種材料,這將因為砂石骨料中含水,使拌制砼實際用水量多于按配合比所確定的量,導致水灰比值增大,砼強度降低。第二,各種材料計量不準確,砂石料不車車過秤,拌和用水不計量,直接用水管導人攪拌機,水量很難控制準確。第三,砂石骨料離散性的影響。配合比中各種材料用量是按給定砂石種類和粒徑確定的用量,實際工程中使用的砂石未必都是同一個產地,即便是同一產地,不同位置采出的砂石,其含水量、粒徑、級配、表面光滑度也未必都相同,始終按照同一個配合比拌制砼,砼的強度和質量也將隨骨料的變化而波動。
保證砼質量,必須做好以下幾點:第一,要根據實驗室配合比計算出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中的水用量應為扣除骨料中所含的水的量,骨料用量為實驗室配比確定的量加所含水的量。第二,準確計量。每次攪拌量應以整袋水泥為單位,骨料要車車過秤,特別是用水量必須準確,不能將水直接導人攪拌機,應使用計量儀器。第三,必要時,調整材料用量。前面已經說過,砂石骨料粒徑有一定的波動,假設實際使用的石子粒徑比配比確定的值小,使用的砂子比配比確定的細,這就相對增大了骨料的表面積,需要有更多的水泥漿來包裹骨料表面,如果不增加水泥漿量,骨料問的摩擦力將增大,砼的質量和工作性變差。這時應對材料用量進行調整,增加水泥的用量,骨料用量可不調整。為使調整后砼強度不變,要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情況下同時增加水測和水用量,增加的量要以砼的工作性滿足要求為止。
二、 加強對砼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
1、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做的質量檢查
(1)施工前要檢查砂、碎石、水泥、外加劑等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砼配合比要按實驗室提供的配比通知單中的比例執行。
(2)在砼澆注前要檢查模板標高、軸線截面尺寸以及鋼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模板的支架、支撐是否穩定牢靠,特別是防止在原土上的支撐遇水沉陷,應避開大雨天施工,一旦遇大雨要做好防雨措施,還要檢查模板隔離劑是否刷到位,要嚴格控制隔離劑污染鋼筋,在澆注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做好砼施工前準備工作。
(3)砼在入木摸時應澆水濕潤,鋼筋保護層應符合規范規定,清除摸板內雜物。
(4)在澆注過程中嚴禁在摸板和鋼筋上行走,砼自由傾落高度不應超過2m,超過2m時應用串筒,斜槽等輔助措施。
(5)砼振搗時應用經培訓的技術工人按規范規定施工,插入式振搗器每點振搗時間宜為20—30S,平板式振搗器約25~40S,應以砼停止下沉,表面呈現浮漿為度。應特別注意柱下基礎澆筑時要防止鋼筋位移傾斜,澆筑完成后要復測。
(6)在砼施工中未必能一次澆筑完成,要按規定留置施工縫,宜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子施工縫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牛腿的下面、吊車梁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單向板的施工縫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方向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的1/3范圍內。再澆注時應等砼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時可繼續施工。
2、砼澆筑完成后應做的質量檢查
(1)在砼澆筑完成后要檢查砼厚度是否與設計相符,模板是否脹模、位移、還要留取試塊,最重要的是對砼進行養護,在日平均氣溫大于+5℃時在砼澆注完畢后12h以內,或當砼表面收水后即可開始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要使砼處于濕潤狀態,一般砼養護不少于7天。
(2)在砼拆模時要跟蹤檢查,對出現的蜂窩、露筋在允許偏差內的可用1:2水泥砂漿抹平或用比原砼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細石砼填塞并振搗密實,養護到位,對檢查不合格的要求采取補救措施(經設計、監理同意)或返工重做。當然,在施工因設計、施工、設備、人員的不同還會出現一些其它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施工前先明確設計意圖,對砼施工難度大、易出質量事故的部位研究出施工方案,以避免質量問題的發生。
三、 結束語
施工實踐證明:在施工過程中,只要確保砼施工各環節合理有序進行,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科學規律辦事,嚴格管理,就一定會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建筑施工手冊[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1213-14l8.
[2]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匯編[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3.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