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1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音樂教學在審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獨特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為了使美育落到實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育人為目的,加強審美教育,才能保證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審美教育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筆者的點滴做法與體會:
一、在音樂教學氛圍上體現美
氛圍是指籠罩著某個特定場合的特殊氣氛或情調。教師和學生,作為知識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有效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美,還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
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美應該是:活躍而不失之零亂,安靜而不失之呆板,緊張而不失之抑悶,愉快而不失之松散。優美的教學氛圍,不僅能促使師生關系和諧融洽配合默契,而且還能成為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在無形中起到助手的作用。
要創設優美的課堂氛圍,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能主動駕馭課堂,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響應。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認真備課,因為在教學中常會遇到各種突發情形,有時學生會突然提問,而這一問題卻是教意想不到始料未及的。如果教師知識面廣,備課充分,就能圓滿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學生也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熱烈。其次,要重視學生個性,啟發學生智能,激發其學習興趣,也是課堂氛圍美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一旦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興趣往往成為學生樂于刻苦鉆研,勇于攻克難關的動力。再則,創設情境,制造一種能夠使學生感受美、體驗美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氛圍中得到陶冶。如:在講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時,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圖中的畫面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水淙淙,溪水潺潺。背景音樂就是《春江花月夜》,樂曲旋律委婉質樸,節奏流暢多變,配器巧妙細膩,演奏絲絲入扣,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地贊頌了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學生一下子就被這優美的畫面及旋律所吸引,使他們在享受音樂優美旋律美的氣氛中進入新課學習之中。
二、在音樂教學內容上體現美
美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任何技能的樂器練習,還是歌唱。在欣賞時,首先是隨時貫徹及滲透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們在不斷接觸音樂藝術的過程中有無限的美感,可以獲得并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以及對音樂藝術愛好的熱烈追求。同時,在欣賞中產生一種無法用言語能形容的美滋潤著心田。音樂教學,除了對學生進行演唱、演奏、歌唱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外,更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類的感受,美的愛好,美的表現,使學生對音樂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受到課課有新意,時時有興致。讓學生分清什么是自然美、現實美和藝術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要調動一切美的教學手段,不但創設富有藝術魅力的教學環境,以及制作美化形象的直觀教具,此外,還要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舉止大方的優美教態來吸引學生。當初學一首歌曲時,教師應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或伴奏來打動學生,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就像文學作品一樣具有崇高的藝術美,體會到有的音樂作品本身就是詩、畫、音樂的結合體。如在欣賞管弦樂《春節序曲》時,第一主題音樂,第二主題音樂分別塑造了不同的藝術形象,我根據音樂表演兩種不同特點的舞蹈動作,讓學生們通過直觀形象的舞蹈動作,準確地回答出第一主題音樂表現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們過節時的歡樂情景;第二主題音樂則表現青年男女翩翩起舞的優美景象,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音樂藝術與舞蹈藝術完美結合帶來的和諧美感,進而領略我國民族文化的魅力與動人風彩。
三、在音樂教學形式上體現美
任何物質都不能離開形式而存在,美的事物同樣有其美的形式。而主體獲得美感的原因,主要來源于客體的形式。形式美是指生活中各種形式因素,包括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的有規律組合,從而產生美的樣式。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把握形式美的規律無疑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習成為美好的創造。黑格爾說過:“美的要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另外一種是外在的。內在的即理念,外在的就是形式。”從審美的角度看,事物的外在形式重于內容,美的形式常常超過內容。事物的美通常表現在形式上,形式美就是美的內容的存在的方式!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音樂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文化和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音樂教學中的形式美不是想象的產物,而是教學中實踐的結果,形式美是美的內容的存在方式,美在形式,是內心對客觀事物的寫照。音樂教學的形式美很多,諸如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節拍的變化美、樂器的音色美、教學手段美……各種形式的美是我們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入挖掘的。
四、在音樂教學方法上體現美
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對氣氛的調解起關鍵作用。恰當、有效 、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會喚起學生學習的活躍情緒和學習興趣,形成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因而音樂課堂教學應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如興趣誘發式的教學法。此法是近代世界各國教育家所普遍提倡的。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誘導,讓學生漸漸地對此項知識和技能有所要求,一般可事半功倍。從心理學角度看,最感興趣的事物和知識,一般說,印象最深,學習速度最快。此外,還有表演法、演唱法、討論法、情境法……各種方法都應體現出音樂的美感。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育的方法、途徑、技巧有很多,只要我們廣大音樂教師努力去探索,就一定能使審美教育很好地貫徹在音樂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