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1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對工程總承包的風險進行了分析。決策階段風險因素、承包報價階段風險因素、合同履行階段風險因素構成了工程總承包的風險因素,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一些具體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工程總承包;風險分析;風險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risks were analyzed. Risk factors, decision stage contract offer stage risk factors, contract performance stage risk factors make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risk factors, to the risks and presented some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Risk analysis; Risk control
中圖分類號:X8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工程總承包作為國際上一種通行的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在國外已經實行近百年的時間,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工程總承包是工程項目組織實施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其實質是按照經濟人假設原理,通過將工程各階段管理主體的重新劃分,建立起了良好的約束激勵機制,將傳統模式下業主的部分管理權轉移給承包商,賦予總承包企業更多的管理權限,變外部監督為內部激勵,使參與方在最大化自身利益時也使項目目標達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強化了參與方收益與項目目標之間的關系,責任主體單一,減少了尋租行為和非專業化管理,達到對工程各個目標的有效控制。我國從 1982 年開始工程總承包試點,到現在我國的工程總承包市場已經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2. 工程總承包風險因素分析
風險是活動或事件發生并產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工程承包是一項充滿風險的事業。據統計,美國的承包企業每年約有 13%破產。因而,在工程承包過程中分析風險因素,正確估算風險大小,認真研究風險控制措施,以避免風險和減輕風險,甚至轉化風險為收益,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按照發展階段,工程總承包項目的風險主要有:
(1) 項目投標立項決策階段的風險有:信息來源不確切、項目背景、業主情況及資金來源不落實、辦理商不可靠、工程所在國情況不明、市場行情不清、競爭對手狀況不了解、風險分析不夠、投標決定的決策失誤等。
(2) 項目投標報價階段的風險有:對業主前期工作不足、招標項目的內容范圍不清、項目要求的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能否滿足、設計基礎資料短缺、對招標文件的要求分析不夠及對項目可能引發的風險認識不夠、現場考查失誤、對實施階段預測有誤、聯營合作伙伴或分包商選擇失誤、投標報價過低等。
(3) 合同履行階段的風險有:合同總價不變、工程范圍不明、各方責任義務不清、分包的風險、工期過短而質保期長、支付條件苛刻、三個無條件保函、不可預見情況難獲補償、性能保證罰款、試運行達不到要求、驗收嚴格或工程拖期、工程索賠困難、貨幣兌換及利率、匯率風險、政治風險等。
3. 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的行為有兩點:一是預先做好計劃,規避風險;二是接受風險,化險為利。前者在于去除風險以避免損失;后者則利用風險以謀求獲得高額利潤的機會。在工程總承包的風險控制上,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解決具體的風險問題,顯得極為零碎。
3.1 提高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工程總承包企業要深刻認識風險對工程總承包項目的危害性,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源的大量性、大部分風險的可預測性和可管理性。做到超前分析,認真識別,可靠評估,科學、慎重地進行風險管理規劃、決策、控制和監督。同時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競爭,依法簽約和索賠,依法維權,依法經營,依法抵御風險,依法進行融資和結算等。
3.2 加強項目參與方的相互信任
在總承包合同的執行中,承包商的索賠機會較少,在索賠的處理方法上,索賠的原因分析、索賠值的計算和最終解決都是相當困難的。為了合理地分擔這種索賠風險,總承包商就應加強與業主間地相互信任,以實現雙贏。曾有一項國外研究表明: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索賠條款的使用。下表為在低信任和高信任的關系下索賠條款的風險使用的調研表。
不同信任關系下索賠條款的風險使用調研表(5 分制)
3.3 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回避風險
如果項目潛在危險威脅太大,風險量和發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業難以承擔和控制風險,便應在承包前放棄承包或放棄項目實施,以免造成更大的風險損失。
3.4 重視投標決策與編標報價
充分考慮項目前期資料不確切、不可預見情況、工程變更、物價上漲、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工期過短等風險因素,分析合同條件中的責權利條款及風險分擔條款,充分理解總承包的工作范圍,審核業主對承包商的設計要求、施工要求,以及任務量與工期的吻合性,提出合理報價。
3.5 積極采取風險預防措施
對總承包過程中可能招致的風險和問題,應爭取在投標階段和合同談判階段進行解決。經過風險分析,招標項目資金可靠并已落實,風險就能轉化和防范,這樣本公司才可以勝任,決定投標。報價取勝應建立在吃透招標文件的基礎上。要分析合同條件中的責權利條款及風險分擔條款,審核業主對總承包商的設計要求、施工要求以及任務量與工期的吻合性。通常情況下,項目前期資料不確切、不可預見情況、工程變更、物價上漲、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工期過短等應在報價中給予提價,對于工程設備采購中的質量缺陷及其相應責任及補救措施,應事先作出相應約定。另外,針對前期定義不準風險,業主也應盡可能做到全面和準確,避免出現錯誤和遺漏,這樣承包商才能夠充分理解業主的要求,盡量避免或減少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合同變更引發的費用工期風險。
3.6 選擇聯營體合作伙伴和分包商規避風險
對于總體工程項目的某些分布工程,總承包商或由于自身業務范圍的局限性、或由于技術特長的不全面性而認為風險較高時,可以采取協商投標或轉洽分包商等方法以規避風險。
3.7 通過保險來分散風險
向保險公司投保,是承包商將一部分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的方法。施工企業除了按合同文件中的要求進行保險外,還可以結合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將某些特殊風險進行保險。這樣做,雖然需要交納一定數目的保險費用,但是相對于可能的損失而言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保險費往往也可以記入成本。
4. 總結
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運作過程、管理模式、合同責任和風險分配與通常的專業工程的施工合同差異是很大的,因而總體上加大了總承包商的合同責任和風險。在工程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中,工程總承包的公司應認清形勢,合理應對,同時向有成功經驗的同行認真取經,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制,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較量中站穩腳跟,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