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和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快速上升,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急需采用多種方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受國家政策鼓勵,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行業不斷發展壯大,行業產品不斷豐富、產品技術含量逐步提高,行業市場規模可觀。未來我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隱患進一步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預計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將保持較快發展。
[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產品, 駕考系統, 道路交通環境智能治理系統
[Abstract] With China's auto possession and motor vehicle driver number rise fast, road traffic safety is serious,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accident serious threat resident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so we need urgently to use a variety of way to safeguard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National policy encourages, road traffic safety products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grow stronger, the industry is unceasingly rich, product technology products gradually improve content, industry market scale is considerable. The futur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further speed up, public security hidden danger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situation will be more severe, the expected road traffic safety products will be maintained a fast development.
[Key Words] road traffic safety products, driving exam system,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中圖分類號: D0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道路交通安全與道路交通安全產品
2010年,全國共接報道路交通事故390多萬起,同比上升35.9%,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如何規避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協調人、車、路三者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交通管理部門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道路交通安全受“人—車—路—環境—管理”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針對上述因素,應用科技手段,提高駕駛人的駕駛技能和安全意識,加強對道路交通環境的智能治理水平,可以有效避免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由此衍生出對道路交通安全產品的需求。
2、 主要道路交通安全產品
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包含駕駛員適應性檢測系統、駕考系統和道路交通環境智能治理系統等:駕駛員適應性檢測系統、駕考系統以主觀因素——“人”——為主體,關注和強調駕駛人的生理、心理素質和駕駛技能;道路交通環境智能治理系統關注“人”以外的因素,強調對影響交通安全的客觀因素進行智能治理,從而創造主動、安全、和諧的駕駛環境。
我國駕考系統產品最早產生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自2003年開始實現較快發展。駕考系統是用于機動車駕駛人培訓及考試的智能化系統,其特征有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遠程交互等,主要產品包含: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考試系統(科目一產品)、自動化樁考系統和場地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系統(科目二產品)、實際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系統(科目三產品)和智能駕駛模擬器。
科目一產品主要由計算機和考試軟件組成,實現在計算機上完成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進行訓練和考試。自動化樁考系統主要由計算機系統、可移動式框架、無線接收監控主機、車載動態無線發射機、考場樁位系統、紅外線庫線系統、語音提示系統、電子顯示牌和自動熄火系統組成,采用了視頻圖像處理、無線數據傳輸、電磁傳感等多項技術。場地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系統采用電子傳感、電子檢測、視頻圖像處理、實時定位、無線傳輸等技術,能夠科學、精確記錄與評判駕駛人駕駛機動車輛的實際能力,在各種不同的道路和復雜的障礙路面上觀察、判斷、預防及應變能力。科目三產品采用現代傳感技術、檢測技術、微電子技術、車輛定位技術、無線通訊技術、智能監控技術、網絡化流程管理與信息管理技術等,對駕駛人在實際道路中的駕駛技能進行綜合考評。駕駛模擬器利用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營造一個虛擬的駕駛訓練環境,培養駕駛人在各種道路及特殊條件下駕駛操作的識別、判斷、分析、處理能力。
道路交通環境智能治理系統偏重智能治理和交通安全,智能治理系統通過對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路況信息、超速、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監測、取證,可促使廣大駕駛員合規駕駛,既保障了交通安全,又減輕了交警的勞動強度。
3、 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行業特點
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推動行業健康、穩定發展。2003和2004年,國務院就“交通事故問題頻發”分別召集了16個部委舉行了兩次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應運用先進科技手段、設備來加強對駕駛員考試的管理工作。公安部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對駕駛證申領考試做出嚴格要求,加強對各級車輛管理所的管理力度,并對駕駛員考試方法、設備和公平、公正的執法手段作了進一步要求和強化。具體措施包含2003年底下發的《關于開展集中整頓車輛和駕駛員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公交管[2003]190號),2010年8月發布的《交警系統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措施》。
人們對于駕駛人培訓考試的客觀需求拉動行業快速發展。隨著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機動車消費量和保有量不斷增長,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動車消費市場。機動車對于經濟和生活的重要性直接導致了人們對于機動車駕駛技術培訓服務需求的增長,從統計情況看,近五年來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也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年均增量超過1500萬人。培訓考試需求的快速增長,客觀上要求考場數量、考試設備、考試能力保持同步發展趨勢。
行業產品不斷豐富、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1990年至2000年,科目一產品逐漸普及。2000年以后,科目一產品的市場比例開始下降,科目二中的自動化樁考系統開始逐年上升,2005年以后,科目二的場地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系統市場明顯上升。2010年下半年,科目三產品市場開始啟動。今后隨著培訓考試需求提高,新產品如考試訓練用車檢測系統、訓考場地全程監控系統等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出現。技術方面: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發展促進行業產品技術含量提升,行業重點廠商在產品更新、新技術運用、標準制訂方面不斷加強,行業產品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4、 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
由于科目一產品已經普及,科目三產品市場剛剛啟動,因此目前駕考系統主要產品為科目二和駕駛模擬器。2006年至2010年,駕考系統主要產品市場規模如下:
產品名稱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科目二產品2.65億元3.41億元4.51億元5.60億元6.87億元
駕駛模擬器7340萬元8330萬元9450萬元1.06億元1.19億元
駕考系統的市場需求來自于各級車輛管理所、駕校及教育機構等。到2011年末,地市車輛管理所已基本配備了科目二產品,未來幾年地市車輛管理所對科目二產品的需求來自于產品更新換代需求和已有考場的擴建需求。目前約有30%的縣級車輛管理所已經配備科目二產品,由于各地駕駛員考試的權利逐步放開至各地縣級車輛管理所,為適應考試與培訓要求,縣級車輛管理所對科目二產品的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未來5~8年將有60%縣級車輛管理所需要配備科目二產品。按照配備科目二產品平均需要100萬元計算,未來5~8年縣級車輛管理所對科目二產品的潛在需求規模超過13億元。目前約有20%的駕校已經配備科目二產品,為爭取考試權利和吸引學員,預計未來5~8年將有50%的駕校需要配備科目二產品,駕校市場對科目二產品的潛在需求規模超過45億元。
科目三產品充分利用自動化設備及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可實現考試過程的自動評判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考試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提高駕駛人駕駛技術、職業素養、安全意識,有助于從源頭上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2010年8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交警系統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措施》,明確要求在直轄市、省會市和一等車輛管理所試行應用科技手段進行實際道路考試,科目三市場正式啟動,目前深圳、濟南、呼和浩特等城市已經開始采購科目三產品,預計未來5~8年地市車輛管理所和縣級車輛管理所均需配置科目三產品,。按照配備科目三產品平均需要200萬元計算,科目三產品的潛在市場規模約為50億元。
道路交通環境智能治理系統行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機動車保有量和消費量的增加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目前主要產品包含電子警察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智能卡口監控系統等。2010年電子警察系統市場規模達到21億元、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市場規模達到27億元、卡口系統市場規模8億元。根據2011年各地電子警察系統項目、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項目、卡口系統項目招標情況,預計2011年三類產品市場規模同比增長速度不低于30%。
5、 結束語
未來十年,我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隱患進一步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應用科技手段和科學方法,保障和加強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百姓家庭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和諧社會,將成為道路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的永恒課題,因此預計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