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1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本文論述了蘇州工業園區污水系統中所實施的及擬建的連通應急措施,可供其它城市污水系統建設時借鑒。
[關鍵詞] 蘇州工業園區 污水系統 安全 連通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ewage system and the proposed connectivity of emergency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sewage system available to other cities to draw upon.
Key Word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ewage system; secure ;connectivity
中圖分類號: TU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蘇州工業園區位于蘇州古城區東側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于1995年開始建設,十幾年來經濟及城市建設飛速發展,位于全國的前列,各種配套設施均完善到位。在園區境內共建有兩座污水處理廠,第一污水處理廠位于東南角吳淞江邊,規劃日處理能力60萬噸,現處理能力為20萬噸/天,基本滿負荷運行;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園區最南端也在吳淞江邊,規劃日處理能力30萬噸,已投產運行。由于污水主干管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在干管進行維修時解決上游污水出路顯得十分重要。為了滿足污水系統在檢修期以及汛期滿負荷時的運行,我院與園區相關單位共同商討,考慮了多處設置連通緊急排放的措施,下面就幾種情況分述如下:
一、污水泵站之間的壓力管連通,總共設置了三處連通管:
1.蘇虹路LS1泵站與華池街1號污水泵站之間的連通:在蘇虹路LS1泵站下游d1800、d2000污水干管檢修時將上游污水用水泵通過壓力管輸送直接打入華池街1號污水泵站的d800出水管上。LS1泵站內增設兩臺污水潛污泵,水泵性能:單臺流量Q=700m3/h,揚程H=17m,功率N=45kw,兩泵站間的連通管采用DN600壓力管。該工程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效果很好。
2.現代大道LS4泵站與蘇勝路4號泵站、跨塘5號泵站之間的連通:在現代大道LS4泵站下游d2200污水干管檢修時,將上游污水由LS4泵站提升后由星華街DN1000壓力管輸送至蘇勝路4號污水泵站的d1800出水管上;當星華街及蘇勝路管道檢修時,跨塘5號泵站的污水可直接打到現代大道LS4泵站的出水井。現代大道LS4泵站內增設二臺污水潛水泵(兩用),水泵性能:單臺流量Q=1430m3/h,揚程H=14.6m,功率N=75kw。該工程于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3.陽澄湖大道跨塘4號泵站與葑亭路跨塘1號泵站之間的連通:在雙陽路跨塘4號泵站下游管道檢修時將上游污水用水泵直接打到葑亭路跨塘1號污水泵站DN900污水壓力出水管上;在跨塘1號泵站下游管道檢修時將上游污水直接打到跨塘4號污水泵站出水管上,可以實現污水的互為切換排放,連通管管徑為DN800壓力管。該工程也已投入使用,反應良好。
二、星州街芙蓉街設置了d800的重力連通管。
星州街由北向南鋪設了d800污水重力管排向金雞湖大道d1200污水干管,芙蓉街由南向北鋪設了d800污水重力管排向星港街d1000污水干管,將這兩根管道用d800污水管連通,并設置了閘門井一座,管道需要檢修時,閘門井打開,可以溝通上下游的污水。該工程已建成使用,效果很好。
三、污水泵站內的應急排放措施。
在汛期,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量遠大于目前污水廠的處理能力,為使污水廠安全度過汛期,在十一座污水泵站內安裝了應急排放措施。
1.大學城3號泵站、婁葑2號泵站、唯亭1號泵站、物流園泵站、跨塘1號泵站、蘇勝路東段泵站均從一臺泵的出水壓力管上加三通新鋪設管道入河。
2.婁葑東區北部泵站的應急排放措施設在星塘街西側的過斜塘河壓力管上,原過河管為兩根DN300鋼管,在河北側閘門井前西側管道上向上開T鋪管道入河。
3.蘇慕路泵站考慮在最東側水泵的出水管上沿泵體安裝DN400鋼管穿泵體墻壁向東排入河道。
4.勝浦1號、勝浦吳淞路泵站考慮拆除一臺水泵出水管上的拍門,安裝三通,三通一頭加短管,安裝閘門及啟閉機,該短管用角鋼支架固定;三通另一頭鋪管道入河。
5.婁葑工業區泵站的應急排放考慮在星華街東側泄水井上鋪DN500溢流管入河。
污水泵站應急排放工程在2005上半年已投入使用,使污水處理廠安全度過了汛期。當然根據相關環保部門的規定,未經過審批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故此類應急措施的使用需提前報相關部門批準。
四、一污廠與二污廠之間的連通管。
考慮到第一污水廠所轄區域污水量的增加,在星華街鋪設DN1200污水壓力管,與港田路以南的污水壓力管接通,用于將LS4泵站提升后的污水直接輸送至婁葑北部工業區泵站出水井,然后輸送至二污廠,輸水規模為8萬噸/天,相應對現代大道LS4污水泵站進行換泵改造;在星華街(蘇勝路4號泵站至金雞湖大道)鋪設DN1200污水壓力管,用于將蘇勝路4號泵站收集提升后的污水直接送至婁葑北部工業區污水泵站出水井,然后輸送至二污廠,輸水規模為10萬噸/天,相應對蘇勝路4號污水泵站進行增泵改造。通過上述措施實現了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向第二污水處理廠轉輸污水的目的。此工程于2008年建成使用。
五、市區與園區污水管網的連通。
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的安全系數,將市區及園區兩個獨立的系統在適當的地點進行溝通,提高城市應急機制能力。考慮在園區星明街d1500污水干管、市區227省道分流線d1350污水轉輸管之間設置連通管;227省道d1350污水管為市區婁江污水處理廠的進廠管之一,星明街d1500污水管為園區污水主干管。至目前,星明街及其下游蘇虹西路污水干管尚有富裕,但下游污水總管存在一些質量問題,考慮若進行修復管道時,可將上游部分污水轉往市區,進行市區污水廠進行處理。而在維修市區227省道d1350污水管也可將市區的污水輸送至園區污水廠進行處理。在蘇慕路北側高壓線走廊內鋪設DN800壓力管,在227省道東側綠化用地上設置污水提升泵站,壓力管沿高壓走廊向東鋪設至蘇慕路、星明街交叉口,一路與蘇慕路泵站溝通,一路設壓力釋放井接入已建的園區星明街d1500污水管。園區蘇慕路污水泵站,改造泵站內的壓力出水管,在出水管上增設三通,一路仍至出水井,一路向南鋪設一根DN800球墨鑄鐵管與蘇慕路星明街口的DN800三通銜接,以達到互通的作用。
總之,作為一個國際級的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對污水系統應急措施的設置從多方面入手、多渠道的解決,效果很顯著,其先進性超出了國內其它的城市,更體現了蘇州工業園區在市政服務行業的先進性,值得國內其它城市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