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現代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們越來越關注城市的生態環境,建立生態型城市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共識,在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河道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論述了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原則和工程設計的要點,結合工程實例,對生態護岸進行了詳細分析,供同類工程參考。
關鍵詞:河道;生態景觀;治理;工程設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modern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city has become a consensus of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ty,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river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poin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ecological riverbank on detailed analysis,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river; Ecological landscap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design
1 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原則
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是一項很復雜的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要想設計出一個理想的河道生態景觀工程,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是安全性和自然性。城市河道的首要功用就是防洪,城市河道治理必須保證河道的行洪安全。在保證河道安全防洪功能的前提下,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美化其周圍的景觀,實現河道工程生態、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河道具有自身的天然景觀,例如河灘深淺相間的河床、植被茂密的河岸等,這種自然景觀也很具特色。在對河道景觀進行生態治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自然要素,盡可能保留河道的這些自然或接近自然的狀態,從而盡可能營造出與自然相近的河流狀態。
其次,生態型和觀賞性。所謂生態性就是指城市河道景觀設計要顧及到生物的生存,給生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條件,保證河道生態的健康發展。城市河道景觀設計要建立在生態的基礎之上,盡量維護原有生物的息棲環境,保證河道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河道生態景觀要具有美感,應當設置一些具有欣賞價值的觀賞物,給城市居民以視覺上的享受,從而構建一個賞心悅目的生態景觀環境。
另外,還要遵循親水性和文化性的原則。親水就是指接近水體。很多人都愿意與水接近,親水性可以說是人的天性,因此,要在河的沿岸修建一些親水設施,建成舒適的水邊環境,為人們創造一個觀賞水、親近水的條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因此,河道生態景觀設計要融入當地的文化內涵,要使河道看起來具有當地的人文特色,構建城市河道的文化景觀。
一個成功的河道景觀工程是實用性和美感兼顧的工程,同時,它也應該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景觀和現代景觀的融合體。
2 要做到生態護岸
2.1 生態護岸的概念
生態護岸是指人工修復的自然護岸或者人工建造的滲透了自然因素的護岸,它具有滲透性的自然河床與河岸基地、豐富的河流地貌,不僅能夠使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分可以互相交換和調節,而且還保證了其抗洪強度。
2.2 生態護岸的作用
滯洪補枯,調節水位,由于采用了自然材料,生態護岸形成了一種“可滲透性”的界面。河水較多時,河水能夠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層滲透存儲起來,起到滯洪的作用;而在枯水期,地下水發過來通過堤岸滲入河內,補充了水位的短缺,起到了調節水位的作用;生態護岸上的大量植被具有涵蓄水分保持水土的作用。
構成豐富的生態系統。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淺灘和深潭,把岸線也做成不規則的,即有寬有窄使護岸有陡有緩,擴大水面和綠地,與岸邊綠地、樹林之間形成水路網絡,增強岸邊動植物棲息地的連續性,這樣,就可以營造出多種多樣的、豐富的環境條件,形成豐富穩定的生態系統,可大幅度提高河流的自凈作用。
形成優美的風景線。生態護岸不僅可以與周圍環境形成和諧優美的風景線,而且可以通過保護和建立豐富的生態系統,使河水清澈見底、魚蝦回游、水草茂盛。
3 工程實例
永康西溪鎮農村河道整治工程共涉及東溪、壺坑洞溪、西溪、棠溪、董坑溪5條河道,涉及柏東、董坑、西溪、寺口、上塘頭村等30個行政村。本次整治河道總長36.01km,共清淤疏浚河道36.01km,清淤池塘24座,新建河道、池塘護岸21.7km,河道兩岸及池塘沿岸綠化19.9km,堰壩25座,新建河埠頭23個。
本工程涉及的河道較長,長達36多公里,不同位置處河道彎曲度、河道斷面寬度、河道周邊環境不同,岸坡結構設計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相適宜的護岸型式。
1、標準斷面一:設計現狀岸頂以下1m~1.5m至疏浚后河底采用20cm厚生態網墊護坡,坡腳采用M7.5漿砌塊石護腳,護腳深0.8m,寬0.6m。岸頂至坡腳坡面曲線化,清除阻水灌木,保留原有喬木,同時坡面種草綠化。此斷面適用于現狀岸坡較緩的農田段。
2、標準斷面二:設計現狀岸頂以下1m~1.5m至疏浚后河底采用20cm厚生態網墊護坡,坡腳采用1mX1m生態格網擋墻,擋墻基礎采用50cm厚、3m長生態網墊防沖護腳。岸頂至坡腳坡面曲線化,清除阻水灌木,保留原有喬木,同時坡面種草綠化。此斷面適用于現狀岸坡較陡農田段。
3、標準斷面三:設計在疏浚后河床岸側新建干砌石生態擋墻,擋墻高1m~1.5m,擋墻頂部高程處設2m寬親水平臺,平臺種植本土樹種,擋墻基礎采用M7.5漿砌塊石,1m厚拋石護腳。此斷面適用于臨近村莊,現狀岸側已有護岸段。
4、標準斷面四:設計在疏浚后河床岸腳處新建干砌石生態護坡,護坡高1m~2m,坡面坡比1:1,護坡頂寬1.5m,護坡腳采用1m寬,0.5m厚M7.5漿砌石基礎。此斷面適用于現狀岸側已有護岸,疏浚較深河段。
5、標準斷面五:設計在對現狀岸側擋墻腳部進行C20砼護砌,厚20cm,護腳底部深入河床0.7m,護腳頂部高出河床0.6m。此斷面適用于現狀岸側已有護岸,護岸基礎沖刷淘蝕嚴重、河道淤積情況較好河段。
注:所有需要進行岸坡整治的坡面坡率須結合現狀地形情況,在維持岸坡穩定安全前提下,盡量坡面曲線化,不追求坡面規則化,最大程度修復河道自然狀態。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河道生態景觀治理是一項和復雜的工程,涉及到各個方面,它首先必須要保證水利工程“防洪”、“排澇”一般的功用,還要融人城市園林景觀、生態環保以及建筑藝術多種內容。只有在傳統規劃上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創新,才能徹底改變城市河道的舊面貌,營造出景色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河道景觀。
參考文獻
[1]薛玉玲. 河道生態建設--植物措施應用技術[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7
[2]王君、明亮、付軍.地域文化符號在鄉村河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1(2),64-67
[3]王貝妮.城市河道生態景觀規劃理論與途徑[J].綠色科技,201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