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1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交通公路的建設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交通的安全普遍受到高度的重視。解決交通安全要從公路設計的之初進行。將道路建設的新理念運用于道路的安全設計之中。
【關鍵字】:交通道路 ;設計車速; 視距; 超高 ;縱坡
[ Abstract ]: Highway traffic construc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traffic safety are generally highly valued. Solve the traffic safety fro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highway design. Put the road construction new concept used in road safety design.
[ Key words ]: road traffic; design speed; stadia; high; longitudinal slope
中圖分類號:U41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前言:
近年來人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感嘆 “地球越來越小了,世界越來越小了”這個把地球變小的過程不僅僅以來信息的傳遞,還依賴于交通的便捷。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增長。道路交通的矛盾也日益的加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造就了車輛的擁擠現狀。交通事故也成了人類的一大殺手。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改善道路的交通安全狀況,保障國家和個人的財產安全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安全問題。
交通事故的發生。
當前國內對待交通事故的研究普遍關注人和車的問題。針對于道路設計、環境協調等的因素關注的并不是很多。在我國絕大部分交通事故的處理過程中罕見追究道路設計人員責任的先例。因此人們普遍的認為交通事故的發生與設計沒有直接的關系,從而對于道路的規劃和設計的安全問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誤區。
事實上通過很多起交通事故的資料分析發現,道路的安全水平與道路的安全設計有著直接的關系,要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的水平,就應該將交通新理念引入到道路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去。
1. 設計車速的控制
1. 1設計車速的利弊
車速是公路幾何設計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控制參數,直接影響著公路設施的運營安全和效率。設計車速的選定直接影響著公路設計中的很多相關的因素比如視距、超高、縱坡、豎曲線半徑等。因此設計車速的選定必須要這些相關因素相配合已獲得均衡的設計。目前就我國普遍采用基于力學和汽車動力學的“計算行車速度”進行路線設計。但是計算的行車速度對于一定的路段是一個固定的值。這一固定值是被用于規定這一路段運營安全的最小的曲率要求和最小的視距要求。但是實際應用中出于對經濟等因素的考慮,設計人員通常會采用一些半徑較大的平曲線或者較大的視距等較高的技術指標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山嶺地區用較大的半徑的曲線甚至用直線的情況。在山區由于采用較高的設計車速,在實際的駕駛中,駕駛員在高指標的路段上,會遠超過設計車速行駛這樣一來在這些易出現高于設計車速行駛的路段,就會出現相關的路線設計參數與之不匹配的現象。這樣就不能有效地保證現行標準的一致性。還會造成設計要素之間的不相容。行駛車速與設計車速的不一致就會大大的降低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1.2國外的先進經驗
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于公路的路線設計理論方面的研究,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滿足汽車行駛對道路的動力學要求的基礎上。他們還充分的考慮到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和生理心理的特點,以更好的服務于道路的使用者為更高層次的目標,要求道路的設計必須基于對道路使用者為目標,為更多的使用者提供舒適、安全、快捷的交通服務。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不僅僅要考慮汽車行駛的設計要求,還考慮到道路的使用者的交通的要求。這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對駕駛者心理生理等綜合的反應。是一種對人與車的綜合協調的考量。按照這種原則設計的公路的路線,即可以滿足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產生的期待需求,也可以方便的得知前進方向的道路條件,交通條件,還可以有效的滿足視覺連續,車速連續,和交通的安全。
1.3我國的現實與探索
我國現行的規范與相關的規定中也有提及相應的運行速度的設計理念。但是這些研究還都是基于在固定車速的基礎上。當前國內對高速公路運行速度的大量研究,特別是交通管理部門開展的針對《高速公路運行速度設計方法和標準》的專項研究。在這個研究與調查中,通過對大量的觀測數據進行總結,建立了基于我國駕駛員特征的適合于我國山區高速公路特點的平縱線性指標預測模型。因此在路線設計中,引入運行速度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有利于控制路線設計的主要參數的優化與調整,又有利于對道路的安全性能進行合理的評價。
針對于我國山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相對較短,路段內車輛運行速度的觀測資料有限,為了簡化設計,建議采用60-100km|h對行車速度進行計算,在一些特定的路段則需要采用提高設計車速等方式來進行線性設計。對于以載重為主的路段的線路,應該對重型車的運行速度予以充分的考慮。通常情況,工程中常常會針對長上坡,長下坡等采用不同的設計車速,進行設計。也可以采用研究報告中提到的相應的小客車和大型貨車的運行速度,作為控制路段的路線幾何要素和交通的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據。
2. 視距的控制
視距同樣也是道路交通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交通安全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根據不同的路段采用運行速度作為設計的車速來采取相應的停車視距的參數。這里我們重點談及貨車對停車視距的影響
現代的各類標準與規范中,最多的考慮的是小客車的停車視距,而針對大貨車而言,在很多的路線上會有安全隱患。對于貨車,特別是大型的載重車,在相同的速度的情況下,貨車的比小型客車更需要較長的停車視距。但是貨車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駕駛員的視高普遍要高出很多,能夠更遠的看到障礙物的豎向特征,能夠看得更遠。基于這樣特點,貨車的制動距離和小型車是相當的。因此現行的規范與標準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針對山區的高速公路長下坡的路段,水平的視線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樣就威脅到了運行的安全。因此,貨車比較集中的路段,特別是山區,應該對貨車的運行速度進行驗算貨車的停車的視距。
3. 超高的控制
設計速度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根據公路的級別,路面的情況,自然的情況和途徑車輛的組成來確定最大的超高率。并因此地形來選定圓曲線的最小半徑。從運行的安全方面來考慮,在山區地形的特定條件下,高速公路的超高設置,應該結合運行速度、線性的條件,山區的氣候等因素來進行綜合的考量。
對于高速公路,特別是山區地段,在確定不設置超高圓曲線的最小半徑的時候,要針對具體的路線進行安全的分析。這里面涵蓋的要素很多,主要是:路面的環境,車輛的構成運營的速度等方面。來確定的針對與最大超高,和特定的平曲線半徑對應的超高值。針對山區高速公路在下坡段出現反超高曲線的情況下,一定要格外的分析汽車的行駛安全。
4. 縱面線性的設計
山區地形的高速公路,他的縱斷面的線性設計是公路線性設計的重要的環節。它不僅直接影響到,這個工程的造價和汽車的行駛速度,安全,和公路的通行能力等。
4.1最大縱坡;
理論上來說山嶺區縱坡的大小對高速公路的縱斷面的線形影響是很大的。采用的坡度過緩就需要延長因高差引起的展線的距離,這樣勢必增加工程的費用。考慮我國山區高速公路的功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以國道或者過境干線為主的,道路上的主要車輛組成以載重車輛為主,因此在汽車交通量較大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用較大的縱坡,原則上建議坡度不宜超過4%。
4.2縱坡的長度
在路線的縱斷面的設計中,最大縱坡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完全的設計控制要素。還應該考慮到所要求的汽車運行的特定的縱坡的長度。在實際工程中對于連續的上下坡路段,應該在規定的坡長度范圍內,設置緩和的坡段。
4.3平均縱坡
對平均縱坡的控制,既保障了路線的平均縱坡不至于過陡也有效地避免了局部地段使用過大的平均縱坡。此外,平均縱坡的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平面線形、運行速度、環境情況等對設計的影響。建議盡可能的采用平均縱坡的較小值。
5. 結束語:
高速公路的運營安全是全世界人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交通的運營安全,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盡量提供可能多的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就應該從道路的設計之初就采取合理的措施,再配合上適當的法規和運營管理措施才能更大的提高公路運行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1】陳勝營、汪亞干、張劍飛 公路設計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
【2】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
【3】廖朝華 山區高速公路勘探設計[A]2002年山區公路文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