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9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能夠節省經費,提高工作效率,使林業經營管理更趨科學化,但對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具備資源林政、森林防火、森林經營等系統功能同時,還需子系統相互配合,確保數據統一性與時效性,提高信息系統應用成效。但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現狀并不理想,還需加強落實人才隊伍建設、改善林場基礎設等措施落實,以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技術應用效益。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森林資源;信息系統
森林資源管理是指對資源信息錄入核對等管理,直接關系到資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對社會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影響。優化自然環境,保證民生,維持社會秩序,還需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借助地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分析統計與模擬林分生長,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以及森林科學研究等,有著現實意義。在森林經營建設中,貫徹落實政策措施,帶動資源現代化管理,進一步優化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意義重大。
1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1.1系統建設目標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遙感技術、數據庫技術等,在林業公共平臺基礎上,貫徹現行標準規范,以基礎地理數據,以及遙感影像數據等,作為支撐數據,以圖層疊加方式支撐林業數據。將公益林、天保數據,以及一、二類調查數據,規整成資源“一張圖”數據,是系統處理數據本底,為各類專題數據,提供支撐作用。“一張圖”數據隨著各類專題數據的更新而更新,最終產生實時更新,以及統計分析的“一套數”,以此作為森林資源成果數據。通過構建信息系統,實現森林資源數據的實時管理,以及更新發布等,為業務人員工作展開,提供完整、真實的資源信息。
1.2系統設計
基于四橫兩縱架構的系統邏輯構架設計,其基礎層,是指系統運行的硬件、網絡環境;數據層方面,主要以數據建設為主;平臺服務層,依托林業服務共享平臺,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等,為應用層實現提供基礎保障;應用層包含各個子系統,包括采伐管理、資源數據更新、信息發布等子系統。網絡架構設計方面,基于林內政務網運行的系統,各級林業部門局域網,主要利用交換機,實現與政府信息中心的連接。局域網借助百兆雙絞線與客戶端局域網連接。
信息管理系統總體部署架構的各個分區,通過縣市省三級政府中心連接,在政府內網運行。其主要包括3個分區:一是省級資源數據中心,涉及二、三維GIS服務器、數據路服務等,應用服務器主要部署公益林管理系統、信息發布系統。省林業廳通過受權限訪問中心數據,三級林業機構授權用戶,可以訪問應用服務器部署的系統;二是區市資源數據中心;三是縣區資源數據中心,二、三分區的部署架構相同,后者需要設置數據庫服務器,用于存儲相關數據,包括林地成果、采伐等數據。第三分區根據自身業務需要,在計算機客戶端,會安置各個資源管理系統,包括征占外業核查系統、采伐設計系統、林地管理系統等。
信息系統建設主要是為了實現縣市省管理部門的資源共享、資源數字化管理,以及年度更新出數。系統基于C/S聯合B/S架構設計子系統,基于B/S架構的子系統,包括資源信息發布子系統、公益林管理子系統。基于C/S架構的子系統,包括林木采伐、林地管理、數據更新、數據管理4個子系統。
1.3系統功能
1.3.1森林資源信息發布子系統。
省級資源管理部門使用,實現全省信息數據集成管理,涉及到數據下發、查詢、質檢、統計等功能。系統從用戶角度梳理發布內容,以往界面左側的“數據導航欄”,由“資源現狀”取代,界面右側“地圖展示區”,由“專題展示”取代,圖文表的形式,使用戶了解資源現狀更加直觀。
1.3.2資源數據管理子系統。
省級資源管理部門使用,實現全省信息數據集成管理,包括系統管理、數據入庫等功能。系統特色在于研建了林分生長模型,強化了森林資源自然增長管理成效。
1.3.3資源數據更新子系統。
由縣市區林業調查部門使用,借助“一張圖”數據,實現業務管理中的更新、變檔資源數據的功能,在“一張圖”上直接更新,縣級數據庫儲存更新后的數據,導出資源數據,上傳至省部數據中心。
1.3.4林地管理子系統。
由縣市區林業管理部門使用,基層林業以此用于防火、造林、征占用林地等資源變化管理,同時錄入資源變化數據成果,為數據更新、征占項目審批等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h市區林業局林木采伐,以及審批等部門,使用林木采伐管理子系統,采集管理采伐規劃、采伐調查、采伐申請核實,以及成果輸出等數據,能夠為國家采伐辦證系統,提供價值參照。
公益林管理部門,使用公益林管理子系統,省市級部門方面,以檢查成果,以及業務審核為主,縣級用戶方面,以補償資金管理、業務資料處理,以及管護管理為主。基于“一張圖”管理,并更新管護信息、分戶信息、補償資金等公益林數據,實現資源高效化管理。
2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優化對策
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林業部門信息化管理森林資源意識不足、缺乏信息化管理實踐、自然災害預測準確度低、資金缺乏、專業技術水平低等方面;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優化資源管理的對策[1]。
2.1加大資金投入
林業部門與政府應當加大信息系統建設的投入,加強資源整合,優化資源結構,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路線,加大資金股份籌集,實現林場經濟高效利用。影像信息化管理的因素較多;對此,還需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軟件硬件購置與網絡系統建設;谏仲Y源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可行性分析,專業的應用軟件,以及熟練掌握此類軟件的用戶是必不可少的,可見加大資金投入、應用軟件開發,與用面向對象設計技術等先進技術整合意義重大,確保系統用戶操作簡單易上手。
2.2人才儲備
林業現代化發展,首要的是設立信息系統,實現資源信息化管理,但前提需足夠的人才隊伍支撐;對此,加強人才培養意義重大。資源信息化管理難度較大,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技術、設計等技能要求較高;對此,可組合技術設計人員、專項員工、管理人員,以此成立企業型隊伍。加強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更新其思想技術與意識,從而為林業現代化發展助力[2,3]。
2.3改善基礎設施
部分林場條件滯后,處于貧困狀態,致使管理成效停滯不前。首先,國家與政府應當加強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引入社會力量,加強林場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優化經營環境。其次,加強林場內部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林場職員的培訓。最后,加強與畜牧業、種植業等其他產業的聯系,加強產業扶持,為森林資源管理提供基礎保障,帶動林業現代化與信息化發展。
2.4加強林場保護
首先保護林場合法利益,防止林場資源盜竊與破壞。其次林場周圍綠色植物,可以進一步優化林場環境。對此,應當設立防護林帶,加大周圍綠色植物與林場環境的保護力度。
3結語
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依托林業部門現有的軟硬件資源,展開工程實施,投資與工程周期得以優化。信息系統建設,解決了以往資源管理主觀化、費時費力等問題,資源模擬、報表統計、數據查詢等工作更加便利。決策者能夠模擬預測資源數據,為科學化決策提供了基礎保障。群眾查詢森林資源信息更加方便。提高林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縮短業內時間,提高外業工作效率,從而帶動了林業效益提高。
參考文獻:
[1]范志華.信息管理系統在林業生產管理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6):268-269.
[2]何超.淺談地理信息系統在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5):292-292.
[3]劉賽賽,李陽.淺談信息化建設在國土資源監督管理中的意義及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6(1).
森林方向論文范文:森林資源管護的意義和策略
摘要:森林在凈化空氣和調節氣候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林業部門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對我國良好的生態環境的營造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森林資源管護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當前的森林資源管護經驗,提供了幾點有效的改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