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8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礦產資源在促進工業發展方面可提供豐富的能源,我國很多礦產資源埋藏在地下環境中,只有做好礦產資源勘察,才能夠為礦產資源開采和供給奠定基礎。對此,本文首先對礦產勘查中的物探技術以及化探技術進行介紹,然后對物化探技術在礦產勘察中的應用要點以及地質找礦效果進行分析,并結合實例,對礦產勘察中的物化探技術應用要點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礦產勘查;物化探技術;應用;地質找礦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在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均需要應用礦產資源。在經過常年開采后,礦產資源儲備量不斷降低,要求積極改進傳統的礦產資源勘察方式,應用先進的勘察技術,提升地質找礦效果[1]。因此,對物化探技術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1礦產勘查中的物化探技術
1.1物探技術分析
物探技術指的是根據地球物理場的變化情況,對地層巖性以及地質結構進行分析。不同巖層介質的密度、放射性、導電性等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其所引發的物理場變化也有所不同。在地質找礦中,常用物探技術如下:
①電磁技術。在電磁法的應用中,可發射電磁波作為場源,對電磁場在地面、地下等環境中的分布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可制作出地質結構異常圖。在礦產勘察中,如果探測深度在50m以上,則可應用電磁法進行地質找礦。電磁法的應用優勢在于攜帶方式便捷,并且數據獲得快速便捷,同時還具有數據處理功能。
②大地電磁勘探技術。對于大地電磁勘探法,可分為電法勘探技術和磁法勘探技術兩種,其中,電法勘探指的是根據巖石以及礦石的電性差異特征,確定礦產資源以及水文的分布情況,常用電法有CSAMT法、IP法、EH4法等等。
③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這一勘察技術的應用原理是X線理論和CT理論等等,其可對地下物性參數的分布情況進行詳細調查,然后逐層繪制出圖像信息,便于勘察人員對地層結構進行分析。
1.2化探技術分析
在地質找礦中,化探技術的作用是對各類天然物質進行測量。根據勘察對象以及勘察方式不同,可將其分為多種技術類型,包括金屬礦化探技術、地熱化探技術、非金屬礦化探技術等等。幾種常用的化探技術分析如下:
①巖石測量技術。在巖石測量技術的應用中,要求采集礦產勘察區域巖石樣本,對巖石中各類元素的含量以及地球化學特征進行分析,發現巖石地球化學異常。
②土壤測量技術。在土壤測量技術的應用中,要求對勘察區域地表覆蓋的疏松樣本進行采集,并分析其異常,進而實現礦產勘察。根據樣本采集密度不同,可將土壤測量技術分為土壤化探普查技術和土壤化探詳查技術兩種[2]。
③水系沉積物測量技術。在水系沉積物測量技術的應用中,需要采集水系沉積物,比如水體環境中的砂土、淤泥等等,對其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即可實現礦產勘察。④多目標化學調查技術。在多目標化學的應用中,要求根據1:250000比例尺采集土壤樣本、水系樣本、生物樣本等等,然后對樣本中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即可。
2物化探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及地質找礦效果
在礦產地質勘察中,通過應用物化探技術,可獲得詳細的地質信息,但是,其在實際應用中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樣就會影響勘察結果。另外,在對勘察所得數據進行解釋和分析時,如果方法應用不當,則也會影響勘察結果的應用水平。通常情況下,在地質礦產中應用物化探技術,要求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勘察人員組織實施,但是,如果其技術水平比較低,則會影響物化探技術的應用效果。
對此,在地質勘察中,應制定完善的勘察方案,對勘察工作提供指導,同時,隨著勘察過程中所收集的數據信息的不斷增加,數據分析難度也會逐漸提升,對此,要求勘察人員具備專業技術水平,提升數據處理能力。
在礦產地質勘察中應用物化探技術,應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降低勘察過程中的誤差,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物化探技術的應用中,必須嚴格依據物化探技術的應用原則,確保勘察數據分析的準確性,然后以此為依據,對礦產勘察區域的環境條件進行判定分析。第二,在確定采礦區域范圍后,也可應用物化探技術,發現新礦物。第三,對礦產區域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深入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在對礦產勘察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時,必須重點關注地質情況,綜合考慮復雜的地質條件,另外,還需要對勘察過程中的各類外部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保證礦產區域地質勘察結果的準確性。
在具體的地質勘察中,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則需要對地質條件進行綜合考察和研究,技術排除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在礦產區域中,在深度較大的地層中可能含有豐富的礦體,同時,有些區域的地質曲面比較復雜,對此,應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地質因素對于勘察結果的不良影響,保證物化探技術勘察所得結果的精度。在應用物化探技術進行礦產地質勘察時,要求嚴格依據地質找礦原則以及方法,對勘察區域進行普查,確定礦床和礦體的具體情況。
在勘察技術的實際應用中,需做好各類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對礦產分布各個地點進行勘察,并對勘察所得信息資源進行總結和分析。在礦產資源普查過程中,應重點灌注對于隱伏礦的勘察,綜合考慮礦體的生產條件選擇有效礦產資源。在對礦產資源進行直接勘察和間接勘察過程中,早期勘察工作指的是對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直接勘察,然后再逐漸向地下埋藏較深的位置進行礦產勘察,從直接開采階段進入至間接開采階段。
對此,在礦產地質勘察中,應將直接法與間接法進行有效結合,進而保證礦產資源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未來的礦產地質勘察中,綜合性勘察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在具體的勘察過程中,應注意將各個勘察環節進行有效結合,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用物化探技術,并保證各項技術的協同應用,盡量避免地質勘察中的不足。另外,在應用物化探技術進行礦產地質勘察時,對于各項技術所得勘察資料,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避免脫離實際情況。
3物化探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實例
(1)實例概況。礦區植被稀疏、巖石裸露,常年少雨干燥。礦區地面海拔較高。工程地質條件屬于中等,環境地質條件屬于中等,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屬于中等。目前該礦井已經開采到標高+750m。
(2)數據采樣。瞬變電磁法采用中心回線法和重疊回線法,測點距離為20m,測線長度為120m,延時時間為0.085ms~10.126ms,取樣道為49道,疊加次數為1024,采樣率為10μs,發射波形為雙極性梯形波,基頻設置為25Hz,關斷時間設置為70μs,發射電流設置為7.2,8.8,8.7,8.6,8.6,8.6,8.6A。
(3)數據處理。采用GrApHer軟件處理數據;采用surfer軟件處理數據,根據電阻率計算結果,繪制中心回線和重疊回線電阻率斷面。
(4)資料處理。對中心回線電阻率斷面進行分析。隨著顏色梯度的變化,電阻率也隨之變化。
①在電阻率斷面上,假如顏色變化平緩,則表示地層連續性較好;如果顏色出現分界線,則表示該地層的連續性受到破壞;如果出現一定范圍的深色區域,則表示附近為高阻異常地帶,推斷有采空區的存在;如果出現一定范圍的淺色區域,則表示附近為低阻異常地帶,推斷有充水斷層的存在。
②上部等值線呈不均勻分布,視電阻率較低,都在80Ω·m以下,在標高+150m位置處,出現高阻異常帶,此時低阻的連續性出現中斷;在標高+200m位置處,底部電阻相對較低。因此,推斷在+140m~+180m位置處,有采空區的存在。在另一低阻區域,推斷有充水斷層的存在。
對重疊回線法電阻率斷面進行分析。在150m位置處,可能存在高阻異常,推斷為采空區。假如采空區在測線位置處發生相對平移。通過復盤,發生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對中心回線進行布置時,接受裝置的位置與正確的位置向北偏移一定距離,然后,再進行對比分析,和中心回線的高阻區向北偏移正好吻合。
4結語
綜上所述,本質主要對礦產地質勘察中的物化探技術進行了詳細探究,根據本文分析可見,物化探技術類型比較多,在具體的地質勘察中,應根據礦產勘察實際情況,選用適宜的物化探勘察技術,并對勘察工序進行嚴格控制,對勘察所得資料數據進行解釋分析,為礦產資源勘察和礦產資源應用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東平.物化探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8):109-111.
[2] 杜沛.物化探技術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應用[J].中國化工貿易,2017,9(19):55-57.
礦產資源論文范文:試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評估方法
礦產資源開發是復雜的工業活動,如何評估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國內尚無統一的指標參數設置及定義,下面文章主要從資源利用、循環利用、生產經營集約化三個方面,設置了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尾礦利用率、廢石利用率、全員勞動生產率、開發利用能耗、技術人員比例和研發技改投入強度等9個關鍵指標,基本建立了較為系統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為合理評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