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7月0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文章就砌塊填充墻的開裂和空鼓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只有嚴格執行有關砌體規范,從生產、設計、施工各方面層層把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針對砌體開裂精心施工,才能消除砌塊墻體開裂的質量通病。
關鍵詞:砌塊填充墻;裂縫;空鼓
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砌塊填充墻在施工中,常常因施工處理不當和構造上的原因,出現填充墻局部裂縫和空鼓。如鋼筋混凝土框架和填充墻連接的材質不同,但未配置拉接筋;施工不當;屋面板與墻體剪應力突變等,都會產生墻體建筑裂縫和空鼓。在這里我主要就混凝土砌塊、粘土磚填充墻產生裂縫和空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探討。
一、混凝土砌塊、磚砌填充墻的裂縫和空鼓產生的原因分析
1.
填充墻體內部抗裂強度不足的影響?蚣芰旱讟烁吒哂陂T窗洞口上口時,需要加設混凝土過梁。但傳統作法過梁支座處無加強,導致局部抗壓強度小而產生洞口上方八字形裂縫。懸挑梁處墻體拐角或T 角處豎向未設芯柱,水平向未設過梁,因挑梁在墻體和其他荷載作用下產生下繞,使其下部壓裂,致上部墻體彎曲開裂。
2. 砌塊及磚砌體干縮的影響。砌體干縮值一般為≤ 0.04mm/m, 自然養護60 天左右,其收縮率一般為95%,在施工中,常采用主體交叉的循環作業方案。抹灰后墻體干縮徐變產生收縮應力而導致梁底和柱(墻)節點產生裂縫及墻面不規則的空鼓開裂。
一塊光板上,懷疑是本端傳輸的問題。
五、結語
由上面關于單通問題產生原因及分析優化方法介紹可見,GSM 關于話音質量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定位及分析方法也各有不同,一個呼叫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是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就需要各網元設備配合查找且選擇更有效的定位及分析方法才能及時解決問題?焖倥懦司W絡中的隱性故障也就意味著提高了我們的運行維護水平和服務質量,只有這
3.
砌筑砂漿不飽滿的影響。砌筑時的砌筑砂漿不飽滿,圍護墻體在晝夜、季節溫差溫度陡降等溫度荷載作用下,產生反復縮脹應力,就會在砂漿不飽滿、不均勻處出現抹灰層沿灰縫產生水平和豎向裂縫。
4.
抹灰砂漿的影響。內外墻體抹灰常用水泥砂漿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漿,其干縮一般為0.6~0.8mm/m,且保水性及和易性差,經常在抹灰墻面處產生泌水、下滑而空鼓、開裂。抹灰后,因墻體面不便灑水養護及砌塊界面保水性差等原因,造成抹灰層脫水,干縮應力和降低粘結強度的惡性循環、造成粘結薄弱區域出現不規則的空鼓開裂。
二、混凝土砌塊、磚砌填充墻裂縫和空鼓防治的技術措施
1.鋼筋混凝土框架梁下填充墻裂縫的防治。將框架梁底面與填充墻頂面已填塞的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填料鑿去,用紙筋石灰砂漿或水泥珍珠巖拌合物填塞。對已經出現裂縫的填充墻,用兩面φ6mm 膨脹螺栓打入墻內,在再兩側固定鋼絲網
(鋼絲網的搭接每邊不宜小于200mm),然后分三層用1:3 水泥砂漿抹面,以控制垂直裂縫的開展。在砌筑填充墻前,應根據砌筑要求和施工規范來確定砌筑方法,保證框架梁與填充墻為柔性連接。
2.沿框架柱邊裂縫的處理。沿框架柱邊與填充墻垂直方面鋪設鋼絲網,并用φ6mm 膨脹螺栓固定后分三層抹1:3 水泥砂漿,抹灰前應進行基地處理,澆水濕潤,清除縫內浮灰、雜物,然后,填嵌水泥砂漿,填平后進行水泥砂漿抹灰。填充墻砌筑前,應將柱中預埋額度錨固鋼筋拉直,對框架柱邊進行必要的基
樣,我們才能以優質的服務來吸引并留住用戶,才能贏得企業的發展空間,推動電信行業的不斷進步,在工程竣工后應及時回訪,發現此類裂縫應再刮去砂漿層后,按上述方法進行修補。
3.砌筑工藝。在購買砌塊前,首先要到生產廠家進行現場外觀檢查和機械抽樣,合格后方可購進,達到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物理性能指標,砌塊進場后必須按生產日期、規格掛牌,分別堆放整齊,并置于通風不受雨雪影響的干燥場所,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產品齡期超過28d 后方可上墻,施工時的含水率宜小于15%。
(1)為改善砌筑砂漿的粘附力相容性,采用M7.5
的石膏砂漿砌筑,砌筑完一皮后,用護漿卡夾于砌塊豎縫處用φ8mm 的U 型鋼筋把豎縫填滿搗實砂漿。
(2)第2
皮以上砌筑時,水平灰縫采用鍍鋅鐵皮制作的蓄漿槽,在其高度內注滿砂漿,使其密實與砌塊粘牢。然后輕輕提起蓄漿槽,每砌完2 皮砌塊采用嵌縫抹子再內外原漿勾縫,以封閉毛細孔。
(3)
墻體的水平配筋帶應預先再砌塊水平灰縫面開設通長凹槽,置入鋼筋后應用M7.5 水泥砂漿填實至槽的上口平。
(4)
廚房、衛生間等潮濕房間的砌塊墻體,應砌再高度不小于200mm 的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四周翻邊上。
(5)外墻砌筑采用不留腳手眼的腳手架。
(6)每天砌筑高度按1.5m
控制,砌到距梁底0.16m 處停留一個月,采用實心斜頭磚,按60°角斜砌一皮,使其砂漿飽滿并在與梁底接觸處用珍珠巖水泥拌合物填滿填實。再內墻抹灰前再用水灰比為0.4 的1:2 補償水泥砂漿,將該縫隙填嵌嚴實。
(7)
拉接筋范圍內的砌塊將砂漿的標號提高一級,并砌筑密實。頂層墻體的砂漿強度宜采用M7.5~M10 混合砂漿,并每隔1~2 皮砌塊設置φ4mm 筋通長網片。另外和頂層相鄰層混合砂漿強度等級宜不小于M7.5,以此加大墻體自身的抗剪的強度。
(8)
屋面板保溫隔熱層的材質及施工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使其真正達到隔熱保溫效果。
4.內墻抹灰。
(1)抹灰材。F
型飾面石膏(又稱粉刷石膏),材料配合比結合凈漿為石膏:801 膠水溶液=1:0.3 打底,抹灰為石膏粉:石灰膏:中砂:1:1:6, 抹灰厚度宜控制在5~12mm 范圍內。
(2)基層處理。抹灰前基層表面提前1~2d
充分澆水沖洗濕潤,將墻沖刷干凈,并使砌塊墻面滲水深度達到8~10mm,含水率≤ 5%,但抹灰時基層表面不得有水珠,對混凝土面凸出部
位進行修鑿,清理干凈后,對整個墻面用AD1002 混凝土界面劑
(配合比為:水泥:中砂:界面劑液體=1:1: 1 的比例攪拌均勻后,均勻地施涂再墻面上,待表面達到一定的強度后,一般4h 左右進行基層粉刷)。所有墻面凹進部位及缺楞掉角處,先抹石膏凈漿,再用1:2 石膏砂漿找平補齊。
(3) 抹
灰操作。面層抹灰可采用純石膏粉漿或高效石膏粉:灰石膏=3:1 的混合料漿。用水量由操作人員掌握,以方便施工為準。抹灰量要適量,應以4h 內用完為佳,抹灰厚度1~2mm,需要注意的時石膏粉抹灰不能用于常年潮濕環境的墻面,只能用于替代混合砂漿粉刷的部位。墻面的批嵌、粘貼瓷磚(面磚), 粉刷的施工宜在墻頂空隙的嵌填作業完成后15d 進行。
(4)
抹灰。墻面澆水沖洗濕潤(要求同內墻抹灰)一般澆水不少于3 遍,在墻與柱,墻與梁的接縫處,采用密目鋼絲網片,每邊搭壓寬度≥ 200mm,經養護其強度達到5MPa 后,接著抹摻加MNC-D 膨脹防水劑的雙摻砂漿水泥:粉煤灰:中砂=1:0.2:3), 每層抹灰厚度≤ 7mm,分2 層打底找平。面層采用與底層砂漿外加劑摻量相同的水泥:粉煤灰:中砂=1:0.2: 2 的雙摻砂漿,抹灰厚度≤ 5mm,原漿壓實(或拉細毛)后養護方法與底灰相同,待粉刷層充分干燥后,再噴涂彈性涂料。如在粉刷層上粘貼板材飾面時,可采用T920 膠= 膠凝劑作膠凝材料,養護方法同上。
(5)
技術效果。實踐證明,通過采取上述一系列控裂防滲技術措施,不僅克服了構造節點處砌體灰縫開裂和內外墻粉刷的空裂,而且滿足了抗震和外墻防滲要求,比傳統的砌筑方法節省1/3 砌筑砂漿,砌筑速度加快1 倍左右。但對于因地基不均勻沉降發生的框架填充墻開裂,僅僅依靠施工手段時不夠的,還必須從確定設計方案開始,增設鋼筋混凝土地下框架梁等構造措施。
總之,所有新型砌塊材料砌筑的填充墻,需通過墻體構造、砌筑工藝、抹灰工藝等諸方面的技術進步,方可解決墻體空、裂、滲的技術難題。
參考文獻
[1]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1992).
[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作者簡介:汪德云(1978-),女,安徽蕪湖人,蕪湖市弋江區澛港街道辦事處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