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6月2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文章主要通過工程實踐,針對了超高支模施工質量進行論析,旨在提高地下空間高支模結構施工技術水平和保證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超高支模;施工質量;碗扣式支架
1工程概況
某地下空間工程,建筑面積2642㎡,地下2層,局部地下5層,建筑總深為-23.88m,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負一層中空的展廳位于地下空間主體結構中部,首層板結構施工模板支架搭設需要從底板-11.6m到-1.8m,層高9.8m。中空展廳首層板板厚400mm,四周大梁截面為800×1700mm,南北向主梁截面1200×1600mm,次梁為600×1600mm,東西向次梁截面為300×600mm,電梯井南北兩側主梁截面為1000×800~1500mm。
2支撐體系支架的選擇
地下空間中空展廳結構特點:中空展廳結構層高9800mm,模板支架搭設高度達9400mm;頂板梁間距較密,且間距不一,最小間距僅800mm;梁的截面多樣,最大梁高1700mm。根據結構的典型剖面和工程條件特點,并考慮到施工成本及工期需要,經論證后中空展廳模板支架確定采用滿堂碗扣支架。
3模板支架搭設
3.1模板、支撐體系設計
(1)主梁模板和支架設計情況。梁底為φ48×3.5碗扣式腳手架,立桿間距為600mm(橫向)×600mm(縱向), 豎向每隔1 200mm高設一道縱橫水平桿,底層300mm高設水平橫桿。縱向主龍骨為100×50×3.0mm方鋼,間距600mm;主梁橫向次龍骨為80×80mm方木,間距250 mm,次梁橫向次龍骨為80×80 mm方木,間距300 mm。梁側模采用18mm膠合模板,豎楞(次龍骨)采用80*80@300mm木方,橫勒(主龍骨)采用雙φ48×3.0mm鋼管,φ14對拉螺桿間距300mm(豎向)*600mm(縱向)。由于本區首層板梁屬于密肋梁,梁與梁之間的凈間距在850~1000mm之間,板下支架采用短鋼管支頂,用扣件與梁下碗扣支架連接。
(2)樓板模板和支架體系設計情況。首層板厚400mm,均采用相同結構構造的滿堂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板底的滿堂紅碗扣式腳手架的設計如下:立桿縱橫向間距為600×600mm,豎向每隔1200mm高設一道縱橫水平桿,底層300mm高設水平橫桿。高程相差的地方,利用立桿0.6m節點位差調節,縱橫間距不足0.6m節點間距的水平桿以扣件連接。對于東部電梯井兩側600×800mm次梁,板下支架采用短鋼管支頂,用扣件與梁下碗扣支架連接。次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模板,次龍骨采用80×80@300mm木枋,主龍骨采用雙φ48×3.0mm鋼管,間距600mm。板底次、主龍骨采用80×80@300mm木枋,板底支頂采用短鋼管以扣件與梁底碗扣支架連接,最大間距600×600mm。
(3)剪刀撐設置。在中空展廳施工分塊的四面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大于4跨,且不應大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頂部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 由于支架搭設高度達8 m以上,為保證支架的穩定性,在垂直方向上設置兩道水平剪刀撐,位置為負一層、負二層中部。
(4)與首層板模板直接的連接。中空展廳碗扣支架搭設時應與周邊首層板碗扣支架同時搭設,搭設的模數在搭設前統一彈線,與周邊首層板支架連接成整體。
3.2施工部署及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必須制定施工設計或專項方案,保證其技術可靠和使用安全。經技術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
(2)搭設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施工設計或專項方案的要求對搭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3)對進入現場的架構配件,使用前應對其質量進行復檢。④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放置在堆料區內或碼放在專用架上,清點好數量備用。
3.3支撐體系的搭設施工
(1)底座和墊板應準確地放置在定位線上;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底座的軸心線應與地面垂直。
(2)按立桿、橫桿、斜桿、連墻件的順序逐層搭設,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 m。底層水平框架的縱向直線度應≤L/200;橫桿間水平度應≤L/400。
(3)分階段進行,搭設后必須經檢查驗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全高的垂直度應小于L/500;最大允許偏差應小于100mm。
(5)模板支撐架搭設應與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調底座或可調托撐調整底模標高。
(6)按施工方案彈線定位,放置可調底座后分別按先立桿后橫桿再斜桿的搭設順序進行。
(7)搭設在結構的樓板、挑臺上時,應對樓板或挑臺等結構承載力進行驗算。
3.4支撐體系的驗收
(1)檢查架體幾何不變性的斜桿、連墻件、十字撐等設置是否完善;
(2)立桿上碗扣是否可靠鎖緊;
(3)立桿連接銷是否安裝、斜桿扣接點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擰緊程度。
3.5模板安裝
主梁模板安裝。主梁底支撐體系采用φ48×3.5mm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支撐間距為600×600mm,頂部為可調支托。主梁主龍骨為雙φ48×3.0鋼管,次龍骨為80*80@300方木。
主梁側模內龍骨間距300mm,內龍骨采用80×8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 mm。對拉螺栓布置2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300+6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直徑14 mm。
次梁、樓板模板安裝。由于本區首層板梁屬于密肋梁,梁與梁之間的凈間距在850~1000 mm之間,因而板下支架采用支頂平梁底,采用短鋼管以扣件與梁底碗扣支架連接的形式。板底的滿堂紅碗扣式腳手架立桿縱橫向間距為600×600mm,豎向每隔1200mm高設一道縱橫水平桿,底層300mm高設水平橫桿。東部電梯井兩側600×800mm次梁對拉螺栓布置1道,在斷面內距梁底25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直徑14mm。板下支架采用支頂平梁底,采用短鋼管以扣件與梁底碗扣支架連接,最大間距600×600mm,短鋼管與梁底主龍骨以及碗扣支架連接至少連接2排水平桿。中空展廳碗扣支架搭設時應與周邊首層板碗扣支架同時搭設,搭設的模數在搭設前統一彈線,與周邊首層板支架連接成整體。由于負一層板面標高與展廳部分的橫桿高度并不一致,因此,在周邊負一層板面的支架在底部利用頂托調整,使之橫桿高度與展廳部分一致。
4高支模體系施工的安全措施
高支撐模板的技術方案必須經過企業的技術和安全負責人審批簽字并加蓋公章報送項目總監審核簽字后才能實施,要嚴格按照已審批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得擅自改變工序。施工前必須明確高支撐模板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現場安全責任人應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未經交底不得擅自施工。所有特種作業人員須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并在規定時間內復審。高支模分段搭設完畢,組織有關單位、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澆筑混凝土。
5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了設計效率及預先發現施工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做好預防措施,本工程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大大提高了設計方案的可靠性,這表明,超高支模體系只要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通過嚴格落實各項質量技術、安全保障措施,超高支模的施工質量是可以控制好的。
參考文獻
[1] 童敏杰,郭正興.斜拉鋼桁架高支模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