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9月0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微生態飼料添加劑也就是所說的微生態制劑,在農業畜牧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抗生素添加劑有更大的優勢,為此下面文章就重點介紹抗生素添加劑可能產生的危害,微生態制劑分類,作用原理以及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希望對于畜牧業的實際發展產生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研究,應用
抗生素添加到畜禽養殖中主要在預防動物腹瀉、促進動物生長和健康、提高飼料轉化率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長期大量使用和養殖戶違規濫抗生素后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如降低人體免疫功能,易產生交叉感染和繼發感染的病原體。抗生素慢慢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并被一種新型的無殘留、無污染、多功能的綠色飼料添加劑———微生態制劑所取代[1]。
1微生態制劑的分類
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按其組成可分為單一制劑和復合制劑。根據材料的組成,益生菌、益生元和共生元素是微生態制劑的主要類型。[2]國內外常用的微生態制劑有:Lactobacil-lus、雙歧桿菌、鏈球菌、芽孢桿菌、放線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主要類別。
2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
2.1防止機體內有害物質的產生,改善腸道內的環境
動物菌群和許多病原菌在消化代謝過程中產生多種有毒物質,如胺、氨和細菌毒素。但是添加了微生態制劑后不僅能促進各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而且可以減少氨和其他腐敗物質的產生。乳酸菌可產生有機酸和抗菌物質,降低氧化還原電位,降低腸道pH值,促進宿主生長發育,保持健康。
2.2產生有益物質起補充營養的作用
益生菌在畜禽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后,體內代謝能產生多種氨基酸,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K等有用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可以作為動物體內的營養物質進一步吸收,也可以促進鈣向動物體內的增加,鎂等礦物質元素的吸收。
2.3增強動物免疫能力
微生態制劑中的益生菌是一種良好的免疫激活劑,通過增加巨噬細胞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刺激動物產生干擾素,增強動物的抗病性,能及時殺滅病原菌侵入體內,預防疾病的發生。
3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
3.1微生態制劑在養禽業上的應用
健康禽業的焦點是“健康比預防更重要,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微生態飼料添加劑能改善家禽腸道菌群,減少雞球蟲病和沙門氏菌病的發生,提高雞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雛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以提高機體血清和腸道中酶的活性,有利于飼料中某些營養物質的充分消化吸收,從而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在蛋雞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以增加蛋雞的體重,增加蛋殼表面的光滑度,減少臟蛋、條紋和蛋殼顏色的增加。對輸卵管和卵巢起到保健修復作用,可延長蛋雞的產蛋高峰期;肉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能促進肉雞的健康生長,降低肉仔雞胸肉、腿部肌肉和肝臟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和亞油酸的含量。[3]
3.2微生態制劑在養豬業上的應用
母豬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提高母豬的產奶量,增強免疫力,提高仔豬的免疫力,大大降低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育肥豬的飼料里添加微生態制劑可以增強食欲,明顯提高日增重,縮短飼養周期,加快了生豬出欄時間,提高了養殖經濟效益;在公豬飼料中添加微生物益生菌可提高公豬精子活力,提高母豬受精率,能顯著提高公豬的生產性能。
3.3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反芻動物上的應用
反芻動物是一種特殊的哺乳動物。胃主要由瘤胃、網胃、瓣胃、皺胃四部分組成。瘤胃是一個大型的生物發酵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物區。大量學者報道,微生態制劑在反芻動物飼料中的應用,仍能提高奶牛的品質和經濟效益,提高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的活性,提高犢牛的日增重。[4]然而,學者們的觀點并不十分一致,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添加微生態制劑的種類、添加方式等。在這方面的研究上,要加強微生態制劑在進入反芻動物瘤胃后與瘤胃中原有的菌群之間的關系與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等。
3.4微生態制劑在水產動物上的應用
在水產養殖中,微生態制劑主要體現在微生物改善水質、改善水產養殖的生存環境和提高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方面的獨特作用。也有學者報道在以芽孢桿菌為主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分別對羅非魚與鯽魚的養殖試驗中,結果表明該微生態制劑對羅非魚與鯉魚的生長都有顯著的效果。益生菌可促進鯉魚免疫器官的發育。
參考文獻:
[1]李曉暉.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2002(3):40-41.
[2]劉美玉.淺談微生態飼料添加劑[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0,5:29-30.
[3]劉美玉.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正確使用[J].河北畜牧獸醫,2001,17(1):35.
[4]李群.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效果好[J].湖南農業,2008,2:17.
畜牧類期刊推薦:《甘肅畜牧獸醫》由甘肅省畜牧獸醫學會和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主辦的畜牧獸醫綜合性科技學術期刊。堅持“對作者負責、對讀者關心、對文字嚴肅、對刊物愛護”的編輯工作準則,不斷總結經驗,改革創新,辦出了“編輯嚴謹規范、版式細膩活躍、內容豐富新穎、信息擁載量大”的風格,形成了“注重政策性、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