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能在輸送過程中會產生損耗,如何降低損耗,節約能源,提高經濟益是電力部門相當關注的問題。
摘要:電能在輸送過程中會產生損耗,如何降低損耗,節約能源,提高經濟益是電力部門相當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降低;線損
線損是反映電力網規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水平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線損主要有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技術線損就是理論線損,管理線損就是指統計線損與理論線損之間的差值。本文從管理角度,分析線損的主要成因與治理對策,以及對如何通過管理手段來促使實際線損值接近理論值,
一、 線損的定義:
線損是電能在電力網傳送、分配過程中產生的有功功率損失和電能損失統稱為線路損失。
二、線損的構成和分類:
線損的種類可分為統計線損,理論線損,管理線損,經濟線損和定額線損等5類。
1.統計線損:統計線損是根據電能表指數計算出來的,是供電量與售電量的差值。
2.理論線損:理論線損是根據供電設備的參數和電力網當時的運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負荷情況,由理論計算得出的線損。
3.管理線損:管理線損是由與管理方面的因素而產生的損耗電量,它等于統計線損(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的差值。
4.經濟線損:經濟線損是對于設備狀況固定的線路,理論線損并非為一固定的數值,而是隨著供電負荷大小變化而變化的,實際上存在一個最低的線損率,這個最低的線損率稱為經濟線損,相應的電流稱為經濟電流。
5.定額線損:定額線損也稱線損指標,是指根據電力網實際線損,結合下一考核期內電網結構,負荷潮流情況以及降損措施安排情況,經過測算,上級批準的線損指標。
三、降低損耗的方法:
1、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組織
以單位主要負責人做主管為線損總負責人領導下的由各級線損專工等組成的降損管理網,制定電網電能損耗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定期組織線損分析會,仔細分析線損高的線路,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確定線損管理目標,最終達到降損的目的。
2、搭建健全的基礎平臺: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在損降過程中我們必須夯實基礎,這里的基礎就是要建立規范的計量管理和有效的抄表機制。
1)規范計量安裝
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與否,是線損率準確與否的前提。對電能表的安裝運行管理工作要嚴肅認真,有專人負責,做到安裝正確合理,按規程要求定期輪換校驗,保證誤差值在合格范圍內并盡可能降低;規范計量箱的安裝位置,減少二次損耗,嚴格對高壓計量柜的鉛封制度。
2)嚴格抄表工作
抄表員一個月進行一次或兩次抄表,應該說抄表員與用戶側接觸最多,應珍惜每次機會,堅持杜絕抄表不到位,抄錯、漏妙等現象的發生,并仔細查看計量裝置的完好情況,是否有表計、CT燒毀、接線錯誤等計量故障或竊電、違章用電現象的發生,一旦發現及時處理解決。也可采用智能型電表,實現集抄,統一抄表日。
以上兩點能夠保證計算線損率的準確性。只有線損率準確了,我們才能發現高損點,找出問題的鍵,從而制定有效的降損措施。
3、做好線損各項指標的下達,同時建立良好動態的考核機制。
長期堅持分線、分壓、分臺區、分區域線損考核管理辦法,并不斷加以改進。根據理論計算的結果、上一年實際線損值以及當年的改造計劃進行制定合理的線損指標值。每年年中可再進行一次合理的調整。使指標更具備科學性、合理性。
4、線損的管理閉環工作。
每月對線損完成值進行分析。對存在異常的饋線、臺區應進行逐項檢查,檢查的內容包含計量裝置的準確性、負荷三相是否平衡、功率因數是否在標準的范圍內、抄表是否存在時間差,臺區與線路、用戶與臺區的隸屬關系是否正常、計量的倍率是否正常、是否用戶有存在竊電現場、是否存在拆裝新表的問題、設備容量(導線、臺變)是否滿足用戶需求、是否存在迂回供電的供電方式、是否有低電壓的現象等等。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整改計劃,有必要的納入三年或五年規劃進行整改。每月跟蹤問題的整改進度,并納入考核系統。
5、加強小水電的管理力度
加強對上網水電站的管理應加強對小水力發電的10kV線路進行管理,以減少因小水電管理不善而產生的線損。長期以來,電力企業對小水電站的功率因數考核標準是每月的加權功率因數必須小于或等于0.8,據此獎罰。考核辦法沒有分別在峰谷時段進行功率因數考核,更沒有考核實時功率因數。因此,電力企業應該給小水電站裝上分峰谷時段計量的無功電能表,分別對峰谷時段進行考核,要求功率因數均不能大于0.8,對于大功率的發電站應裝上實時功率因數監視儀,進行遠程控制監督。
6、做好線損理論計算工作,為降損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年至少做一次全網理論計算,作為全年降損工作的參考依據。有條件的區域可根據季節變化,按季對線損進行計算,查找管理漏洞,并進行改善,從而使線損更趨于目標值。
7、定期開展線損分析工作:
1)把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率進行對比,實際線損率接近或略高于理論線損率,如果實際線扣過高,則說明電網漏電嚴重,或是管理方面在的問題較多,致使管理線損過大。實際線損率越大,同的潛力也越大。
2)理論線損率和最侍線損率對比。發果理論線損率過高,則說明電網結構和布局不合理,或者電網運行不經濟,或者兩種情況都存在。
3)固定損耗比重與可變損耗比重對比。如果固定損耗比后較大,則說明線路處于輕負荷運行,配變負載交低,電網中高能耗設備較多,或者電網長時間高于電壓下運行。
4)線路或設備之間的線損對比,季度或年度之間的線損對比等。
總之,如何降低線損是一個內容豐富、牽涉面廣的工作,具有技術性強、經濟性強、要求管理嚴密、牽涉面廣等特點,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挖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