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外墻保溫是近年來新興的施工方法,由于內保溫、混合保溫等方法在設計中的缺陷,建議采用外保溫,并按照逐層漸變,柔性釋放應力的原則,選擇材料及施工方法,以達到保溫、抗裂的目的。本文試述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得出的一些經驗與思考。
摘要:建筑外墻保溫是近年來新興的施工方法,由于內保溫、混合保溫等方法在設計中的缺陷,建議采用外保溫,并按照逐層漸變,柔性釋放應力的原則,選擇材料及施工方法,以達到保溫、抗裂的目的。本文試述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得出的一些經驗與思考。
關鍵詞:建筑外墻;保溫施工;保溫材料
一、建筑物外墻外保溫體系特性
1、節約能源,利于環保,大大降低建筑取暖及制冷費用。
2、保護外墻墻體外面,減緩大自然對墻面的侵蝕,延長使用壽命。
3、能有效消除外墻體系的熱橋,降低建筑結構上熱應力,避免因溫
度變化,而使墻體產生裂縫。
4、有利于室內蒸汽的擴散,不會產生表面和內部結露。
5、單位熱阻造價最低。
二、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的分類及比較
1、發泡陶瓷保溫板外墻外保溫應用技術
發泡陶瓷保溫板外墻外保溫應用技術具有不燃、與建筑物主體同壽命等優勢,該技術采用不燃保溫材料,完全滿足公安部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的要求,克服了目前建筑節能領域所采用的各種有機保溫材料外保溫系統存在的易燃、使用壽命有限等缺陷。?
發泡陶瓷保溫板外墻外保溫應用主要是以發泡陶瓷保溫板為保溫材料,作為模板內襯現澆或采用粘結方式將保溫板固定在墻體的外表面上,抹面層采用專用界面劑加水泥砂漿的方式或采用專用抹面砂漿,外飾面為涂料或面磚。也可以發泡陶瓷保溫板為保溫材料,作為幕墻內襯材料以干掛或粘貼的方式將保溫板固定在墻體的外表面上。
用于建筑節能的輕質發泡陶瓷板以陶土尾礦和廢陶瓷粉料作原料,添加發泡劑后經高溫燒結而成,整體充滿密閉氣孔,具有輕質、保溫、隔熱、強度高、不吸水、不燃、高耐久性等優點。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料均全部回收利用。發泡陶瓷板與高溫燒制的傳統的陶瓷建材一樣,不收縮,與各種水泥基的膠凝材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雙面粉刷無機界面劑后與水泥砂漿拉伸粘結強度即可達0.2MPa以上。?
2、背栓式外裝飾板工程技術
背栓式外裝飾板工程技術是通過專用設備在石材背面鉆錐形孔,植入專用錨栓,直接通過化學錨栓固定在基層墻體上形成的石材外裝飾體系。該體系具有無龍骨、自重輕、造價低、安裝簡便等特點,是一種新型外裝飾體系。?
該系統對外墻保溫層具備更好的防火保溫節能功效。除了保溫層的保溫作用外,保溫層與飾面板間有約5厘米的空氣層,空氣層產生完全上升氣流,增加保溫效果。同時,該系統的錨固件還可以利用自身特點作為保溫層的加固件使用,而傳統龍骨系統制作時的人工焊接明火及易變成火種殃及外墻保溫層。而且飾面墻體采用背隙式通風雨幕,在面板后與結構之間留有足夠的通風腔,有利于水汽排除,保持板兩面濕度溫度相同,較好地解決了防水問題,延長了使用壽命,并起到了保溫節能的作用。同時,錨栓的隱蔽性,使板材之間閉合較好無需打膠,避免了二次污染。?
背栓式外裝飾板工程技術成熟度高,應用范圍廣泛,改變了傳統幕墻的概念。不但給設計帶來了廣闊的空間,而且安全性能高,該技術系統所承受的各種負荷測試均高于國內現行的傳統做法各種負荷測試標準,比傳統幕墻節約大量龍骨鋼材,并且采用背栓式、無龍骨干掛錨固系統構件,其安裝簡單,均為工廠生產的標準件,便于檢測與驗收,從而避免了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工程隱患。在裝飾施工中真正實現節能、環保、降低原材料消耗,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3、整體式復合保溫裝飾板外保溫系統
整體式復合保溫裝飾板外保溫系統是通過低堿度硫鋁酸鹽聚合物水泥、膨脹玻璃微珠將聚苯乙烯擠塑板以夾心式組合成輕質保溫節能板,并把輥涂技術的金屬板或氟碳涂料通過精確數控定位,制造出各種大理石紋、仿金屬面層和金屬面層的裝飾材料,將保溫節能和裝飾性能集成為一體,施工安裝簡便(干掛式安裝)、快捷,產品的生產工藝、機械化程度高、設備先進、質量可靠。?
該外保溫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不僅可用于新建建筑,也適用于既有建筑改造。對舊建筑則無需拆除舊涂料、舊瓷磚即可直接在墻上安裝龍骨架進行貼掛安裝,方便、簡捷、節約成本,與傳統工藝相比,整體成本可節約50%以上。也可用于建筑墻體吸音保溫裝飾和抗震防震墻體保溫裝飾。?
三、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改進
1、加強保溫材料的選擇。
目前建筑施工中,保溫材料的使用以擠塑苯板、聚苯板、聚苯顆粒保溫材料為主,其導熱系數分別為0.029W(m.K)、0.042W(m.K)、0.06W(m.K),抗裂砂漿的導熱系數(0.93W,單位:m.K)與這三種材料相差分別為32倍、22倍、16倍,因此聚苯顆粒與擠塑苯板、聚苯板相比,其導熱系數比要小的多,其抗裂能力也較強。因而聚苯顆粒能夠緩解熱量在抗裂層的積聚,使體系受溫度驟然變化產生的熱負荷和應力得到較快釋放,提高抗裂的耐久性。
2、整個建筑的所有外墻及外部構件全部保溫。
由于建筑外墻構件的不完全保溫使得建筑的女兒墻、雨篷、飄窗、外陽臺及其他懸挑構件等出現裂縫,因此,為避免裂縫的產生,我們應該對建筑進行全面的外保溫。
3、無空腔構造提高體系的穩定性。
在采用聚苯板作外保溫的設計中,保溫層主要承受的是重力和風壓,由于聚苯板強度的限制,使保溫層開裂,甚至脫落。為了提高保溫板的強度,應盡可能提高黏結或機械錨固面積,采用無空腔,以滿足抗風壓破壞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侯萬亮.淺談復合外墻的保溫形式和工藝[J].中州煤炭,2005,(01).
[2]林明庚,孫建峰.談外墻保溫選材與施工[J].住宅科技,2008,(09).
摘要:近年來,建筑室內外裝飾裝修行業,承載著為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重任。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管理規范、有效防控對于行業發展影響深遠.,關乎企業生存。力求在工作中最大化發揮技術優勢,樹立高效、高質、高信譽,良好服務意識,完成國家、企業賦予的使命及應盡的職責。本文闡述了自身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以供同行指正。
關鍵詞:工程管理;施工規范;質量防控;目的;
前言:建筑裝飾是一個古老而又新興的行業,我國傳統的建筑裝飾技術是極為珍貴的,無論是宮殿、廟宇、民居,還是木結構的亭臺、樓閣,其精湛的裝飾技巧無不令人驚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筑裝飾施工技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逐漸從過去的濕作業向干作業、多元化、復雜化方向發展,如各類裝飾面板的制作安裝,配套的裝飾產品就位安裝以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體現了現代技術與建筑裝飾施工技術廣泛的結合和發展。
目前,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做為改革先鋒,建筑室內外裝飾裝修行業在這風起云涌改革大潮中,乘風破浪,承載著為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重任。在機器轟鳴、人生鼎沸的大好形式下,一片片具有現代化水準的高樓平地而起,一間間富有藝術氛圍的居所在工程人員精心設計施工下翩翩而至。
一項優質工程,是由工程質量、管理規范、有效防控三部份組成,不可或缺。這對于行業發展影響深遠.,關乎企業生存。在經歷五個暑去寒來的職業生涯中.對于有關工作上出現的工程管理、施工質量等方面有關業務課題進行了長時間跟蹤調研,整理、匯集出具有一定實用參考價值的論述,呈獻給奮斗在工程管理、設計、施工崗位上尊敬的師長、學友、同行參考,共勉,意于不斷提升自我素質。調研問題是我們的職責,發現問題是我們的義務,解決問題是我們的目的。在工作中最大化發揮技術優勢,樹立高效、高質、高信譽,良好服務意識,完成國家、企業賦予的使命及應盡的職責。
一、工裝施工,力工先行。
力工在整體施工中是第一時間進入施工現場的工程人員,代表著企業形象給甲方留下的是如何展示規范的施工理念,贏得最佳印象為今后工作順利展開提供側翼保障,并有此拉開了建設工程的序幕。遵循不影響他人工作、休息的原則。施工前,在施工區域內將門、窗遮蔽,門上粘貼蓋有施工單位公章的施工通知。告知內容如下:“由于施工需要對您的休息和工作帶來的影響及不便深表歉意,我們會遵守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同時感謝您的理解、支持與合作,謝謝等禮貌用語。”后續要按照設計施工圖紙要求,用筆、尺劃出各種預埋管線全方位規劃線,需要交由施工主管確認后,可用云石機在劃定線條內,切割出深25mm線槽溝,鑿出槽內灰渣,拆除經過確認的報廢墻體和其他設施,清理現場并有序擺放進場的工程材料。此項工作可有效提高工程進展速度百分之三左右,節約人工費用數萬元計,是值得提倡推廣的施工環節。
二、強電、弱電、施工有據。
電工遵照安全第一原則,應嚴格按照技術圖紙要求進行作業,所有預埋部件必須安裝牢固,每800mm間距安裝一個固定卡具效果較好,在線管兩頭用膠帶臨時封堵管口,避免施工中無意將灰渣掉入給穿引線造成不必要的障礙。電線安裝時與網線、電話線等,特別是水管,兩線平行延伸間距不得少于120mm。主要防止水管泄漏,可有效避免與電線發生短路而出現危險。其他線路.按步驟安裝完畢后,在線端留下編號標記作好備案,為后期檢查.維修和移動線位時.提供依據。
三、水工防水.重中之重。
上水、下水、暖氣、空調、消防、噴淋等進水和回水管線安裝,要求技術含量高,責任心強。施工原則要做到安裝項目整齊美觀、維修方便、隱蔽則妙、觀之可閱。硬性要求接頭、接口滴水勿漏。操作指標管頭接口處絲扣進深不得少于12mm以保證其安全性,調研數據顯示,絲扣進深小于10mm,在兩年使用期內出現的跑、冒、滴、漏現象.,事故率高達百分之十四,屬人為因素造成的在百分之七十以上。防控措施,加強員工素質教育,規范技術指標,采用硬性三檢到位即自檢、互檢、抽檢。施工下水管管口處時,要進行管口暫時性封堵,防止渣土掉入管內淤塞管道,嚴重甚至造成整條管線報廢的不良后果。完工時打開可有效防控出現的質量問題。
四、瓦工三項,內外兼顧。
一兼顧。墻瓷片、地瓷磚與原始墻地面之間要牢固結合,經久耐用,在工程質量檢查中,會遇到瓷磚與墻體出現空鼓、短時期脫落、整體色差不一致等現象。發現以往施工中,延用原始操作方法瓷片四面給灰膏方式,空氣在其中無法排出造成的質量問題。質檢合格率僅為百分之四十八。解決方法,經過數次試驗證明,可采納以下方式加以解決,暫命名為三邊給灰法。將浸過水的瓷磚備用,取其中一片,用抹刀分別在瓷片的左、下、右三個邊抹上灰膏,將瓷磚粘敷墻體輕揉一下,多余灰膏和空氣從上方被擠出,觀察可看到灰膏均勻布滿瓷片,有效解決了質量弊端,質檢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八,大幅提高了工程質量。
二兼顧。粘貼廚房、浴室、衛生間墻瓷磚時,要兼顧墻面整體效果。粘貼前按瓷磚規格仔細計算排列距離,最大限度規避墻體粘貼半塊的瓷片,考慮人們的感觀習慣遠看近略原理.由最里邊墻角位子向進門處位置順序粘貼,兩墻交叉點,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造型來解決這一問題。
三兼顧,廚房、衛生間、浴室的地面,施工因需要做滾水坡,以地漏為中心四周均向其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的高與低.可影響工程質量和整體美觀。標準應為每延長米水平落差8至9mm最佳.既可保證水流匯集,暢通無阻,又可確保使用功能。
五、木工工藝,承前啟后。
木工施工目的以美觀、實用為宗旨。以常見吊柜為例,規格4800mm(長)×800mm(高)×600mm(寬),它的前延中心吊物受力點,用常規施工方法吊掛承重量只有34公斤,經過技術改進后中心吊掛受力點可高達160公斤且不會影響外觀和設計要求。試驗比對數據顯示,未技術改進前,安裝的吊柜使用期一至兩年百分之七十四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結構松散、開裂、柜門下垂甚至有整體脫落個別案例出現。技術改進后,經過四十個月的跟蹤調查,無一例上述現象,其穩定性非常可靠。操作方法,在不影響使用功能,不改變設計要求條件下,將吊柜內部每隔1.5米安裝一個45度角支撐架起分散著力點作用,該項技術改良,適用無限長高空吊柜,貨架等懸掛式安裝,質量效果明顯。
六.油工工序,收山之作。
即最后一道工序,系能否為合格的標志性工程.起著關鍵作用.施工中分噴、刷兩種作業方式,所制成品均需做到色澤一致,面漆光亮如鏡,極具厚重質感。技術操做方法,在前一道漆干燥后進行下一道漆噴、刷前,均需要用耐水砂紙進行打磨處理,將油漆表面層打磨成白毛面,注意不得將油漆層全打磨掉,而是砂紙蘸肥皂水,輕輕將漆表面磨平、磨白既可。以便有效結合下一道油漆敷著,重復7至8遍即可,效果極佳,美侖美幻。此項技術,亦可用于多種行業裝飾裝修工程、家具制造、工業設備、輕工產品上推廣應用。
七.保潔員工,三心必備。
細心、耐心、責任心。
第一心,細心。服務意識強,工作主動熱情,作業崗位不留死角,不留污痕,不留灰塵。第二心,耐心。耐心細致工作,必要時上級部門領導可授權保潔員檢查其它工種遺留下
的質量問題,實行質量倒查制度,體現保潔員耐心素質。
第三心,責任心。工作中需具備高度責任心,使用專用保潔電動工具時,不得將已施工完成的制品碰壞損傷,由其使用電動類工具應由持證上崗,專人操作,拋光打蠟部位,嚴格按技術指標控制機具轉數,避免磨損油漆表層,以優秀的作業方式配合整體工種結束驗收盡職盡責。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管理規范、有效防控對于行業發展影響深遠.,關乎企業生存。在實際工作中力求在工作中最大化發揮技術優勢,樹立高效、高質、高信譽,培養良好服務意識,完成國家、企業賦予的使命及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王雪青高麗萍;建設工程施工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常建立趙占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3】孫文彬(北京);質量員速學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摘要:隨著我國不斷增加的橋梁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但是逐步開放的公路建設,因此質量隱患也在橋梁工程中存在著。本文對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進行闡述,從而對T梁預制過程的質量控制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T梁預制過程;質量控制;要點
1.質量控制
1.1原材料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預應力混凝土梁體一般對其要求在C40以上,而且有比較大的水泥用量,比較密集的梁體鋼筋,這肯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混凝土原材料。
原材料要求
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是要采用的水泥,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對水泥強度等級的確定。同一座橋的T梁應該采用一樣的水泥,復合水泥或者變質水泥是不可以使用的。使用的水泥必須具有品質報告德國合格證明文件,并且對其品質進行檢查要按照規范要求的頻率進行。
細骨料:應采用級配良好,顆粒干凈無粘土、塵土、鹽堿、云母、有機質或其他有害物質。細骨料應采用合適的細度模數,粒徑小于5mm,細度模數宜在2.6~3這一范圍。
粗骨料:應質地堅硬,壓碎值指標,針片狀顆粒含量以及含泥量等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水:宜采用飲用水,pH值應控制在:4≤pH≤8。
外加劑:必須有相關檢驗單位的產品合格證書。不得使用加氣劑。
鋼材:鋼材應按不同種類、規格、分批堆放,并應墊高離地堆放并覆蓋防止銹蝕。
2.施工方案
2.1模板的制作:模板一般采用箱柜式鋼模板,框架采用7.5cm角鋼,側面模采用4mm鋼板,各焊縫牢固嚴密,焊縫磨平,底模自下而上分別為30#工字鋼、10#槽鋼、5mm鋼板,其中30#工字鋼與預制平臺預埋筋焊接,底側模采用“幫夾底”內襯膠管以防漏漿,模板表面涂油皂混合型脫模劑。
2.2鋼筋的綁扎及波紋管的架立安裝:普通構造筋彎曲成型在鋼筋棚完成,綁扎工作在綁扎平臺上進行,為保證鋼筋位置準確,在平臺上事先放出大樣線,鋼筋按線綁扎,先綁扎馬碲部分和腹板部分,鋼筋綁扎實行《公路橋涵施工技規范》JTJ041-89和《
公路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JTJ071-98,然后架立波紋管。波紋管內徑根據圖紙要求而定,安裝前檢查其強度、剛度、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定位時,首先確定梁端為原點建立坐標,根據圖紙坐標值,確定孔道底部石梁各斷面的空間位置,按位置焊架立筋,安裝波紋管,焊固定波紋管的夾子。波紋管為運輸方便,其長度每節應取9m左右(視梁長而定),安裝時波紋管接頭處用接頭管(一般大于波紋管0.5mm)的波紋管套接,用膠帶纏住,最終達到管道安裝牢固,接頭密合,彎曲圓順。用吊車或龍門吊將鋼筋籠吊入模板內,綁扎預埋件(連接鋼板或伸縮縫預埋筋)安放預留槽連接鋼板,然后按設計尺寸支側模,端模。
2.3澆筑砼:砼為現場拌制或商品砼,各種原材料砼二級以上試驗室檢驗合格后使用,拌和過程按施工配比拌和,其中注意砂石含水量的測定,每周對攪拌機計量、校驗最少一至二次。拌和時間不小于2分鐘,砼要均勻,隨時檢查砼的坍落度,和易性,注意拌和速度與砼振搗速度要相配合,砼進入料斗后,由吊車或龍門吊卸模板內,料斗下口距梁頂面不大于20cm,保證T梁砼在澆筑過程中不發生離析現象。
3.施工工藝
3.1模板制作及安裝。預應力砼T梁底模采用鋼模,在澆筑好的鋼筋砼臺座頂面安裝鋪設一層鋼板作為底模;側模采用大塊定型鋼模板,模板厚度均為6mm。
3.2鋼筋、鋼絞線制作和安裝。鋼筋及鋼絞線的制作必須滿足設計、試驗及技術規范要求。預應力筋進場時應分批驗收,鋼絞線按設計鋼束長度加工后切割好后分捆擺放,鋼筋在加工場統一制作,利用軌道內的鋼筋骨架綁扎臺進行綁扎然后由小門吊利用橫擔起吊至預制臺座上。
3.3混凝土澆筑。砼在拌和站集中加工,因運距較近,砼通過攪拌運輸車運到預制現場,砼用7.5T龍門吊吊料斗送入模內。梁底梁肋用附著式振動器振搗,頂部和翼板用插入式振動棒配合振搗成型。
混凝土配合比選用集料需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澆筑入模時的坍落度控制在70~90mm,采取分層澆筑方式,每層澆筑厚度不大于30cm,澆筑從一頭往另一頭進展,在距尾端3米左右時,澆注順序改做從尾端向中間推進與原混凝土合攏,以確保梁體底部鋼筋最密集處混凝土飽滿密實。混凝土澆筑至頂部,采取措施堵塞好預應力孔道,不讓混凝土或漿液進入孔道。
在完成并且初凝混凝土澆筑以后,馬上開始養護,覆蓋棉氈和灑水養護在頂面采用,塑料薄膜養護在側面采用,覆蓋時不能對混凝土的表面有所損傷或污染。
3.4預應力筋的張拉及壓漿。施加預應力所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千斤頂與壓力表配套檢驗,以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之間的關系曲線,校驗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張拉機具設備應與錨具配套使用,并應在進場時進行檢查和校驗。
4.施工工藝應注意的事項
4.1臺座的設置對基底要保證有足夠的承載力,注意要設立排水槽在臺座兩側,滲透到臺座基底;注意跨中在圖紙設計中預拱度的設置,從中部向兩端漸變按二次拋物線布置。
4.2注意鋼束定位筋的設置及與其它鋼筋的連接情況,嚴格按照圖紙及鋼筋加工技術要求操作,嚴防澆筑混凝土時波紋管上浮而引起嚴重的質量事故,穿束前認真檢查錨墊板和孔道,保證錨墊板位置正確、孔道內通暢無雜物。
4.3當在安裝有預應力筋的構件附近進行電焊時,應注意對全部預應力筋和金屬構件均應進行保護,防止濺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損壞。
4.4砼澆筑時應注意保護預應力孔道,采取措施堵塞不讓砼或漿液進入孔道,同時注意頂面預拱度的設置及齒縫的設置。
4.5預應力筋張拉前應確保張拉設備的完好及精確,張拉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及技術規范要求張拉順序及加力方法實施張拉。
4.6各部施工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及監理工程師指示進行,施工中發現與圖紙要求不符的應立即反映。
5.質量控制要點
5.1澆筑砼前嚴格檢查伸縮縫、護欄、泄水管、支座等附屬設施的預埋件是否齊全,確定無誤后方可澆筑。施工時要保證預應力管道及鋼筋位置準確。梁端2m范圍內及錨下砼局部應力大,鋼筋密,特別是錨下砼應充分搗固密實,嚴格控制質量。
5.2混凝土電子計量拌和站必須經過計量局標定合格后才能使用,確保配合比中各種材料數量準確添加。
5.3混凝土到現場后,必須進行坍落度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嚴格按程序分層澆筑,按每5米向前推進;振搗手明確分工,按操作規程進行,確保振搗均勻、密實,不漏振也不過振,每班應做好混凝土澆筑記錄。
5.4梁存放期不得超過2個月,為防止同跨及相鄰、T跨T梁安裝間高差過大,同一跨不同位置的預制梁的存放時間應基本一致,相鄰跨的預制梁的存梁時間亦應相近。
5.5孔道壓漿:①在張拉后盡快進行孔道壓漿,為了減少收縮,可在水泥漿內摻入膨脹劑,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間,保證水泥漿強度不低于50Mpa。從拌水泥漿開始向孔道壓漿,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水泥漿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經常攪動,壓漿采用真空壓漿,活塞式壓漿泵,最大壓力控制在0.7Mpa,水泥漿壓注工作應在一次作業中連續進行,并讓出漿口冒出廢漿,直到不含水沫氣體的濃漿排出,在稠度與壓注的漿液稠度相同時即行停止,然后將出漿口封閉,壓漿端的水泥漿壓力保持在0.5Mpa持壓2分鐘以上。②由于水泥漿有泌水和凝結收縮,會使孔道上部產生空隙,若不加膨脹劑,須對孔道進行二次壓漿,可使水泥漿充滿孔道。二次壓漿的間隔時間以先壓注的水泥漿充分泌水又未初凝為度。
5.6鋼絞線外露長度的切割,應采用電動砂輪機切割,切割點距夾片距離3~5cm,禁止采用電焊機高溫切割。
參考文獻:
【1】賴春華;楊上城.淺談T梁預制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關鍵點[J].科技創新導報2008,(03)
【2】馬帥;王強.淺談T梁的預制施工工藝[J].科技風2010,(11).
【3】李志軍.淺談箱型梁預制與安裝的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08,(03).
【4】呂占民.中等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監理工作[J].公路2002,(02).
【5】甄靜彬.中等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施工工作[J].吉林交通科技2007,(03).
【6】黃獻煥;譚鳳寧;全曉霞.一般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施工的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02).
【7】張靜.淺談預應力混凝土梁式橋施工質量監理[J].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11).
“海底撈針求好文,隔天聯系盯著人,幾經修改作品成,選刊一轉沒了門……”這兩天,《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率先開炮,將文學選刊不打招呼馬上轉文、順手牽羊傷害原刊的作法推上“曝光臺”,并聲明《收獲》將對文學選刊關上轉載大門,一時間,保護原創
文學期刊權益的呼聲在文學界高漲起來。
“炒菜的”敵不過“擺席的”
文學選刊緣何惹人大動肝火?
“文學原刊發行量日漸萎縮,與選刊擠壓關系很大。”《十月》副主編寧肯注意到,很多發表于《收獲》、《十月》、《當代》等原創期刊的作品,常會被文學選刊同步轉載,以致不少讀者都已習慣直接買選刊、不再翻原刊,前者的發行量因而屢屢高過后者。
《文學界》執行主編王開林直言,我們每家每戶辛辛苦苦在“炒菜”,他們卻從中迅速挑走各家的佳肴,在第一時間集各家精華于一桌,這顯然更易吸引讀者。“問題是,如果大家都去輕松辦選刊,還有誰來發掘文學新人、新作,選刊又從何做起?”《北京文學》執行主編楊曉升認為,大家應該先培育這個市場,然后才能對它進行開發與利用。
寧肯還透露,今年以來,不少文學刊物都提高了稿酬標準,《十月》便已由此前的千字60元至100元變成千字400元,但文學選刊還在延續此前千字30元至50元的標準,它們轉載時提供給原刊編輯的費用則更少。個別選刊還時常未經作者和原刊同意便擅自轉載文章,事后也不寄送樣刊和稿費,對原作者極不尊重。
不戴“緊箍咒”,選刊很“悟空”
不過,很多人對《收獲》謝絕轉載的辦法也有所保留。
“文學選刊有其正面作用。”文學評論家白燁指出,我國文學刊物太多,甭說一般讀者,就是文學圈的人,也常常不知道哪些作品更值得看。選刊先篩一遍,大家能就每年每月的好作品集中瀏覽。如果一本一本去看原刊,需要盯、買、借,相對不便。《人民文學》執行主編施戰軍也表示,很多作者和刊物其實樂意文章被轉載,這是擴大其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途徑,“關鍵不在于謝絕轉載,而是形成有序轉載的規范。”
選刊負面效應的突然發酵,與其生存環境有關。據施戰軍分析,大多選刊都是自收自支,沒有政府撥款,隨著選刊越來越多,它們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同步轉載、低稿酬等無序競爭的狀況便越發嚴重。
事實上,一些規范的選刊在轉載其他刊物文章之時,不僅會征得原創同意,向其支付一定稿酬,還會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但它們并不足以帶領大家確立起行規。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作品在期刊刊登后,“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楊曉升認為,在報刊稀少的年代,這一規定有利于讓優秀的作品進入更多公眾的視野,但在報刊繁多的當下,它卻給原創權益的保護增加了困難。
備受冷落的“文學保姆”
其實,原創權益的保護并不僅僅停留在選刊轉載的層面。“就目前來看,它至少包括網站轉載、期刊轉載、圖書出版、影視改編四大方面。”施戰軍認為,對于原創者、原作刊發地和轉載改編方之間的權益和關系,亟須從法律法規的層面加以梳理和厘清。
楊曉升對此表示認可。他解釋說,長期以來,原創文學期刊就像文學的保姆,從發掘新人、推出新作等方面支持著文學的發展,然而,期刊編輯們付出辛勞,協助作家打造出好作品,此后的出版、轉載與改編,他們連知情權也沒有,更別說獲得相應回報。程永新也舉例說,六六的新作《心術》在《收獲》發表前,社長、主編、責編們經過了認真審閱、商討和提議,六六刪改三次,才最終將其推向市場,但它被改編成電視劇時,卻與《收獲》沒有發生任何關系。
“在國外,作家的作品被再度出版或改編,總是繞不開最初的刊發方,國內卻并未形成相應的制度。如果規范的秩序和獎勵的制度長期缺位,我們含辛茹苦推出的作品,別人輕而易舉就能拿過去,這對埋頭實干的人顯然是很大的傷害。”施戰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