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1月1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宋衛青 童建社
摘 要:林業資源是我國經濟領域和生活領域的重要資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小到一張紙,大到一個建筑,都與林業資源密切相關。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和開采量日益增長,這就為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人們開始進行造林綠化。本文就從造林綠化的角度,試論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造林綠化;存在問題;試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建筑業也持續發展,人們對樹木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這就為我國林業資源帶來了很多問題,在綜合考慮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主張進行造林綠化。造林綠化為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筆者就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淺談。
一、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立地條件問題
以往植樹造林遵循的是先易后難的原則,因此,未來急待綠化的立地往往是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建立人工植被極為困難的地區。城鎮周圍則因亂放垃圾導致土壤堅實、透氣性差、石塊瓦礫雜質多、土質低劣、缺肥少水、生長空間狹窄、環境污染嚴重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植物的成活、生長勢及其抵抗生物災害能力。
(二)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苗木質量問題
近年來,由于造林面積大,所需苗木數量多,致使苗木供給量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的現象比較普遍,加之起苗、運苗不按技術要求做,主根劈裂,側根較少,甚至有栽死苗的現象。發生在2002年3月12日保定市拒絕栽植不合格苗木事件,也充分反映出造林綠化中存在苗木質量問題。有的地方調運苗木,品種、規格不符合要求,很少檢疫或根本就未經檢疫,給后續的各項管理工作留下隱患。這與當前種苗生產和造林綠化的發展要求也不相適應。
(三)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規劃不足,選種不當的問題
造林綠化不是單一的植物栽培,是多工程、多部門、多學科綜合建設管理的體現,應統籌規劃,科學設計。目前,在整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還缺乏有效、詳細、科學的整體植物人工生態群落規劃與種植設計,很少營造混交林,多以單一樹種甚至單一系號的純林為主,缺乏層次,因而植物群落的物種和結構簡單,生物多樣性低,森林生態系統脆弱。例如,舉世矚目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因組分過于單一,配置又不盡合理,且未能充分做到適地適樹,導致天牛大面積傳播蔓延,造成嚴重危害。在當前造林綠化規劃與施工中,有一些造林綠化規劃設計和建設都是一個單位或者個人,這就產生了一些關于利益的問題。有一些設計人員為了迎合領導的意思或者為了推銷利潤高的樹種隨意規劃。近些年來,單位到處都是雪松、塔柏、桂花等常綠樹木,這些樹木覆蓋率低,而且有些植物的規劃密度過大,這樣的規劃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我國造林綠化規劃中,一些設計人員違背科學規律和設計原則,只為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和迎合領導的意思。在一些造林綠化規劃設計中,有一些設計在最開始的時候看的確是可行的、可取的,但在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發現實施這個設計會帶來很多困難、出現一些問題,而出現的這些困難和問題,設計師不能解釋清楚,最后只能半途而廢。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設計人員不負責任,盲目求新,不考慮實際操作的困難和單位的承受能力。不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造林綠化規劃設計,這樣就出現了設計師對自己設計出來的方案不能完整實施,達不到理想的質量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后期管理問題
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把建國伊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各地的造林面積累加起來,我國的國土已被綠化了一半;而實際上20 年后的今天,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也只有16.55%。這說明長期以來,各地普遍重視植樹造林,但輕視后期管護,在一些地區甚至存在著“老坑栽新樹”、“一年青,二年黃,三年進灶堂”的現象。造成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還是對后期管理的重視不夠。有些地方成林不成材,后期管理跟不上,到處是小老樹,病蟲害成災,樹木被燒傷、燒死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科學技術含量低問題
造林綠化科技水平整體低下,缺少適于不同地區使用的成套造林技術(包括樹種選擇、種子采集、育苗、整地、挖坑、栽植方法和類型等)。造林科技成果轉化率低,F有的科學技術與生產沒有緊密結合,大量科學技術未能轉化為生產力。真正實施造林綠化的主力軍是廣大的農民群眾。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整體素質欠佳,缺乏現代知識,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科學技術指導,導致了目前造林成活率低、后期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等問題。
(六)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資金不足問題
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不斷增加對林業的投入,但由于立地條件越來越差、造林難度加大、成本增高,林業投入與實際需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加之資金管理上存在漏洞,真正落到基層單位的數目又打了折扣,林業產業周期又長,見效慢,生產回報率低,致使農民積極性不高。因此,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制約著造林綠化事業的發展。
(七)當前造林綠化沒有注意到生物的種間關系
在當前造林綠化中,造林綠化設計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主要是負面的,在評價生物多樣性時,除了預測物種的數量和種類,還要考慮各物種之間的關系是否是協調的,各物種間的層次是怎樣的以及物種是否為入侵物種等等。當前造林綠化中有些設計并沒有注意到這些,甚至將存在競爭關系的植物種植在一起。這就不利于植物的生長,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二、當前造林綠化的建議
(一)當前造林綠化規劃設計要將“責任”二字銘記心頭
對于那些不負責任的造林綠化規劃設計方案,杜絕方法就是施行責任個人制。每個設計人員要簽訂責任聲明書,對于自己的設計方案要負責到底。進行造林綠化規劃設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提高綠化設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設計人員在設計造林綠化方案時要考慮實際操作的困難和單位的承受能力,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造林綠化設計,使設計方案能夠完整的實施,從而達到理想的質量要求。對于造林綠化規劃設計與施工中的那些迎合領導意思或者為了推銷利潤高的樹種而隨意規劃的方案,直接摒除,不予采用。在采用一個造林綠化規劃設計方案之前,要對其進行科學評估,合理的進行分析,考慮這個造林綠化規劃設計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對其成本進行預計。避免設計人員隨意規劃的情況出現,造林規劃和建設避免是同一個單位或者個人。
造林綠化有其自身的規劃設計原則,設計人員應該始終堅持原則,造林綠化規劃設計要基于原則之上。造林綠化設計具有保護多樣性原則和應用生態學原理的原則。保護多樣性原則就是保護本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環境的保護和新的生物升息環境的創新。應用生態學原理的原則即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要著眼于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形成合理的結構、健全的功能、穩定的種群復層群落結構。根據互惠互生的原則栽種植物。
(二)當前造林綠化應注意生物的種間關系
在當前造林綠化中,要考慮到生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認真的對生物多樣性進行評價,預測好物種的數量和種類、各物種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各物種間的層次情況、物種是否為入侵物種等等。將存在競爭關系的植物分開種植,這樣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當前造林綠化中還應當注意種間關系,根據種間關系設計、選擇種植的植物種類,避免將存在競爭關系的植物種植在一起。
參考文獻:
[1]曹迎春,王萬文.關于造林綠化系統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河北林業科技.2009,(08)
[2]林志發.淺談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J].熱帶林業.2008,(06)
[3]余鴻,彭盡暉,朱霽琪,李艷香. 城市公園生態設計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