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1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肖勝偉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作為一種替代實心粘土磚的新型墻體材料,在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針對如何提高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房屋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行討論。
關鍵詞: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質量控制
1 引言
目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作為一種替代實心粘土磚的新型墻體材料,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并顯示出其所具有的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目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應用技術還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問題,這也是工程人員需要討論及分析的,本文主要是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在房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進行分析。
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房屋施工質量的控制
2.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在一些工程中使用到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應都是正規廠家所生產的,尺寸、規格、強度及含水率都合乎標準,質量均一的砌塊,砌塊現場堆放有防雨覆蓋,在砌筑中實行不同廠家生產的砌塊不得混用的原則;遇雨時墻頂三皮加防雨覆蓋,砌塊上墻不準澆水;遇高溫天氣,需對砌塊表面適度噴水。
2.2 砌體的組砌排塊按一般砌體的常規要求外, 砌塊組砌前還必須繪制組砌排塊圖(包括平立面圖),這是一項重要的預控工作。磚型排列應滿足建筑模數的要求。為避免完工墻面被剔鑿的現象,還應把各種不同的電氣開關、插座、接線盒位置以及暖氣片組固定件錨固點位標在圖上, 以便預先做好該點位的磚型選定和該處砌塊預作切口加工工作。開口處在埋設各種器件時,用混凝土灌實,并滿足墻體補強要求。現澆鋼筋混凝土構件深入墻身處,如躍層戶內樓梯的懸挑平臺板伸入砌塊墻體處,砌塊也要預留切口,并在平臺混凝土板澆注前后,將板寬范圍的上下砌塊芯孔用混凝土灌實。涉及組砌排塊的還有芯柱的清掃口、避雷引線與等電位接地線的焊接聯結點的留口等等。小砌塊砌體的橫向抗撞擊性能較粘土磚差,砌塊灰縫容易受損,另外砌塊的空心率較大(25%~50%),肋較薄(35mm),剔鑿對砌塊壁肋破壞較大,會影響砌體抗壓強度。故不得剔鑿砌塊墻體是保證墻體質量的關鍵。針對排塊中的留口問題,本工程采取芯柱留口,無芯孔不留口的做法,砌筑下皮砌塊時,下部不留口的孔內先塞好廢水泥袋,砌完抽出帶走失落的和周邊的砂漿,完成清孔,并隨砌隨灌。
2.3 砌塊的砌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砌筑特別要注重控制砂漿的使用時限、和易性與粘結力,以便砌塊端縫可雙面(手中砌塊的兩個側面與墻上待接砌塊的兩個端面)掛漿(即所謂打碰頭灰),擠漿砌筑。砌后被碰撞松動過的灰縫,碰裂的砌塊要重新更換,要堅持鏟除舊灰后鋪新灰重砌。砌塊肋的厚度因制作成型時為退模方便而有厚薄,砌筑時厚端面即底面朝上,便于承鋪灰漿,利于平縫飽滿。灰縫飽滿度直接影響砌體抗剪強度。所以在操作中應當明確:每皮砌筑應從墻的拐點和和縱橫交點開始,保證拐、交點處端縫可擠漿操作,最后塞的砌塊要設在墻中部的隨機位置,并用砂漿把端縫空腔填密實。
2.4 端縫空腔的填實小砌塊房屋住宅要求有良好的外抹灰與涂層, 做到不裂不滲,并區分情況設有內保溫或外保溫,且多數墻體的孔、芯混凝土已灌到頂,端縫孔腔,上下不再連通。由于孔芯混凝土將形成“冷橋”,端縫留空腔作為保溫已無意義。相反,對全部灌孔的墻體而言,空腔變成了結構的薄弱點。如考慮有利于墻體構造的連續和質量均一,宜用與灌芯混凝土強度相同的豆石混凝土填實,讓空腔變成有利于砌塊間聯結的混凝土結合鍵。
2.5 灰縫的處理砂漿的調制對保證灰縫質量非常重要, 在砂漿配和比設計時,可參考砌塊廠方提供的砂漿配比,砂的粒徑以中砂為宜,且必須認真過篩。并嚴格進行砂漿配合比的實驗。要控制砂漿稠度(和易性)與使用時限,使砂漿能在砌塊端縫上掛得住。灰縫要適時勾縫,一般在灰縫達“指紋硬度”,即以手指試壓灰縫,剛好可印出指紋時勾縫為宜,由于砌塊肋厚僅 35mm,勾縫深度不宜過深,在 37~40℃高溫時期,施工時還要對灰縫作噴水養護等防裂措施。事實上墻面已由孔芯全灌串成整體, 大面上很少見到灰縫有裂紋,但圈梁下一皮砌塊, 特別是梁下門窗洞及啞口的兩個上角的砌塊,有松裂現象,這是由于口角處的砌塊多了一個自由面,而圈梁支模時又未能保護好而造成的,如砂漿強度未達到要求或振搗時操作不當等。安排好工序,細心操作,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可以防止的。圈梁側模固定時,在本工程禁止使用對穿螺栓固定方料,而是用預先按一定距離埋砌在灰縫中的 8 號鐵絲(或 Φ6 鋼筋)固定,拆模時剪斷抽出,這樣圈梁下皮砌塊很少發生裂縫。洞口邊都設有芯柱,應盡可能早灌混凝土,早達足夠強度,再加操作留心,加強工人成品保護意識,洞口上角砌塊灰縫的松裂是可以避免的。
2.6 芯柱的施工質量控制芯柱位于墻體拐角、交角部位分別有 4、5、7 根鋼筋不等,形成剛度很大的構造柱,是結構抗震設計需要。芯柱根數(填孔率)對砌體抗剪強度影響很大,填孔率提高 10%砌體,抗剪能力可提高約 20%以上。同時抗震構造設置墻身有間距 800~1200mm 的芯柱,自由墻端與洞口邊有芯柱等。用較細骨料、較大坍落度的混凝土灌注。柱芯空腔小,孔壁由對孔不會很難的砌塊圍成,凹凸不平整,有時還伴有其他線管穿入。進行施工時,首先是清孔,清除孔中灰砂雜物,注意不宜用水沖(規范規定砌體不得澆水后砌筑)。然后查插筋搭接,保證搭接長度,將插入筋與下層筋綁牢,避免振搗時鋼筋晃動, 本工程為牢固起見, 鋼筋連接后改為單面搭接焊30mm長。此外,還應會同電氣專業,檢查以芯柱鋼筋做引線處的焊接,滿足電氣規范的要求。芯柱鋼筋都是從筏板錨固開始,分段搭接,直到檐口或屋面梁內錨固為止。灌芯振搗時,注意鋼筋定位正確,不得震動或用手晃動它。在第二層砌筑前,還要校正芯柱筋位置,以保證再次接插位置和砌筑順利。因插筋緣故,芯柱只能到一層高時才能灌注,灌芯混凝土坍落度在 50~70mm 是比較容易灌實的。芯柱宜分兩段操作,不得一氣灌到頂。宜先做幾個柱的下段,用 30mm 振動棒分層搗實,在混凝土初凝期內,再回過頭來做上段搗實操作, 至距上口 3~4 皮砌塊時宜用人工搗實方法搗實,以免機械振動過大,損傷砂漿強度不足的灰縫。對于如何控制搗實,施工規范上要求預先計量芯柱混凝土用量,然后按計量澆灌混凝土然而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 一是因孔有大小,二是即使發現混凝土未按計量灌完,也難找出哪個未灌實,而且控制精度不可能太高,且又多了一道工序,施工中很難執行。控制方法還是要切實可行一些,即在嚴格清孔的前提下,堅持分段分層振搗,可在振搗棒上作長度標記,振搗到位,自柱根逐步向上,控制振搗操作,工人容易和愿意掌握,灌實才能有保證。芯孔灌至距墻頂 30mm 時搗平,30mm 空隙作為圈梁嵌固接槎。在工程中經過檢查,芯柱混凝土密實度完全可達到規范要求。
3 結語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是替代傳統實心粘土磚的一種新型墻體材料,其建筑結構體系有異于傳統磚混結構體系,在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房屋建設中, 必須依照該產品的有關國家標準、設計規范、構造圖集及施工規格嚴格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房屋結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4 參考文獻
[1] 孫沛平,建筑施工技術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2] 毛鶴琴,土木工程施工 [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