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4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數學教學研究》發表的一篇數學論文,始終面向中學,密切結合中學數學教法與學法的實際,為中學數學教育作貢獻,是廣大師生與數學愛好者的園地。以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可讀性為特色,深受讀者的熱愛。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其主要標志是看教學效率的高低,而教學效率的高低又常取決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是否積極、主動。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其主動積極參與呢?通過教學實踐談一下我的體會。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
皮亞杰:“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一興趣為先決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如:某商場為了吸引顧客,設立了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轉盤,并規定:顧客每購買100元的商品,就能獲得一次轉動轉盤的機會。如果轉盤停止后,指針正好對準紅、黃或綠色的區域,顧客就可以分別獲得100元、50元、20元的購物卷(轉盤等分成20份)。問:甲顧客購物120元,他獲得購物卷的機會是多少?他獲得100元、50元、20元購物卷的機會分別是多少?用學生感興趣問題,激勵學生參與。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創設教學情景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再講絕對值時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如圖,兩小孩距離原點多遠?
師:顯然小強到原點的距離是2,小名到原點距離也是兩嗎?
生:產生疑問,討論。
生:雖然小名在數軸-2的位置,但到原點的距離都是2。
師:回答很好。+2和-2雖然符號不同,但表示這兩個數的點到原點的距離都是兩,我們把這個距離叫+2和-2的絕對值。針對小強、小名在數軸原點兩側的位置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在直觀的理解了小強與小名到原點的距離相等后,自然會理解+2與-2的點到原點距離相等。從而使學生親身體會絕對值的概念的形成,這樣一環扣一環,學生不知不覺便獲得了知識。
三、創造成功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
上課時,教師可以講解一些典型例題,然后進行類題精煉,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叢而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
如:在講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后,針對加法法則的每一條出一些簡單的計算題。同號兩數相加:1、(+5)+(+7)2、(-5)+(-51)對異號兩數相加:3、(-10)+(+8)4、(+6)+(-9)互為相反數兩數相加5、(+7)+(-7)一個數與零相加:6、0+(-9)通過這些簡單的練習增強了學生信心,勢必主動積極的參與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去。
四、創設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
要創設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首先就必須要有正確的輿論,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反對的。其次,還要有競爭意識,可以通過知識競賽,比一比,評一評,每周一星活動來使班級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最后,還可以通過同學間的合作學習,來增強學習氛圍。
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優化教學,才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