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8月0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林木生長其實是和造林密度有一定關系的,造林密度可以影響林木的生長。別看種樹不是一個大事,但是里面的確有很深的學問。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篇農業職稱論文:造林密度和林木生長的關系,來分析其中的關系。
[關鍵詞]造林密度,林木,生長,影響
一、密度對樹高生長的作用
在這方面很多研究者在不同的情況下取得了不同的結論。綜合各國試驗結果,可得出以下一些較為統一的認識:
1.無論處于任何條件下,密度對樹高生長的作用,比對其他生長指標的作用要弱,在相當寬的一個中等密度范圍內,密度對高生長幾乎不起作用。
2.不同樹種因其喜光性、分枝特性及頂端優勢等生物學特性的不同,對密度有不同的反應,只有一些較耐蔭的樹種以及側枝粗壯、頂端優勢不旺的樹種,才有可能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表現出密度加大有促進高生長的作用。
3.不同立地條件,尤其是不同的土壤水分條件,可能使樹木對密度有不同的反應。
二、密度對直徑生長的作用
1.在一定的樹木間開始有競爭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徑生長越小,這個作用的程度是很明顯的。
2.密度對直徑生長的作用還表現在直徑分布上。直徑分布是研究林木及其樹種結構的基礎,在林分生長量、產量測定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密度對直徑生長的效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是密度對產量效應的基礎,另一方面樹木直徑又是成材規格的重要指標。
三、密度對單株材積生長的作用
木的單株材積決定于樹高、胸高斷面積和樹干形數3個因子,密度對這幾個因子都有一定的作用。密度對樹高的作用是較弱的。密度對于形數的作用,是形數隨密度的加大而加大,但差數也不大。密度對單株材積生長作用規律與直徑生長的相同,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單株材積越小,而且較平均胸徑降低的幅度要大得多,其原因基本上來自于個體對生活資源的競爭。
四、密度對林分干材產量的作用
林分干材產量有兩個概念:一是現存量,也就是蓄積量;另一是總產量,也就是蓄積量和間伐量(有時還要算枯損量)之和。林分的蓄積量是其平均單株材積和株數密度的乘積。這兩個因子互為消長,其乘積值取決于哪個因素居于支配地位。
五、密度對林分生物量的作用
研究密度對林分生物量的作用有兩方面的意義:首先,對于以生物產量為收獲目標的薪炭林、短輪伐期紙漿材林等來說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其次,因生物量是林分凈生產力的全面體現,更能反映林分的光合生產力。如加楊在生長的最初時期里密度與生長無關,各密度的平均個體重幾乎相等,單位面積上的生物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時間的變化個體不斷增大,到一定時間后,競爭首先從高密度開始.并逐漸向低密度擴展。
六、密度對干材質量的作用
造林密度適當增大,能使林木的樹干飽滿(尖削度小)、干形通直(主要對闊葉樹而言)、分枝細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減少木材中節疤的數量及大小,總的來說是有利的。但如果林分過密,干材過于纖細,樹冠過于狹窄,既不符合用材要求,又不符合健康要求,應當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七、密度對根系生長及林分穩定性的作用
密度對林木根系生長影響的研究材料較少,從有限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到一個較為普遍的規律,過密會損壞林木根系發育。在密林中不但林木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圍小,垂直分布也較淺。在密林中,生長物質的分配似乎更偏向于供應地上部分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