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8月10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mdpi論文小修錄用率高嗎?小修一般就是小范圍的修改,比如文字、語法表達錯誤、參考文獻存在問題等,論文小修后往往還是可以很快被錄用的,比大修的錄用率要高,不過也需要作者認真對待。
作者向mdpi期刊安排論文一定要注意細節,能夠收到小修的意見也是很不錯的效果,作者一定要抓住機會注意細節的把控,比如是按序號排列還是按照首字母排列,年份的位置,多名作者的表達,多名作者間的標點間隔等,以及文末的參考文獻在正文對應的是文獻編號還是列出的作者信息等。
小修就是說明文章細節存在問題,細節也代表作者的科研嚴謹態度,作者論文要提高錄用率,那么也要注意多引用目標期刊上已發表的文章;多引用潛在審稿專家已發表的文章;最好能有基金課題的支持,而且文章質量也是在反復修改后逐漸提高的。
mdpi期刊往往也是有嚴格的同行評審流程,在對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審核后才會給出大修、小修的意見,同行評審也直接關系著文章能否快速錄用,具體同行評審的內容如下:
一是重要性,文章的研究內容有無理論意義或對臨床工作是否有實際指導意義;
二是應用性,研究結果在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及意義,結果是否可行、可借鑒、可推廣;
三是創新性,研究問題是否是熱點話題或新穎的主題,是否體現了新概念、新方法等;
四是先進性,與國內外同類工作的學術水平相比較,有無發表價值;
五是科學性,使用理論是否科學、研究方法是否可行、研究設計是否合理、論據是否充分、前后是否一致、結果是否可靠、引文是否充足;
六是可讀性,文章的層次、邏輯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流暢、圖表、統計學方法是否規范、合理;
七是其他,文字描述問題(包括常用的統計描述指標、前言部分的背景闡述、結果部分文字與表格內容完全重復等)、統計方法使用是否恰當等問題。
在了解到上述相關問題后,作者發表mdpi論文也應該參照修改、或者是盡量規避一些問題,而且還要在細節上加以把控,或者是咨詢專業的學術顧問,他們對論文發表知識掌握的比較全面,可以給您提供更詳細的指導,更有助于文章被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