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17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sci論文發表一般都是要經過潤色的,畢竟國內作者的英語水平有所欠缺,因此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科研學者在提交論文給sci國際期刊多是要經過潤色。論文潤色的目的旨在避免文章在學術上產生歧義,同時也節省審稿人審閱論文所花的時間。經過母語化潤色的sci論文對提高錄用率也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幫助作者表達出文章的原意,提高論文的質量。
非英語國家的科研學者的語言水平,無法達到一些英文sci期刊的要求,所以通常會被雜志編輯進行指出上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為了使文章順利發表,小編也是建議各位作者發表論文前先走潤色步驟的,sci論文潤色也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母語化潤色:
1、對論文的觀點進行“畫龍點睛”。
2、對論文的用語進行有“針對性”和“渲染性”的收縮。
3、對論文的段落以及字數的添加、減少、合并、歸類。
4、對“獨創性的觀點”進行突出。
5、對“專業用語”進行精準性的描述和表達。
6、對論文第一次出現的英文縮寫名詞“進行全英文”和“中文標識”。
7、對參考文獻來路進行路徑準確性表達。延伸知識閱讀:sci論文怎么查重和潤色?
第二部分是翻譯潤色:
SCI論文翻譯是英語的實用語體,注重科學性、邏輯性、正確性和嚴密性,也比較注重事實的表達,其實用性的特點使得國際SCI論文翻譯水平更高,翻譯者的漢語功底要好,英語水平也要高,才能順利的將論文加以翻譯潤色。
小編也建議各位作者找專業的sci論文潤色機構,這里有比較權威的潤色老師,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要強,全面的語法知識和大量的詞匯量缺一不可,能夠幫助作者完善自己的sci論文,進而提高論文發表錄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