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6月14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中國的“塞翁失馬”這個小故事細究起來,很有意思,因為它是公關危機當中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之一,主人公塞翁的公關危機的智慧不是尋常人能達到的境界。任何事都有兩面性,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公關危機當中更是如此。其實在移動互聯時代,同樣也是如此。
美國打車服務軟件Uber將在歐洲面臨最大的抗議,該地區的司機認為該移動應用威脅到他們的生計。倫敦、柏林、巴黎和馬德里的乘客本周三經歷了打車最混亂的一天,來自倫敦、米蘭等城市的逾3萬名出租車和豪華轎車司機計劃在旅游勝地和商業區制造交通堵塞。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周三,美國打車軟件公司Uber表示,其注冊用戶人數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歐洲各地的出租車司機舉行了對Uber的抵制活動,對其起到了宣傳效果。Uber公司表示,與上周三相比,Uber應用的注冊人數增長了850%,創歷史新高。
這真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因為在現代很多公關危機當中,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對公司某品牌產品銷量影響很大,重則讓公司瀕臨倒閉的危險。但是像Uber這樣的注冊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了850%,可能很多人都嘖嘖稱奇,可能有人覺得這個只是一種巧合和幸福罷了。其實不然,美國打軟件Uber這種不減反增現象看似偶爾,其實是一種必然現象,因為這樣的公關危機事件,在移動互聯時代里,是對APP類產品或者公司知名度的巨大的利好傳播效應,姑且稱之為“移動互聯式烏龍球效應”,歐洲各地的出租車司機舉行了對Uber的抵制活動,看似是對Uber一次嚴重的抵制,對Uber來說算得上一次嚴重的公關危機,只是這樣的圍追堵截,像足球比賽當中踢了“烏龍球”一般,不但沒有成功抵制,反而幫了打車軟件,讓他們有了更強大的消費人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烏龍球效應”,是因為該應用能夠讓消費者打到無運營牌照的“黑車”,讓他們的收入減少了很多,要求各國政府制定更嚴格的政策來限制Uber,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因為Uber的低門檻和易用性,讓傳統出租車行業面臨從未有過的壓力和挑戰,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正因為這款打車軟件的低門檻和易用性,甚至連“黑車”都能打到,用戶體驗相當不錯,至少功能很強大。出租車司機的抵制活動,從傳播效應來說,其實是“放大”了這款打車軟件的易用性和功能性,作為消費者也很容易推理出來這款產品給他們所帶來的好處。在移動互聯時代,在公關危機事件中,如果不是因為產品質量導致的公關危機,而是因為促進競爭和創新所帶來的傳統和新科技之間的矛盾,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烏龍球效應”。因為這種公關危機夸大了優點:Uber提供了替代調度員的新技術,將無縫的用戶界面推至消費者手中,通過在云端自動解決交易問題而簡化了支付流程。
在公關危機面前,一個公司的態度十分重要,像其它行業一樣,網絡公司的不逃避,不推卸,認真負責的態度,永遠是危機公關的核心所在,Uber公司稱,它每月創造2萬個新工作崗位,Uber低價服務UberX的紐約司機年均收入達9萬美元,舊金山司機的年均收入也超過7.4萬美元。Uber公司這一次最聰明的做法,不但沒有指責抵制他們的司機,反而向外界宣布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顯示出應當有的社會擔當,沒有操縱媒體用危機公關來正名,而是靠軟件本身的易用性品牌來自我傳播。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研究生導師葉茂中認為,永遠不要指望犯了錯可以操縱媒體用危機公關來翻身,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危機公關只能彌補品牌聲譽,卻不能讓消費者忘記品牌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優秀的危機公關不論在什么時代,都顯示出其真誠的品格和對責任的擔當。只有這樣的公關危機,才會有神奇的傳播效應。
在公關危機中,要明白矛盾的根本問題所在,懂得禍福相倚的基本智慧,真誠面對,堅信你的APP產品是一種讓老百姓受惠的創新,一種對社會有益的競爭,有多大的公關危機,就有多大的“烏龍球效應”產生!
科技科學期刊論文發表范文:化工科技論文發表淺談化學工程技術發展問題及應對策略。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