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5月23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在5月20日這個甜蜜蜜的日子里,360的老大周鴻祎閑得蛋痛發了一封內部信,題目叫《不要把我們看成互聯網巨頭》,這封電郵像一盆涼水澆在360人身上。我們不得不承認周鴻祎的確是一個會帶兵打仗的將軍,總能找到士氣浮躁時,然后注入一劑鎮靜劑。通讀這封內部信,恰恰證明了周鴻祎只是一個會帶兵打仗的將軍,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家,從他的思考來看,他注定成為一只沒有未來的鯊魚,甚至若干年后,他連鯊魚也當不了。
周鴻祎在內部信里開篇就說“世界上最缺的是看得遠的人,是干實事的人,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評論家。”老周如此一棒子打死那些有想法且心存善意的的評論家實在心胸狹小,正因為評論家善意的批評“360在移動互聯網上落后了,因為360沒有像BAT一樣大舉進軍O2O,進軍互聯網金融,也沒有像他們一樣一擲千金大規模收購。周鴻祎老了。”才促使你周鴻祎去深入思考企業如何發展壯大,至于你思考的對與不對另當別論。其實在任何偉大時代,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就少不了評論家的言論和思想,因為有不足才會有批評,有批評才會思考,有思考才會有進步,如果你非把這種批評和評論看成是一種刁難,你周鴻祎就大錯特錯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周鴻祎氣量如此之小,這是要越做越小的節奏啊!
現在來分析一下周鴻祎內部信第一部分中所說的“什么是核心競爭力”問題,雖然說的有理有據,但長遠來看,也有不足之處。
周鴻祎在文中說“我們不要像這些評論家一樣,盲目地把360看成一個互聯網巨頭。從時間上講,我們的歷史比人家短一半,我們做了八年,他們已經做了16年。”這借口找的過于牽強,因為Facebook在 2004年上線,發展不過10年。現在人家是世界性的千億巨頭公司。時間固然是發展的一個因素,但不是絕對的絆腳石。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時間的長短問題,是戰略和眼光問題。
周鴻祎在說明核心競爭力時強調了一個“互聯網基因發展論”,并舉例騰訊之所以在搜索、電商和安全上都非常得不成功,賠了很多錢,搜索拋給了搜狗,電商網站拋給了劉強東。是因為騰訊的基因在在即時通信、SNS之上。然后就以此推論“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的基因”并比喻:如果我是海里的一條鯊魚,那我就應該把這個鯊魚做得最好,不一定非要羨慕陸地上的獅子。如果鯊魚非要到陸地上跟獅子拼一下,那鯊魚肯定就要完蛋。周鴻祎所謂的“互聯網基因論”說到底,其實是“專業程度論”,因為多年從事同類專業,不管是開發和運營經驗,都是最好的,肯定也是最強的。
對于360來說,目前對產業鏈無法深入拓展,是因為360流氓習性太多,讓很多公司膽戰心寒,前段時間在XP退役這件事情上,360不顧盜版風險,為推廣自家安全軟件毅然19元幫用戶安裝盜版Windows系統,惹怒微軟。早些年與諾頓、卡巴斯基合作打造了360安全衛士后就自推360殺毒;與91無線合作后,自己做了360手機助手;在App Store平臺上濫用權限推廣應用,旗下所有應用被蘋果公司下架一年多,這些全是有據可查的事情,口碑實在不敢恭維。
一個企業的靈魂人物,有時決定了一個公司的境界,BAT心胸開闊,四處結緣,縱橫捭闔構建生態系統。阿里入股微博,百度收購糯米,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京東商城,在目前最火的在移動支付安全方面,360想當然的宣稱做移動支付安全,但是BAT都有自己的移動安全產品,誰會放心將自家的錢包交給360保管?周鴻祎估計最想合作,但是鑒于之前的惡習,估計馬云和李彥宏都不會鳥他的。
再說一下360目前最看重的以安全特性做智能硬件,希望以此作為突破口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可是360沒有實體手機項目,只有找智能硬件商合作,從目前所有消息層來看,沒有一家達成合作意向,估計所有智能硬件商也是擔心被利用了。最可怕的是小米雷軍,360智能硬件之路太艱難。未來的移動安全絕對是產業鏈安全,而不是簡單的用戶層安全,簡單的用戶層安全,太低級了。而產業鏈安全上BAT都在自己做,并覆蓋到絕大部分用戶,絕不會讓360染指進來,周鴻祎想過沒?這是360在移動互聯網沒有未來的又一個原因之一。
周鴻祎如果繼續固執,繼續以前的老路子,繼續只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移動互聯網是沒有未來的,驗證筆者這句話的,將是時間。
網絡經濟期刊論文發表范文:國際經濟論文發表淺談美國對華經濟政策中的經濟和非經濟手段。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