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8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道路橋梁工程師是培養掌握道路與橋梁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崗位職業能力,從事道路與橋梁工程生產一線技術與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道路與橋梁工程現場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管理能力。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道路橋梁工程師、道路橋梁工程師、高級道路橋梁工程師。
高級道路橋梁工程師評職申報條件:
1、已通過道路橋梁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評職范文:
摘要: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公路交通,是抗震救災生命線工程之一。橋梁是公路工程的重要一環,當地震發生時,橋梁較易發生破壞,一旦失去通行能力將會嚴重阻礙抗震救災工作并帶來一系列的次生災害,造成生命及財產的更大損失。本文討論了加強橋梁施工、橋梁加固新技術研究及在橋梁抗震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一些設計原則與措施,以達到防震和抗震效果。
關鍵詞:公路橋梁,抗震設計,加固技術
橋梁工程是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在保障公路通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地震就會使交通線路癱瘓,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極大的損失和不便。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的抗震設計,確保其抗震安全性意義深遠。
一、抗震概念設計
由于地震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再加上結構計算模型的假定與實際情況的差異,使“概念設計”比“計算設計”更為重要。“計算設計”很難控制結構的抗震性能,因而不能完全依賴計算。結構抗震性能的決定因素是良好的“概念設計”。因此,在橋梁的方案設計階段,應考慮橋梁的抗震性能,盡可能選擇良好的抗震結構體系。在抗震概念設計時,為了保證橋梁結構的經濟性和抗震安全性,要特別重視上、下部結構連接部位的設計,橋墩形式的選取,過渡孔處連接部位的設計以及塑性鉸預期部位的選擇。通常允許橋梁結構在強震下進入塑性工作狀態, 在預期的部位形成塑性鉸以耗散能量,但不允許出現脆性破壞,如剪切破壞。為了保證所選擇的結構體系在橋址處的場地條件下確實是良好的抗震體系, 必須進行簡單的分析(動力特性分析和地震反應評估) ,然后結合結構設計分析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 并進一步分析是否能通過配筋或構造設計保證這些部位的抗震安全性。最后,根據分析結果綜合評判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的優劣,決定是否要修改設計方案。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