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0月21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傳承發展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文以嶺南園林為例,介紹其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嶺南園林不僅造園藝術精湛,而且文化內涵深厚,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目的是了解嶺南園林造園藝術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關聯,探索園林造園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實現嶺南園林造園藝術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共同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嶺南園林,環境藝術設計,園林造園藝術
一、關于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分支,其與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同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類型,在中國古典園林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嶺南園林一般是以宅園為主,建成庭院的形式;疊山多用姿態嶙峋、皴折繁密的包鑲,很有水云流暢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疊假山的;建筑物通透開敞,以裝飾的細木雕和套色玻璃畫見長;由于氣候溫暖,觀賞植物的品種繁多,園林之中幾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團錦簇、綠茵蔥郁。[1]由于嶺南地區早期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在現存的嶺南園林中有很多設計都融匯了中西文化,將西方園林、江南園林、北方園林的精粹融匯一起,形成了風格獨特并具有時代氣息及地域特色的嶺南園林。
二、關于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是對人類生存環境進行優化設計,協調人、地關系的一門學科,其本質是在科學和藝術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再創造,是具有邊緣性和綜合性的創意學科。[2]設計從業人員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通常都是綜合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文化、習俗習慣等因素后,最終創造出一個功能合理、優雅舒適并且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空間。這樣的設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審美性及地域性。由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科綜合性因素,其涵蓋的內容相對比較廣泛,按照學科特點可以概括劃分為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室內設計、陳設設計等。總之,環境藝術設計要以自然生態環境為研究基礎,協調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三者關系,從而實現藝術與科學理論的有機結合。
三、關于嶺南園林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隨著國家的地位提升,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逐漸受到關注,如何將地域文化融匯到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去是值得從業者思考的問題。嶺南園林在造園藝術上非常注重將園林與本地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生活習俗相互結合,具有顯著的時代性、兼容性及地域性的特征。其以古樸、淡雅、簡練、通透的特點,并匯聚了北方園林、江南園林、西方園林的精粹,在中國古典園林史上具有相當高的地位。設計師在結合嶺南園林造園藝術進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時,應該從其文化內涵出發,探索其造園元素的應用規律,提煉其精髓,挑出其合理的元素,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對傳統材料加以融匯與創新,并運用到現代環境設計當中去,這樣才能讓嶺南園林的精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當中不斷傳承下去,得以重生,這是未來現代中國特色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新理念、新方向。
四、嶺南園林造型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一)嶺南園林造型元素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傳統嶺南園林在設計上講究“人與自然、建筑與景觀、生活與生態的和諧統一”。而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也同樣特別注重結合當地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生活習俗等地域的因素,提取出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元素,從而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設計。傳統嶺南園林的設計講究建筑、植物、山、水、石等元素自然美的協調關系,而現代景觀設計講究的是建筑、裝飾、小品、植物等元素的相結合,這兩者在設計理念基本吻合。在進行現代嶺南風格景觀設計時,設計者通常會在滿足現代景觀設計功能的基礎上,融入傳統嶺南園林造園藝術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精髓,實現了對嶺南園林的造園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的目的。
例如由廣州園林建筑規劃設計院設計的廣州珠江公園作品,該作品可以說是現代嶺南園林代表作,其在設計上運用了傳統的嶺南園林造園手法,從建筑到小品都采用嶺南園林元素,園內亭、廊、榭、小橋流水、微地形、水、石頭等元素的設計都各具特色,整體設計既實用,又有很強時代性和藝術性;既簡潔,又不失嶺南園林建筑風格,將嶺南園林建筑精華與都市時尚元素有機結合,營造出清新自然的園境,是現代嶺南園林的設計精品。該作品還獲得了由廣東省住建廳主辦的第一屆“嶺南特色規劃與建筑設計評優活動”嶺南特色園林設計金獎。
(二)嶺南園林造型元素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嶺南傳統園林建筑色彩古樸淡雅,特別講究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傳統建筑色彩大多以白墻、青磚、灰瓦、褐木為主基調,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凸顯而不張揚。[5]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為了達到層次分明、色調統一的效果,在色調層次上要通常注重這些元素的把握,例如白色墻、淺色地面、深色家具等,缺乏對傳統建筑的傳承。我們可以握傳統用色的特點,從嶺南園林傳統建筑中吸取創意養分,在其古樸淡雅、明快素凈的色調中提取色調。
所以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可以采用淡雅素凈的白、冷色為基調,傳統的厚重、古樸色為對比,再采用嶺南園林常用綠色的山和水進行調和,達到和諧和統一的目的。傳統的色調不是過時,相反它會給你一種意境,給你一種韻味,關鍵在于怎樣去運用與把握,傳統不是結束,而是另外一種色彩斑斕的開始。例如深圳萬科的第五園的設計中,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嶺南園林建筑中特有的冷巷和竹筒屋的傳統做法,并且提取了窄巷、高墻、天井、廊架、挑檐、花窗、孔洞、縫隙等建筑元素,在色彩上采用灰白顏色為主,再配合一些現代材料的應用,將傳統嶺南園林元素與現代材料、現代技術和現代表現手法應用到極致,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典范。
(三)嶺南園林造型元素
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運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最為主要的是室內空間的界面設計。所謂的界面設計一般是指室內空間的地面、天棚和立面的圍合界面,也是室內設計的最核心的設計要素之一。而界面的表達通常是通過空間中的材料、色彩以及陳設來進行表達。在嶺南園林造型元素中,不管是材料、色彩以及設計的表達上,無不體現出古樸淡雅、通風透氣、光線適宜、隔熱防潮等特點,而這些恰恰是室內界面設計最為核心的要素之一。主要是通過下面兩個方面體現:一方面是嶺南造型元素與室內空間的功能性相吻合。在嶺南地區,氣候的特點悶熱、潮濕,古人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空間的隔熱性、通風性、防潮性,這也符合室內使用空間的功能性需求。
另一方面是嶺南造型元素與室內空間的裝飾性相吻合。在解決功能的同時,要考慮到美觀性,所以嶺南園林建筑中花玻窗、磚雕窗、灰塑、木雕、屏風、博古架等元素,基本都是既裝飾精美又能解決通風、采光等問題,實現了功能性與裝飾性相結合的特點。例如由當代著名的設計師吳宗敏教授設計的具有嶺南特色風格餐廳《六合家宴》的作品中,他在整體空間設計上,很好地融入了嶺南園林建筑特點,墻面上采用古樸淡雅的青磚,再點綴些花格窗或者具有嶺南特色的滿洲窗,讓整體空間充滿了嶺南地區特有的生活氛圍,另外將嶺南園林建筑中的拱門造型元素提煉出來,放到各個空間中作為裝飾元素。 在植物的應用上,種植了嶺南特有的植物,如:芭蕉樹、棕櫚樹等,讓整個就餐空間變得更有具有嶺南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窗戶的處理上,吸取了嶺南園林建筑滿洲窗的元素,結合現代的工藝、材料,為嶺南地域文化特色打上鮮明的烙印。房門的造型用雞翅木框架結合抽象的云龍紋工藝玻璃,配上嶺南地區特有的門扣,讓總體的設計風格在新嶺南裝飾風格的引導下,結合嶺南地域文化的特點,烘托出一幅嶺南文化與飲食文化完美結合的嶺南新韻的畫卷。
(四)嶺南園林造型元素
在現代陳設設計中的運用嶺南園林的造型設計注重務實的功能,格局布置上講究層次感和韻律感。出于嶺南的氣候炎熱的特點,室內空間陳設布局上講究通風性,注重與園林水體景觀結合以及各室內空間之間的花罩漏窗相隔處理,使空間具有層次感和韻律感的變化。嶺南文化本身具有務實、開發、兼容的特點,受這些地域因素的影響,使嶺南園林的設計本身就具有明顯的時代性特征。所以嶺南傳統園林設計本身就與現代室內陳設設計相互貫通,在現代陳設設計中,往往是通過家具、盆景、紡織物、裝飾品、書畫等內容來區分空間功能的特性,通過陳設變化體現設計風格以及文化品位。而在傳統的嶺南園林設計中,也都是通過建筑、植物、山、水、石、的藏與露、抑與揚等來體現功能與營造意境。其兩者在很多方面都有融匯貫通的地方。因此,在進行陳設設計時,可以借鑒嶺南傳統園林造型元素中的層次感和韻律感的處理手法,同時注重空間細節的搭配以及過渡空間的銜接,甚至綠色植物的種植及布置,使現代室內陳設設計更具實際意義。
例如由當代著名設計師王錕設計的《羊城記憶》作品中,在設計中,設計師組從嶺南文化著手,將嶺南園林與建筑的特色融匯貫通到空間的大框架與小細節中,在視覺上描摹出嶺南的大致歷史記憶風貌,與其菜品特色做一個地域上的呼應,營造出親切溫馨的用餐氛圍。另外在空間的陳設設計上,大量使用石雕、木雕、磚雕、鐵鑄、騎樓印象畫、屏風隔斷、滿洲窗等嶺南特有的元素進行裝飾,并將花鳥蟲魚、嶺南佳果、戲曲人物等豐富的題材為空間添加細節。充分體現出嶺南園林設計的層次感和韻律感,呈現了更真實的嶺南記憶。
五、結語
嶺南園林造園藝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無論是在造園的形式上,還是在文化內涵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研究,為現代環境藝術提供豐富的創意養分。我們從嶺南園造園藝術中可以提煉各種形式的藝術造型元素,再結合現代新技術、新材料對傳統元素進行合理融匯與創新,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新理念。
參考文獻:
[1]王雙全,陳海軍.淺析嶺南園林造型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6,(04):69-70.
[2]付春濤.論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04):194-196.
[3]周紅衛.傳承地域文化,發展特色設計藝術教育[J].美與時代(上),2013,(02):28.
[4]麥凝珺.嶺南園林設計風格在現代居住區景觀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5,(08):74.
[5]杜肇銘.論嶺南傳統建筑風格在當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裝飾2011,(08):120-121.
[6]吳宗敏.探討嶺南餐飲空間本土化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南方建筑,2010,(06):85-86.
相關閱讀:《風景園林》畢業論文發表在哪個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