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2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根據城市內澇產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市政雨水管網系統設計應對城市內澇的有效對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出科學的排水工程規劃,加強市政雨水管網系統的設計,提升設計標準,重視排水設施的后期維護和管理,從而從根源上避免城市發生內澇問題。
關鍵詞:市政工程;雨水管網設計;城市內澇;解決措施
引言: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城市雨水排水系統的運行安全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其雨水管網系統的設計好壞直接對道路交通安全、公共衛生安全以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都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人們對雨水管網系統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如今在在市政雨水管網設計中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和不足時導致城市內澇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雨水內澇的形成,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加強市政雨水管網的設計,避免城市發生內澇已經成為城市基礎建設中的重要工作內容。
1城市雨水管網系統設計不足和弊端
通過對以往城市雨水管網設計經驗分析,其設計不足和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雨水管網設施缺乏定期檢修和維護,在雨水管網設計完成后,設置了排水系統,但如果在后期維護管理不到位時將直接降低雨水的排水能力,導致城市局部發生內澇問題。同時,在實際市政雨水管網設計中,由于設計人員沒有結合排水系統的實際狀況進行設計,從而導致雨水管網中各種垃圾的堆積和沉淀,直接減小了過水截面積,對城市排水系統排水效果和能力形成嚴重的影響。
其二,城市管網建設力度也明顯不足,市政雨水排水管網在建設中相當于承擔著一個城市的污水防澇負擔,也是確保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如果在洪澇災害發生時也沒有重視起對雨水管網的管理和維護[1]。通常情況下,一個城市要想促進基礎設施的順利建設和發展,就應該對雨水管網排水洪澇進行專項規劃,將雨水作為城市排水治理的重點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雨水管網設計進而降低洪水來臨時對建筑設施以及人們生命財產的傷害。此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雨水也會對環境形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影響,在內澇發生時需要城市居民共同的努力,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進而提升社會整體對災害的防治能力。
2城市內澇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降雨量超過城市排水設施的容納能力就會直接產生內澇問題,進而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也會導致城市排水系統直接癱瘓,而形成各種污染物影響市容,對人們身體健康形成一定的危害。而導致城市內澇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概況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暴雨災害發生之時,由于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提升內澇發生的風險性,加上雨水不能通過排水系統正常的排出,亦或是在地面滲透進行緩解,從而導致城市道路積水十分嚴重,產生內澇。
現如今,由于城市建筑和水岸的距離越來越近,在暴雨天氣發生時,河床在雨水的作用下,直接會呈現出上漲趨勢,隨著雨水和河水一同流入城市,造成內澇風險發生率的提升[2]。與此同時,由于部分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較為落后,再加上長年累月沒有進行維護和翻新,導致這些建筑無法抵御暴雨的沖擊。市政排水系統設計不完善,亦或是雨水管網系統設計不合理,也會導致城市產生內澇現象。
3市政雨水管網系統應對城市內澇的有效對策
3.1雨水生態化處理,降低內澇發生幾率
根據近年來各地城市降雨過多發生的洪水災害情況進行不斷分析,雨水滲入以及蓄水系統在內澇發生時應用較為廣泛,國家以及政府部門也提出了各類具有前瞻性的城市洪澇治理對策和手段,鼓勵通過調蓄系統和雨水滲透去改善內澇現象。一方面可以融入生態化理念,通過分散小規模設施對雨水徑流的流動,從源頭上進行控制,提升地下水資源的滲透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新型透水材料的應用、滲透排水溝以及植被過濾帶等,去降低雨水的徑流量峰值。
3.2提升市政排水設計標準
近年來,由于全國各地城市頻發內澇,為了有效的降低內澇發生率,應該不斷提升排水設計標準,通過增大排水管渠的設計尺寸這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之一。即使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在三十多年時間里在不斷修訂排水設計重現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不斷調整和提高,但相比起國外發達國家城市,我國規范要求重現期依然偏小[3]。因此,各地城市在排水管網設計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規范行為標準,提升設計重現期,如果遇到排水要求較高的地區,應該借鑒或學習國外設計經驗,關于設計重現期方面,可以在我國規范基礎上進行相對應的提高。
3.3定期對市政雨水管網進行維護和檢修
對于市政雨水管網設計方面,在改善城市排水系統的維護基礎上,在現建的排水設施上應該結合城市發展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改造,提升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同時,提升對雨水管網設計的后期維護力度,要求相關單位定期對雨水管網進行維護和檢修,不斷分析道路施工或者地下管網施工破壞排水系統的情況或原因,第一時間督促責任單位進行修整,堅持多方聯動,進而促進市政排水系統排水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在城市內澇發生之時,能夠具備抵御內澇的能力。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在雨水管網設計中,應該結合撐死發展情況和特征完善雨水管網檢查制度,對市政雨水管網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隨時掌握和了解。
市政工程論文投稿刊物:水電能源科學刊物主要面向從事水、電、能源開發與研究的科研、教學、管理人員及相關大專院校師生?莾热荻际怯嘘P水、電、能源及其相關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工程應用的新成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內澇問題也日益凸顯,已經成為了各地城市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因此,怎樣進行城市排水管網的科學規劃和建設,提升城市內澇災害防治能力,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考驗和挑戰。所以,我們要在提升雨水管網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還要定期市政雨水管網進行維護和檢修,不斷分析城市內澇發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相對應的內澇處理手段和措施,確保城市可持續性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敏博,王歡,魏清福,俞銘琦.平原河網城市雨水系統排水能力及內澇風險評估淺析[J].水電能源科學,2020,38(08):66-68+73.
[2]李亮,何旭,張舒,陳思光,鄭凱.海綿城市對城市內澇防治的作用探究[J].居舍,2020(07):5.
[3]孫德樂. 基于減少內澇的城市道路設計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8.
[4]付貴.加強市政雨水管網設計及城市內澇解決措施探析[J].河北水利,2016(11):41.
作者:任學木、韓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