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16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的增速,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有所加快,隨之而來的還有城市高層建筑火災事件。高層建筑火災事件年發生數量也在增多,給社會造成的影響逐步加深。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經濟損失均十分嚴重,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憂患。本文針對高層建筑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措施
建筑消防論文投稿刊物:消防科學與技術主要欄目設置:消防理論研究、規范研究與信息、建筑防火設計、性能化設計與實踐、滅火指揮與訓練、消防設備研究、滅火系統設計、石油化工防火、工藝防火、電器防火、滅火劑與阻燃材料、消防管理、火災調查與分析、質量監督與標準化、專家訪談、學術論壇、國內外科技信息、企業信息以及討論園地等。
1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1.1蔓延速度快
高層住宅建筑裝飾材料具有易燃性,如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極易蔓延至管道、電器設備、電梯和樓梯。高層建筑中的管道較多,火災發生后,管道起到煙囪的作用,加快了煙氣和火勢的流速,進而促進火勢蔓延,撲救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高層建筑中的管道井、排氣道、電梯和樓梯等位置若不能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則不利于建筑的安全性。
1.2援救難度大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人員疏散難度較大,此時電梯是高層住宅的通行工具。現階段,高層建筑電梯如發生嚴重火災,則電梯也會隨之停止使用。住戶需要利用樓梯出行,老人和孩子等特殊群體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盡管住宅內單層住戶數量較少,但是樓層較高,距離較長,危險性較大。火災會伴隨煙霧,而煙霧對人們的疏散視線和身體健康均有不利影響,且煙霧越大,人們的負面情緒越強,不利于群眾的安全逃生[1]。
1.3撲救受限多
消防云梯數量和高度限制較大,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過程中,消防水槍不能充分發揮其最大作用,無法實現理想的救火效果。很多高層建筑均設有裙房,而該建筑形式影響了建筑消防工作的效率。再者,高層建筑內部人口密度較大,且高層建筑小區的汽車保有量較多,部分居民需要將車停在消防通道上,而這極大地阻礙了消防車的正常通行,加大消防難度。
2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存在的問題
2.1高層建筑消防設計規范性較差
在高層建筑進行工程防火審核時,出現了部分建筑設計人員輕視消防設計的問題,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并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嚴格執行。有些建筑由于某些原因,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儲水量并沒有達到要求,而有些還缺乏公共通道的消防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也有所缺乏,甚至疏散樓梯的寬度設計也沒有達到要求。這存在的種種問題,都說明消防設計規范性較差,對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造成了障礙。
2.2高層建筑火勢蔓延較快,滅火存在困難
相對于低層建筑而言,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通風管件和排氣道等都數量較多且分布較廣。加之高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多易于燃燒且發煙量大,在發生火災時會較快擴散煙氣,火勢蔓延較快,給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工作造成困難。而登高存在困難,會降低疏散速度和救援速度,滅火救援存在困難。
2.3建筑裝修存在較多的消防隱患
高層建筑建得越來越高,裝修也逐漸精美,但高層建筑裝修存在的消防隱患也越來越多。從裝修材料大多為易燃可燃物到裝修只顧美觀而忽視消防安全甚至妨礙消防安全,以及占用公共建筑面積導致消防設施難以使用,這些都是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此外,有些裝修人員的素質低下,為節省成本在未經審批情況下將阻燃物換為可燃物進行裝修,增加了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
3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有效策略
3.1合理利用消防電梯
高層建筑應當設置消防電梯,在火災發生時保證消防人員可以合理利用消防電梯。需要高層建筑設計時考量到消防電梯可以承受消防人員和器材設備的重量,且要保證消防電梯的轎廂面積足夠大以承載更多的消防人員和器材設備。消防電梯需要保證其與外界的聯系,安裝天線以保證可以進行手機通話,專用電話用來保證其與消防控制室進行聯系[2]。
3.2確保走道疏散安全
消防人員在發生火災后的救援工作中,需要確保走道疏散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都需要進行設置醒目的標志,可以設在接近地面的墻上以供指示與照明。且疏散通道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開放并投入使用,以供用戶對其位置及作用進行熟悉,如此才不會在火災發生時出現大的慌亂。且在火災發生時,最好有安全員或保安人員進行有組織的疏散工作,以確保人員疏散工作的有序性。
3.3及時發現火情,迅速組織撲救
在高層建筑單位,尤其是針對那些高層公共建筑,需要義務消防組織來進行消防排查。這就要求高層建筑具備較好的消防設施,由專職消防管理人員來進行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設施的安裝工作。此外,需要提高內部消防人員的專業素質,以便可以及時發現火情,并迅速組織進行撲救[3]。
3.4消防隊加強滅火作戰計劃的制定及演練
根據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說法,消防員的滅火救援也是如此。由于高層建筑撲火難度較大,消防隊更需對高層建筑的建筑結構、平面布局、消防設施、燃燒物品等情況有所了解,并根據掌握的資料制定出相應的滅火作戰計劃。根據滅火作戰計劃進行演練,并在實戰中進行檢驗及修正。
3.5需保持火場供水不間斷,能夠滿足火場的用水量
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過程中,火場的供水不能間斷,否則會對滅火救援工作造成障礙。在火勢蔓延后,由于建筑周圍的消防水源有所缺乏,故而需要采取耦合供水等方式來保障火場供水,以滿足火場的用水量,如此保障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工作的正常進行。
4高層建筑防火技術措施
4.1防火安全設計應用
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設計當中,主要是針對高層建筑在設計環節而采取的防火技術措施研究和應用,并在研究高層建筑結構的同時,實現防火材料、防火區域的合理布置。一般而言,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設計當中,主要是通過對消防布局平面圖的設計實現建筑內部空間的防火設置。消防布局平面圖包括了對消防安全通道、防火安全間距、消防登高場地以及消防水源等多個項目建設位置的設計和布局;并通過對高層建筑內層空間的研究,提高防火設計應用的保障,減少火災蔓延和傳播的渠道,同時也做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當防火安全設計完成之后,還需要進行實踐確認,改善其中設計不合理之處,保障消防布局設計圖的可行性。
4.2建筑布局設置
建筑布局的設置,包括了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則以及重要設備用房的布局要求等兩方面。在建筑布局原則上要堅持限制原則和有利原則。限制原則指:要盡可能的實現對火災煙氣的蔓延限制,并采取合理布局實現對防火水源、消防通道的保障,規避一切有礙通行的因素和布局。有利原則指:在建筑布局上,要堅持更為便捷的人員疏散通行和火災救援安全;并結合消防通道的設置和滅火設施的建設提高救災的有利性和效率。
4.3防火分區設置
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設計上,包括了對于通風排煙設備、防火間距以及防火空間的設置等,并結合自動的滅火噴淋系統實現對火災的初步處理。在通風排煙設備上,需要結合高層建筑的建筑面積等來設定不同面積的防煙分區,并結合劃分耐火等級的方法改變防火分區面積。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排煙口的設計情況、排煙效果等保障高層建筑的防煙效果。
結束語
高層建筑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主要是體現在高層建筑的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上。由于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會對社會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故而需要加強憂患意識,將火災隱患排除于火災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祥余.高層建筑火災防控與對策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22):220-221.
[2]曹鐘禧.高層建筑的消防滅火與逃生對策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795.
[3]莊麗萌,黃冷雨.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應對策略[J].建筑設計管理,2016,(1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