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2月10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以合肥供水學院為例展開研究,分析國內供水行業企業大學的發展,如今企業大學不僅體現了完美的人力資源培訓體系,這也是最有效的學習型組織實現手段,文章中提出以構筑現代企業培訓體系,實施人才戰略工程,通過全面知識管理和組織創新為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效的現實途徑。
關鍵詞:供水行業企業大學,合肥供水學院,發展
近年來,合肥供水集團企業影響力全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和人力資源保障工作亟需快速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合肥供水學院應運而生。2016年9月,合肥供水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合肥供水學院在全國供水行業率先成立,填補了國內水務行業專業教育的空白,開創了國內供水行業成立企業大學的先河。合肥供水學院是合肥供水集團公司支持戰略規劃和實施、助推企業文化傳承與再造、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和學習型黨組織,提升企業戰略力、文化力、競爭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載體,承載了集團公司黨委的殷切希望。
1標準化是基石
1.1注重頂層設計,深化教育培訓供給側改革
合肥供水學院作為集企業黨校、企業文化培訓、行業技能培訓和綜合能力培養為一體的學習培訓中心,有著必然的使命。從員工的角度來看,教育培訓可以有效的提升員工個人的綜合素養,提高知識、技術、服務水平,拓展員工視野等。從合肥供水集團的角度來看,教育培訓要服從服務于集團公司未來發展,強化組織核心能力,增強團隊協作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合肥供水學院教育培訓發展的方向,就是要注重頂層設計,以服從服務于企業發展和滿足企業員工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員工教育培訓供給側改革,做實合肥供水學院。從傳統的“高集中”培訓模式向互聯網+時代的“高精度”培訓模式發展;從單純的教育培訓考慮到從用戶的角度、企業發展的角度考慮,通過情感化的教育培訓設計,讓用戶分享自我的需求,做好自己職業規劃的“首席設計師”。
1.2建立健全一套符合企業實際的培訓制度與流程
根據工作實際不斷修訂完善培訓程序和制度,并定期對培訓相關管理辦法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員工在工作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論證,并根據培訓執行反饋的情況適時修改現有的培訓管理制度和培訓流程,建立一部科學合理的培訓制度與培訓流程,形成具有合肥供水學院特色的學年制學習、學分制考核、積分制管理模式,為實現合肥供水學院近中遠期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1.3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
培訓效果評估是為了檢驗培訓工作的效果,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今后的培訓工作。培訓效果評估既包括現場培訓人員填寫效果培訓評價表進行評價,也包括培訓結束后及時召開培訓總結會議對培訓進行效果評估。因此,開展每一項培訓時都應該進行現場效果評價;結束后,就應該及時召開培訓總結會議,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通過滿意度、知識層、行為層、業績層等層次,從培訓課程實施的數量、員工素質以及技能提高的程度、員工滿意度以及員工行為改變與工作效率提高情況等方面評測,對整個培訓工作的效果進行評估。
2模塊化是方向
2.1打造一支專業的培訓管理團隊
培訓離不開相應的組織,離不開強有力的團隊,因此,要組建一支培訓管理團隊。合肥供水學院業已成立,培訓的組織已經形成,但目前學院的培訓團隊離專業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須通過開展對培訓管理團隊成員的一系列相關培訓,以及舉辦培訓工作總結討論會,與同類型機構單位交流學習等,提升團隊的培訓管理意識和水平,打造出一支專業培訓管理團隊。
2.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培訓工作開展的好壞決定著參訓人員對培訓知識掌握的程度。但在培訓過程中,培訓師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具備培訓授課能力的師資隊伍對于合肥供水學院未來發展來講非常重要。合肥供水學院既要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公共課程培訓師和專業培訓師外,還要培養集團公司各模塊具有一線員工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培訓師,打造一批專業化師資隊伍。同時把新員工“師帶徒”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要制定符合集團公司實際發展的《內訓師培養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二是要打造一支熟悉公司發展、精通專業知識、政治素養過硬、掌握教學技巧的企業內訓師。我們設想,內訓師隊伍由集團高層領導、中層管理、技術精英、業務骨干組成;同時引導內訓師通過提煉、梳理、整合相關崗位優秀工作方法,將外部的知識轉化為內部技能、將崗位專業經驗進行總結、梳理,形成關鍵業務課程,培養崗位明星;三是引進院外導師,與省內外高校合作,打造一支社會化師資隊伍。
2.3開發一套適合企業實際的培訓課程模塊
開發一套結合合肥供水集團實際,具可操作性、知識技能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培訓課程對于合肥供水集團培訓工作來說至關重要。一是逐步分別建立標準化建設、企業文化傳播、管理溝通、團隊協作、用戶服務、專業技能等多項通用培訓課程;二是在合肥供水集團范圍內遴選通用課程內訓師,組建專職培訓教師隊伍;三是組織全員根據級別分批次參加培訓,培訓結束后集中考核,確保全員享受培訓福利。未來,合肥供水學院計劃開發通用課程、自主課程、私人定制課程、輔助資料等四個模塊的課程。
2.4開展一系列符合企業實際的培訓模塊
2.4.1實行三級培訓管理
針對企業基層一線人員、中層管理者與高層領導者三個層次的組織架構,供水學院的培訓體系在整體企業文化灌輸的基礎上,擬構建三級架構:操作技能培訓和適用性職業規劃、管理技能和通用方法培訓、戰略能力和領導力培訓。
2.4.2實行多模塊培訓
在培訓模塊上,根據崗位與工作職責的不同,采取多模塊的形式,如管理知識模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模塊、崗位技能模塊、新員工培訓模塊、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模塊(員工行為規范、行為準則、管理制度流程)、在職員工學歷進修模塊等等。
2.4.3采用“1234”培訓模式
培訓模式采用“1234結構”,形成點面結合、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學習和工作相結合的新型學習方式。一條主線: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主線;兩種主要學習方式:E-Learning(信息化)方式和傳統面授方式結合;三類參與者:企業全體員工、同行業和上下游企業員工及用戶、員工家庭;四大知識資源庫:通用課程資源、定制課程資源、自主課程資源和輔助資源庫。
2.5創新開展內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
為了滿足公司持續發展對專業技術人員綜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完善專業技術人員晉升通道,使每位員工都能找到發揮才能的“出口”,我們將以學院內部培訓鑒定取證、“師帶徒”人才培養、員工繼續教育機制等為途徑,制定《內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管理辦法》、《內部職業資格評定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儲備企業自有專業人才,進一步完善員工上升通道,建立職工收入穩增機制,充分激發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2.6打造具有合肥供水特色的企業黨校
近年來,合肥供水集團黨委高度重視黨群標準化建設工作,成效顯著;通過黨群標準化建設,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公司上下團結一心,為合肥供水集團戰略發展夯實了基礎。下一步,為進一步強化黨群標準化建設,合肥供水學院將充分發揮特色黨校的平臺作用,擬通過組織支部書記理論培訓、黨務工作培訓、特色黨課、管理人員后備人選培養等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體員工凝心聚力,為集團公司戰略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障。
2.7積極尋找拓展外部培訓市場
近期,為了培養出更多具有專業技術和高技能的水務“工匠”,合肥供水學院將逐步探索省內同行業水司相關工種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合肥供水集團行業優勢,立足合肥、面向省內同行業水司,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水務人才,拓展合肥供水學院外部培訓市場,大力開展“走出去”戰略,為我省供水行業整體前進做出行業貢獻。
3信息化是方法
移動化大勢所趨,用戶在今天使用移動設備更加頻繁,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半數中國人接入互聯網,手機網民占比超92%。
3.1建立信息化員工培訓管理檔案
結合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手冊,關注員工成長軌跡,助推員工個人發展。一是攜手科源水務(合肥供水集團子公司),開發信息化員工培訓管理系統。二是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手冊,根據員工的需求開展相關培訓,完善培訓體系。三是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培訓機制和職業晉升通道,為員工的成長保駕護航。
3.2開發e-leaning培訓系統
在培訓形式上不拘形式,實行靈活多樣的方式。除了傳統上的面授,如“師帶徒”、專題研討會、讀書討論座談會等,未來將繼續與科源水務合作,第一步是對內試點,在OA系統內開發內部學習培訓板塊,既可以實現視頻、錄音在線培訓,也可以是在線電子課程培訓;第二步是開發學院主頁,在主頁上開發類似模塊,經過注冊、購買賬號后,即可以實現視頻、錄音、在線課程等線上培訓,最終實現O2O培訓模式。
3.3做好題庫開發建設
為進一步做好培訓工作,提升培訓效果,促進培訓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攜手專業機構一是按照標準化體系中的綜合管理類、制水生產類、供水服務類、工程建設類等四大類建設題庫,二是按照涉水工種進行建設。
在使用時根據需要進行點擊即可在電教室實現理論考試。未來,合肥供水學院將力爭成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師帶徒”供水人才隊伍建設的基地。合肥供水學院也將走出合肥供水集團,立足合肥、立足安徽,面向全國自來水行業,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水務人才,為合肥供水這艘“航母”裝上智力引擎,早日實現合肥供水人的夢想與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2.
[2]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新華出版社,2004:33.
[3]李嵐清.李嵐清教育訪談錄[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4.
[4]新浪博客.企業大學建設方案[OL].新浪網,2011,4.
[5]和訊網.企業大學變革之道[OL].和訊網,2016,10.
推薦期刊:《供水技術》(雙月刊)2007年創刊,曾用名:供水技術與管理。以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為目標,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高新技術研發,被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科技部“863”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北方地區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等國家級、市級多項重大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