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0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新課改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是,將科學探究能力的培育納入初中物理培育目標中,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放慢腳步,不能僅僅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就加快教學進度,這樣學生的實際物理能力其實沒有得到提升,“慢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課程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可以確保學生在融入科學探究活動的初中物理學習中進一步提升物理學習的興趣,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慢教育”視角;初中物理;教育教學
前言
教學成效是所有科目教學最重要的目標,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師教學成效最為直觀的體現。初中物理學習較為抽象,僅僅是課堂理論教學學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與此同時,新課程標準改革提出初中物理提升學生物理素養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物理教學時不再一味向學生灌輸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不再偏重學生的物理考試成績,開始向學生探究能力培育偏移。
物理教學論文范例:試析初中物理智慧化課堂的應用
一、應試教育下初中物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實際教學中,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學生物理考試成績上,而大大忽視了對學生物理素養的培育,只停留在物理教學的較低水平。其次,很多教師并沒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僅對學生課后作業和考試成績提出了相關要求。這種教學方式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慢教育”理念對于提高物理教學效率,保證物理教學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師并沒有積極踐行“慢教育”理念,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課堂教學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培養的能力
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是教師居于主體地位,學生出于被動接受地位,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傳統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學是應對應試教育而生,教師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非物理能力,學生表面掌握了物理知識,其實只是掌握了考試所需的物理知識,沒有對物理學習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新課標改革要求學校和教師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的培育,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標改革下煥發了全新的活力,初中物理教學開始探究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在更加科學化的實驗探究過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物理學習所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這個過程中學生還能充分體驗到實驗探究教學的樂趣,對物理學習形成更加科學的認識,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斷拓展物理學習思維。初中“慢教育”教學更加主張教學過程而非教學結果,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相對于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理念而言,更加適合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雖然目前大部分學校和教師都能夠認識到物理學習學生探究能力培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物理“慢教育”教學實踐時間較短,還存在一些實踐和經驗上的不足,在今后的物理“慢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保持對學生物理探究能力培育的重視度,不斷總結初中物理探究教學的不足,不斷改進初中物理“慢教育”教學模式。
三、如何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一)教學思維的創新
不同的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方式的區別,初中物理教師要想引導學生產生創新思維,首先要觀察學生日常的思維模式,是否具備一定的獨創性,是否帶有鮮明的個人特點。引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不要畏懼,要積極思考,不要害怕犯錯誤,只有不斷勇敢的嘗試,才能夠思考到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真正的辦法。這就要求物理教師要盡量給學生留下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養成更加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能夠更快地意識到自己學習主體的地位,真正成為一名學習研究者,深入探究知識形成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吸收結果。
(二)教學模式的創新
物理是一門及其重視實踐的學科,而實驗學習模式就是物理與實踐聯系的重要方式,物理知識綜合性較強,涉及到其他學科作為知識基礎,這與物理的起源息息相關,物理起源于自然,設計生活中的眾多領域,與農業和工業的發展都息息相關,與語文、數學、地理等多門學科知識存在聯系。物理雖然是一門理科科目,但是在理論知識理解時又需要語文知識的基礎。物理的學習方式處于文科學習和理科學習之間,部分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有死記硬背的錯誤認知,認為只要背誦物理公式就可以輕松應對考試,其實不然,物理不僅需要數學基礎知識,還需要結合語文總結方法,定期對知識進行總結,因此,教師在致力于提升學生實驗探究能力時,既要將實驗教學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中,也要注意將其他科目的學習融入物理知識學習中,實現物理教學模式的創新。比如說,教師在教授杠桿原理這一課程時,可以將歷史上墨子和阿基米德提出杠桿原理的歷史知識融入教學,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學習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非常有必要尋找新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不要越俎代庖。要學會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展開交流,增強課堂互動,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采納學生提出的合理建議,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分子,最大程度上地發揮出他們的課堂作用。比如說,在開展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教學時,原實驗時間較短,實驗現象一晃而過,學生的感受不深,可以換根長長的大試管,實驗現象就更明顯,并且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觀察時間,這當然也引發了學生的疑問,居然小試管可以一直向上運動這么高的距離,這是為什么呢?這樣必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學校和教師越來越擺脫應試教育的禁錮,越來越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慢教育”有利于學生的終生學習觀念,促進學生的終生發展。本文研究慢教育教學模式下讓學生真正明白物理知識的原理和產生過程,將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為學生未來階段的科學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蔡水旋.淺析"慢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31(11):36+39.
蔣帥,竇瑾."慢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J].新一代:理論版,2018,000(023):P.61-61.
宮慶萍,王永成."慢教育"的再思考——以物理學科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036(003):19-22.
黃燕紅.慢教育視閾下的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D].2018.
李傲,王洪鋒.發現"慢教育":基于體育學科教學的視角[J].新課程(中),2018(4).
作者: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