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1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鋼琴被認可為高雅藝術的代表,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追捧,也引來了無數人的學習,鋼琴的學習對于藝術氣息的培養也非常有幫助。在如今的網絡技術盛行的今天,網絡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了傳統鋼琴教學中,網絡技術對傳統鋼琴教學體制帶來了沖擊,也對改善鋼琴教學模式提供了幫助,開拓了鋼琴教育的時空界限。應用網絡技術還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缺乏主動意識,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網絡教學創新了鋼琴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鋼琴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在傳統鋼琴教學中運用網絡教學,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鋼琴教學工作者不斷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網絡技術,高校鋼琴教學,大眾文藝
一、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
(一)教育觀念落后
傳統鋼琴教學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在傳統鋼琴教學中,一些老師認為鋼琴教育就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并且把這個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但是鋼琴教學的作用不僅僅是陶冶情操,它還有更多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音樂愛好也是鋼琴教學的重要作用,增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也是鋼琴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鋼琴教學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教學內容單一
教學內容單一是傳統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但傳統鋼琴教學的教學內容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過于注重對名曲的教授,基礎知識的練習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些學生在學習名曲時有很大困難,長期學習名曲,會讓他們厭煩鋼琴,甚至恐懼鋼琴。所以,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先從簡單的開始,然后逐漸增加難度,這樣才符合學習規律,學生才會逐漸感受鋼琴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
傳統鋼琴教學存在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的問題。傳統教學的教學目標過多地注重鋼琴技能,學生的情感目標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情感目標應該成為鋼琴教學的重要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指法的訓練、手法的練習、知識的講授,還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沒有了學習鋼琴的興趣,在學習中就會缺乏積極性,缺乏主動性,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大班授課和小班授課
1.大班授課的教學方式
我國教育教學活動中,大班授課是一種主要的方式。也是最基礎的一種授課方式,這種授課方式不但可以確保多個學生實現共同學習的目的,而且可以統一為學生講解鋼琴演奏的基本理論知識,對于教學時間也是一種良好的節約。然而大班授課存在的一個顯著弊端就是學習效率較低,因為在這種模式之下,對于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老師無法清楚了解,對于個體間的差異也不能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而且在鋼琴的彈奏過程中,通常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師來,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實踐機會太少,因此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理論知識有了大概的了解,運用到實際上卻中存在著技巧和演奏能力均較差的狀況。
2.個別授課的教學形式
個別授課的方式有別于大班授課的方式,主要是對學生實行一對一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環境是封閉的,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加以強化,然后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作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最終實現因材施教。然而運用個別授課的模式,不但會增加高校的教育成本,還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會給教師造成較大的壓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雖然一對一的環境對于其能力的演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學生對于這種形式適應后,一旦發生環境的變化,其會顯得無法快速適應,這樣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網絡技術的必要性
(一)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資源的多樣化和豐富性,能夠為教師的教案設計提供豐富的依據。網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平臺和廣闊的視野,對于藝術性教學而言,良好的教學需要鑒賞大量的藝術資源,網絡則是一個強有力的存在,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能夠吸收最新的音樂咨訊,能夠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斷加以豐富。尤其是在一些高水準的音樂會以及學術活動相對較少的狀況下,讓學生觀摩一些國際性的賽事,對于學生資助學習能力的開發意義重大,同時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及鑒賞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
(二)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也能幫助授課教師提高課程安排的靈活性對于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師應當明確,不同的學生應設置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的教學過程中去。另外,對于教師而言,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對一些理論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創新能力的實踐也應不斷加以重視。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課程設計時,應確保學生在高校、全新的環境下得到藝術熏陶,最終利用視覺、聽覺等各種體驗來為課堂增加傳統教學中所缺乏的動態性和交互性特征。在多媒體鋼琴教學中,需要教師的積極探索和深入體驗。
(三)提高音樂學習效率和欣賞能力
運用網絡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運用網絡教學,可以轉變學生的地位,使其由被動變為主動,進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利用網絡教學利于開展情景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在聽覺上享受音樂之美,又可以讓學生在視覺上享受音樂之美。在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濃,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
鋼琴音樂欣賞能力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很重要,音樂欣賞能力是評價一個學生鋼琴欣賞水平的重要標準。鋼琴的學習不是一個簡單學習樂器的過程,而是培養藝術氣息的一個重要過程。音樂是比較抽象的,學習鋼琴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音樂欣賞能力較強。運用網絡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網絡技術的策略建議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高校鋼琴教育提供了一個新平臺。針對傳統鋼琴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優勢來創建全新的鋼琴教學模式,進而步入鋼琴教學的信息化時代。
(一)利用網絡資源,創新鋼琴教學方法
高校鋼琴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包括:讓學生了解鋼琴的發展與演變過程、鋼琴藝術的發展簡史以及鋼琴演奏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方法與演奏技巧,能演奏中等程度的樂曲及伴奏曲;注重培養學生為歌曲配彈伴奏能力;與聲樂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具備自彈自唱的能力,具備理解、分析、鑒賞鋼琴音樂作品及演奏風格特點的能力,能夠準確表現鋼琴音樂作品;使學生掌握鋼琴教學的基本方法,能勝任基礎鋼琴教學,能組織中小學課外音樂活動等。
因此,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摒棄傳統觀念,開展新的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網絡設備和豐富的網絡資
源,為學生提供與鋼琴課程相關的資源,如錄音信息、音樂鑒賞、視頻影像、三維動畫、真人考場等。通過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在具有鋼琴氛圍的網絡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從而有效開展鋼琴教學工作。
(二)利用網絡環境,創新鋼琴教學方式
建立鋼琴教育網站,對學生進行鋼琴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絡接入該網站,有效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實現交流,達到網絡資源為學生服務的目的。教師通過交流網站,即時分享一些與鋼琴教學相關的優秀視頻、鋼琴比賽信息及教師點評資料,幫助學生開啟思維,提高音樂修養。例如,在進行鋼琴音樂作品鑒賞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完成課程教學后,通過網站分享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鼓勵學生去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音樂魅力。
如讓學生欣賞鋼琴家石叔誠演奏的《c小調練習曲》與克羅地亞鋼琴演奏家演奏的視頻片段,在不斷的分享、對比中感悟,進而提高藝術鑒賞力。通過建立鋼琴知識交流網站這樣的方式,不但能讓學生學到鋼琴知識,還能提高其對音樂作品的鑒賞水平與藝術品位。
(三)運用網絡媒體,創新鋼琴教學激情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愛音樂、愛鋼琴,就要有效地利用現有的網絡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要變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為啟發式教學,把學生潛在的能動性激發出來。在當今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網絡多媒體視頻教學方式不失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探索。
例如,針對鋼琴演奏抽象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網絡多媒體圖片、聲音、視頻等直觀地向學生講解鋼琴演奏所蘊含的內在情感,讓學生獲得聽覺美和意蘊美的雙重感受。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風格相近的鋼琴曲目,引導學生通過CNKI、讀秀等網絡資源媒體自主查閱并搜索相關資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分析其調式調性、曲式結構、和聲織體及內涵情感等。
(四)將網絡與真實生活相融合,全面培養創新型人才
通過網絡平臺引導學生了解聲樂及舞蹈的伴奏樂曲,使其最大限度地提升個人的音樂創造力。此外,在幫助學生建立豐富表象儲備的基礎上,應鼓勵并引導學生對網絡上著名音樂作品的形象進行重新設計,根據現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重新演繹作品或創作新的作品,根據其心中對于好的音質、音色、旋律的判斷標準,在忠于原作品的基礎上,適當地對形象進行改編和發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學習,更可以利用有效資源進行創新,為社會各種文化活動演繹和創作優秀作品,成為創新型人才,從而推動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
(五)加強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提高教師的計算機能力
網絡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熟練掌握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網絡教學是把課程資源、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設備整合在了一起,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對鋼琴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現階段,在我國的鋼琴教學中,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對網絡教學缺乏全面的認識,多媒技術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加強對老師的信息化培訓就成為網絡教學在傳統教學中應用的必然要求。
網絡教學的開展必須借助一定的教學工具,這個工具就是計算機,可以說網絡教學的開展依賴于計算機。所以要提高教師的計算機能力。一方面使教師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教師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能夠利用計算機上課,利用計算機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把鋼琴教學與計算機整合在一起。這樣的網絡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很好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就高校鋼琴教育而言,只有充分發揮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巨大作用,在音樂教育中將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加以整合,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審美能力也能得以培養,最終從演奏能力上切實提高自身,提高教學水準。
參考文獻
[1]羅亞琴.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6(08):257.
[2]黃綺.網絡環境下鋼琴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音樂時空,2015(17):143,151.
[3]杜麗蓉.網絡教學在傳統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5(11):231,233.
[4]于夢溪.基于網絡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12):71-72.
[5]程秀芳.淺談網絡技術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4(07):247.
[6]萬欣.網絡環境下“鋼琴教學法”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變革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2):164-165.
[7]黃靈敏.論基于網絡環境下鋼琴數字化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實現[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01):60-63.
相關閱讀:大眾文藝期刊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