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22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雄安新區征遷測繪項目中測繪成果的生成和管理存在規范程度較低、出錯率較高,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等問題。本文提出利用CAD(computeraideddesign)二次開發、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數據庫等技術,構建一個征遷測繪成果管理系統,實現成果準確、快速的生成,以及規范化的管理,為后續拆遷評估提供準確、真實、可靠的土地、房產、附著物等不動產信息,有效維護政府和被拆遷人的權益及滿足新區征遷工作需要。
關鍵詞:征遷測繪;地理信息系統;CAD二次開發;ArcEn⁃gine;成果管理
隨著雄安新區規劃的審批和發展建設的需要,雄安新區征遷指揮部計劃對待征地拆遷區域進行測量、評估、認定等征遷工作。測量的目的就是全面查清征收地狀況,提供合格、準確的測繪成果,為后續拆遷評估提供準確、真實、可靠的土地、房產、附著物等不動產信息,以有效維護政府和被拆遷人的權益及滿足新區征遷工作需要。傳統作業方式對于測繪成果的生成與管理,規范程度較低,出錯率較高,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因此,測繪成果的高效、高質的生成、以及規范化的管理就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基于ObjectARX的解決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必須對每個圖形補充完整的擴展屬性,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并且不能處理復雜的項目需求,例如征遷項目涉及規劃紅線的情況。為此,本文提出將CAD(computeraideddesign)二次開發、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數據庫等技術結合實現測繪成果的生成與管理的方法,設計并實現了集數據轉換、數據分析、成果輸出、成果查詢為一體的雄安新區征遷測繪成果管理系統。
1系統設計
1.1系統總體架構
考慮到測繪成果的敏感性、保密性,系統以C/S模式在局域網中運行,共分為4個核心層次,即以數據資源層、核心業務層,業務服務層、前端展示層為基礎,采用統一的日志管理、異常處理。
1)數據資源層:系統采用SQLite輕量級關系數據庫對空間分析得到的數據進行存儲,并將軟件輸 出的成果文檔按照統一的規則進行存儲。2)核心服務層:主要包含了系統核心的一些功能接口,如數據轉換、數據檢查、空間分析、成果入庫等。
3)業務服務層:對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土地以 及地上附著農房、廠房、農用設施等建筑物、構筑物、特殊種植物等征遷要素的數據分析與成果管理。4)前端展示層:在PC端提供數據讀取、數據分析、成果輸出等操作入口。
1.2數據處理流程設計
本文以宅地基征遷測繪為例,介紹系統的數據處理的流程。
1)數據預處理。在CAD中利用南方CASS軟件制作1∶500比例尺房產地籍圖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系統提供的CAD插件對陽臺、檐廊等房屋附屬設施圖形添加樓層數、面積計算系數、是否計算占地面積等擴展屬性,從而對房屋面積進行準確的計算。2)數據轉換。原始的CAD房產地籍圖數據不能滿足要求,需要轉換成SHP格式的GIS數據。3)數據檢查。為了獲取準確的成果數據,需要從單個圖層的正確性、圖層間的拓撲關系的正確性兩個方面進行了數據檢查。
4)數據分析。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空間分析,然后將分析好的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最后自動批量輸出宗地圖、房屋圖。5)宗地圖、房屋圖檢查修飾。自動批量輸出的宗地圖、房屋圖中的要素可能存在注記壓蓋、圖形面積邊長大小不同引起的注記取舍等問題,需要人工的對輸出的DWG格式的圖形進行檢查和修飾,最后按照統一的路徑規則以圖片的格式進行輸出。6)成果輸出。系統依據房產測量規范的相關要求[2],從數據庫中提取數據然后生成相應的成果文件。
其中,在處理分戶征遷測量報告的時候,系統會將上一步驟完成的宗地圖、房屋圖自動插入到分戶征遷測量報告中;而數據檢查表中會以宗地號進行分組,然后再將房屋的主體、陽臺及檐廊等附屬設施的建筑物編號、結構、層數、面積計算系數、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等信息列出,方便人工對于數據的檢查。7)人工檢查。在系統完成了成果輸出后,作業人員需要根據數據檢查表進行數據的檢查。
1.3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主要劃分為系統管理、數據處理、成果管 理、成果配置4個功能模塊。
2關鍵技術問題解決方案
2.1數據轉換方法
傳統方式利用ArcEngine對CAD數據進行轉換,會將屬于同一圖層的要素打散,按照Point、Poly⁃line、Polygon、Annotation、MutiPatch圖層要素重新分層,這種方式會造成屬性信息的數據冗余[3],并且不利于空間分析。因此,本文利用Teigha類庫對CAD數據進行遍歷讀取,然后利用ArcEngine組件提供的接口利用讀取的信息生成宗地、房屋、調查編號、房屋編號、規劃紅線等圖層[4-7]。
2.2空間分析方法
CAD側重于自動繪圖和設計,而GIS側重于管理空間信息和展現地理信息。從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的角度來看,CAD對于空間數據的管理、分析和表現功能比較弱,不能滿足信息查詢、空間分析等要求。而空間分析是基于地理對象的位置和形態特征的空間數據分析技術,其目的在于提取和傳輸空間信息。
通過空間分析,不但可以知道數據庫中的數據,而且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去揭示更深刻、更內在的規律和特征[8]。在本應用中,數據轉換后的調查編號、房屋編號、界址線、房屋等圖層之間沒有屬性關聯,系統利用ArcEngine組件提供的接口,利用相關的空間分析的方法將各圖層圖形的屬性信息進行掛接[9-11],形成便于成果輸出的中間數據。
1)宗地圖層和調查編號、房屋圖層和房屋編號圖層間的空間分析。將調查編號點圖層與宗地面圖層進行空間包含分析,然后將點圖層的調查編號屬性賦值給相應的宗地圖層屬性。房屋編號和房屋圖層間可按同樣的方法進行處理。
2)宗地圖層和房屋圖層間的空間分析。宗地圖形和房屋圖形存在包含和相交兩種空間關系。首先在處理包含情況時,通過對兩者的空間包含分析,將宗地圖層的宗地號屬性值賦值給房屋圖層對應的屬性;然后在處理相交情況時,需要遍歷查詢房屋編號屬性不為空、宗地號屬性為空的房屋要素,然后查詢與之相交的宗地,最后進行宗地編號的賦值。3系統實現系統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17開發環境,采用C#語言,使用ArcEngine組件、Teigha類庫進行開發[12,13]。
3.1宗地圖、房屋圖的批量輸出
原始數據經過數據轉換、空間分析等數據處理后,各圖層的圖形之間已經建立好了關聯關系,利用Teigha類庫從數據庫中提取所需數據,批量輸出宗地圖、房屋圖。
3.2成果查詢及導出功能的實現
系統將處理好的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輸出的成果按照統一規則進行存儲,方便后期對成果進行歸檔整理[14,15]。用戶可以通過查詢條件,對不同區縣、鄉鎮、村落的成果進行查詢預覽以及導出。
測繪論文范例:橋梁測繪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4結束語
本系統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雄安新區征遷測繪項目”中,應用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提高了作業的效率和準確性。利用傳統作業方式,作業人員需要逐個打開CAD數據,對每個圖形的屬性信息以及幾何信息進行查看,然后將信息匯總整理成統計表和報告,一個作業員平均一天只能完成10~15塊宗地的統計表和報告,作業效率、準確性都較低;而利用本系統則可以在幾分鐘內準確的完成一個村100多宗地的統計表和報告的輸出。
2)實現了雄安新區征遷測繪項目的成果的規范化存儲,使測繪成果能夠快速的提取、處理,提高了測繪成果的管理水平。本文對雄安新區征遷測繪項目的成果輸出與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設計實現了雄安新區征遷測繪成果管理系統,實現了測繪成果的自動化輸出以及規范化的管理。系統目前完成了宅基地征遷測繪部分的相關功能的開發,接下來會對國有土地征遷測繪、承包經營權征遷測繪進行開發。
參考文獻:
[1]羅小飛,羅芳.基于ObjectARX的征地拆遷報告輸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通報,2013(7):85-87
[2]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房產測量規范第1單元:房產測量規定:GB/T17986.1—200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3]謝亞坤,馮德俊,李強,等.地下管網CAD數據到SHP文件轉換的方案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9,42(1):119-122
[4]曾洪飛,盧擇臨,張帆.AutoCADVBA&VB.NET開發基礎與實例教程:2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
[5]張帥,劉邦兵,胡建藝,等.CASS數據向ArcGis轉換解決方案[J].地理空間信息,2011,9(4):48-50
[6]王東閣,花向紅,李秀龍,等.基于定位二維碼的室內地圖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地理信息,2018,43(3):62-65
作者:劉凱1于亞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