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3月01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在本來已經頗為復雜的投資環境中,又疊加了一個匯率因素,資產要保值增值變得更加困難; 一些前幾年費盡心思折騰出去的外匯面臨縮水風險。
最近總是有朋友問這樣的問題:人民幣趨勢性升值,該怎樣投資?也有人問,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手頭的一些外匯該怎么辦,才能避免貶值?這實際上反映了近期一些高凈值投資者的焦慮:在本來已經頗為復雜的投資環境中,又疊加了一個匯率因素,資產要保值增值變得更加困難; 一些前幾年費盡心思折騰出去的外匯面臨縮水風險。
這對一些只會投資房產的人來說確實增加了難度。 下面通過一些常規的邏輯,將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如何投資分析清楚,分析的前提是人民幣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緩慢升值。
首先,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所有以人民幣標價的資產(包括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等)相對外幣而言都增值了(以本幣計價并沒有變化)。
這在2 0 0 5 -2 0 0 8年期間表現最明顯,當時以美元計價的中國GDP每年增速超過20%(人民幣計價的GDP實際增長率+物價上漲+人民幣升值),全部人民幣資產經過國際化重估,都大幅增長。
現在人民幣再升值,人民幣標價的資產最典型的就是房產。 按正常推理,房地產市場會獲得一部分外資的青睞,這些資金包括直接購入房產和參與房地產市場開發,房地產投資開發又包括直接投資和給內資房企融資等方式。
確實,最近經常會碰到一些海外機構,他們愿意以較低的利率(大約4%-5%),借貸給有較強實力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背后的邏輯就有人民幣升值因素。
另一塊重要的人民幣資產就是金融資產,包括股權資產和債券資產等,人民幣升值自然也會帶動國內的金融資產升值。
今年以來,股市、債市以及股權市場都流入了大量的資金,資金流入的動機除了中國經濟最穩定和中國的資產收益率更高以外,也看好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資產增值。
反過來,由于更多的外資進入了中國資本市場,又促進了人民幣升值,外資流入和人民幣升值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近幾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在加大,滬港通、深港通、QFII額度放開、海外各種股票和債券指數(包括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指數、彭博巴克萊指數等)紛紛納入中國股債因子,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更加暢通,人民幣升值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會更明顯。
但從目前來看,由于本輪人民幣升值的時間仍然較短(從6月初算起才剛剛5個月),從上半年的貶值到下半年的升值,民眾還沒有形成強烈的升值思維定勢,因而近幾個月的升值無論是對房地產市場,還是對金融市場的提振作用都還不大。
如果人民幣再經過更長一段時間的緩慢升值,投資者的升值預期會更強烈,人民幣資產會更加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中國的房地產和金融資產因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上升空間會更明顯。
順著上面的邏輯再具體到股市里,趨勢性的人民幣升值對金融股、地產股顯然是利好,20 0 6 -20 07年的大牛市中金融地產股氣勢如虹背后,就有人民幣升值驅動。
目前中國股市里的金融地產股也還沒有對人民幣升值作出積極反應,并且金融地產股的市值相對較大,行情啟動所需的資金較多,反應相對緩慢也合乎邏輯。 后面人民幣持續升值,以及場外資金入場規模增大,金融地產股會有明顯的正面反應。
對于那些在具體業務受國際貿易影響較大的行業,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較大。 長期的、持續性的升值會對一些行業基本面產生明顯影響,最終也會反映在相應的股價上,投資者要詳細分析人民幣升值在不同領域的影響。 相對而言,人民幣升值對進口原材料、外債比例較高以及需要引進關鍵核心技術的行業較為有利。
1、外債比例較高的行業享受人民幣升值紅利
這是比較好理解的,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以本幣計算的外債金額會下降,一個公司或行業外債比例越高,人民幣升值就會對其越有利。 另外,一般情況下,當人民幣升值時,國外尤其是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利率水平都比較低或趨于下降,這時國內企業的外債不但本金會下降,而且所要償付的利息也會減少,這會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增厚企業的盈利。
這種情況在航空運輸業比較突出,因為航空運輸業的飛機和航空器材以租賃為主,外債比例較高,受人民幣升值較為有利; 同時航空運輸業需要大量進口航空燃油,燃料費用占航空公司總成本30%左右,人民幣升值也會降低這一塊成本。 有資料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提高0.5%。
2、人民幣升值對大量進口原材料的行業或企業較為有利這里又分兩種,一種是來料加工,即進口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再出口到海外,這種企業一方面在進口端有利于升值,但在出口端又被升值吃掉部分利潤,總體受益有限。
另一種是進口原材料生產的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這是最受益于人民幣升值的,而且進口國外資源也緩解了國內的資源消耗,有利于中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如造紙行業大量進口紙漿、石油石化行業大量進口原油、鋼鐵行業大量進口鐵礦石等,而這些行業的產品主要都在國內銷售,這顯然受益于人民幣升值。
當然這僅是就匯率而言,沒考慮其它因素,實際上二季度以來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而原油價格一直低迷,鋼鐵行業的成本明顯要高于石化行業。
3、長期依賴技術引進的行業也受益于人民幣升值長期依賴技術引進或者長期進口高端元器件的行業在人民幣升值情形下也較為有利,比如一些通訊器材、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 當然從長期發展角度看,這些行業是必須要進行技術革新,降低進口比例,而不能貪圖人民幣升值這點小利。
那么,一些過去費盡心思將人民幣換成外匯的這些人,現在遇到人民幣升值就有點尷尬了。 將這幾年國內外的大類資產收益率進行比較,除了中國股市弱于美國股市以外,其它主要資產如房地產、債券、信托、股權資產等國內的收益率都顯著高于國外。 現在再疊加人民幣升值,這些前期換匯的投資者的收益會更低。
對于這些已經換外匯的投資策略是盡量讓其回流中國資產,盡管不是回流人民幣資產,比如可以購買一些中資美元債或者中資美元債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這樣雖然不能完全對沖人民幣升值,但至少可以享受人民幣升值背后的中國資產增值的收益。
人民幣升值也會對相關投資策略造成干擾,比如最近一年多來貴金屬出現了罕見的上漲,黃金、美元的漲幅都很大,貴金屬市場也引來了眾多的投資者。
但是由于人民幣升值,貴金屬的美元價格和人民幣價格漲跌幅經常表現不一樣,甚至有時差別還比較大。 如果判斷人民幣持續地升值,那么以美元投資黃金應該更合適,或者在外匯市場將匯率的波動對沖掉。 怎樣對沖匯率風險,這就涉及到跨境交易的一個重要策略——鎖匯。
鎖匯顧名思義就是鎖定匯率,在匯率波動頻繁的情況下,銀行為企業辦理鎖定匯率的操作。 在結匯日不是按照當天的外匯牌價,而是按照之前確定的匯率進行結匯。 鎖匯在國際貿易中是常見的操作,在跨境投資中要想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也要鎖匯。
投資經濟學評職知識:投資學論文有什么參考文獻
比如今年很多金融機構都推出了中資美元債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這種產品的主要賣點是收益率較高,且風險相對較小,投資標的仍為中國境內企業,便于境內投資者調研和跟蹤。 但由于以美元結算,中間遇到人民幣強勢升值,不但收益率得不到保證,還面臨較大風險,這樣通過鎖匯就化解了匯率風險,使這一款理財產品能更好地體現出高收益優勢。
作者:吳照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