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7月0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每個工程項目在建設之前都需要進行工程造價,和也是投資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國也有很多專業從事工程造價和投資的人員,對此也做過不少研究。本文是一篇統計與決策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財政投資項目造價審核。
摘要:近年來因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發展,我國各級城市財政投資數額不斷擴大,因此,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強財政投資項目造價審核質量,管好用好財政投資資金對提高投資效益的影響十分深遠。筆者結合多年實踐工作經驗,簡介政府財政投資造價監管存在的問題,并從圖紙設計、施工監管、變更等方面闡述財政投資項目造價審核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投資項目,造價管理
筆者從事財政性投資項目審核多年,經歷了很多項目概預決(結)算,從很多案例中總結出一些特點及難點,趁這段時間不忙,偷閑給各位分享一下本人的感受,以供大家共勉。簡單規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圖紙設計過粗,設計過度
對于政財性項目,設計從嚴從高要求是對的,畢竟一些項目要考慮他的前瞻性,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不過期,無疑在結構上要下很多功夫,但是有些感覺到明顯設計過度問題也是屢見不鮮,給造價審核帶來很多難度,也給項目投資帶來不必要的浪費,如施工圖設計中的防水設計、吊頂天棚中抹水泥砂漿、內墻抹膩子及油漆遍數,幾乎都是里三層外三層的設計,這些都是預結算審核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現在的設計圖紙梁柱板混凝土設計動不動是C35、C40,殊不知混凝土等級越高。產生熱量越大,更不容易養護,稍有不慎,效果就是恰得其反。引起混凝土開裂,防水設計動不動就是整個外墻,陽臺,走廊等,其實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定額套用沒有細分,一些外墻造型、腰線、柱子、欄板及磚包柱等,這些構型本身就是混凝土結構或不需要防水功能,但由于設計者的籠統設計導致審核時產生爭議。
二、施工過程中監管主體把關不嚴
財政性投資項目特點是資金由國家出資,建設單位代建,監理單位在建設行業中定性為專業要求最高的項目管理單位,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之間,資金拔付為業主,施工管理為監理,名義上是各行其事,分工明確,實際管理中業主與承包方是合同關系,掌權的還在業主,所以承包方往往越過監理找業主,使得監理方處于很尷尬的地位,業主的資金來源于國家。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所有很多現場引發的問題都是建設單位當和事佬,在一些專業性較高,技術性較強的問題上,由于建設單位的非專業性干預,導致項目在一些重要部位出現缺陷或在一些問題處理上浪費資金比比皆是;如真要是建設單位自己掏錢,監理管得越嚴其實業主越高興,這一點在房地產企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監理在財政性投資項目上的名存實亡,值得監管行業深思。
三、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
正是由于財政性投資項目在設計上的缺陷,給了承包方有機可乘,這些現象在BT項目中尤為突出,設計-施工一體化給政府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給政府帶來很多的資金流失,設計方施工方作為投標聯合體,工程造價的高低決定了他們在這個項目上的直接收益,所以,作為投資-設計-施工聯合體,他們想方設法在設計圖紙中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內容來增加造價,更為可恨的是,承包方在一些涉及到主體結構安全上偷工減料,如私自降低混凝土標號,降低鋼材級別,在一些基礎承重結構中少放鋼筋,不作承載試驗或承載試驗作假。這些泯滅良心的行為,給政府項目帶來不可補救的損失,很多項目就這樣成為爛尾樓而只能推倒重來,極大的浪費人力物力財力,這些年很多財政性投資項目做好后,一直不能投入使用,一些結構裂縫隙不斷擴大,導致其他衍生問題層出不窮,漏水,傾斜,墻體開裂,甚至還有整個房屋整體漂移,現場觸目驚心。
四、變更任性
頻繁變更,在財政性投資項目中屢見不鮮,從項目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施工過程中裝修風格,無不是夾雜著多個管理者的個人意圖,一個領導一個風格,設計人員應接不暇,承包方苦不堪言,造價本來只有幾百萬的裝修,硬是整出一千多萬元,筆者親歷一個項目,招投標時中標價為84.7萬,結算時為132萬多,主要的原因就是中途多次變更,好多墻都改了好幾次了,為了貼什么樣的磁磚,什么型號尺寸的,什么顏色的,什么品牌的,都絞盡腦汁,拿樣板當試驗,花起錢來一點都不心疼,一天一個樣,頭腦一拍就定,回頭一想又改,給項目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資金浪費,也給項目造價審核帶來諸多麻煩,最后給項目的預決算程序帶來許多時間浪費,使得有些項目幾年也審不下來,給社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怪不得社會都有這樣的諺語:“每一個爛尾樓的背后,都有著一個不可告人的貪腐。”
五、結算資料造假
在我從事工程造價職業生涯中,遇到一些結算項目中簽證資料造價的項目不少,龍其是在一些隱蔽分項中,常見的就是管溝回填用砂,實際上都是填土,預埋的PVC管簽證成了PE管,普通的水泥砂漿防水層變成了聚氨脂防水,同一類型項目,什么材料貴就簽證什么,其實,還有些項目無中生有的多出一些費用,現場看不到任何有過類似費用的痕跡或依據,還有一些油漆,現場刮了多少遍你根本就看不出來,可簽證就簽個五六遍,雖然一遍油漆也值不了多少錢,但工程量大,內墻外墻天棚,一個項目下來,這筆錢就不少了,在這些結算簽證資料造假的背后,往往是業主與承包商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默契,彼此心照不宣,最后流失的還是政府資金。針對以上問題,要想從根本上來控制財政性投資項目建設成本,減少項目一些不必要的資金浪費,還是要從源頭上來加強成本控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項目相關責任主體行為,并提出一些個人看法。1.對項目相關主體單位進行培訓,加強工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識及崗位職責學習,讓其在各個管理崗位上知道哪些能簽字,哪些不能簽字,真正做到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責任心,客觀看待項目中一些問題,盡可能不要帶有自己的私利或主觀看法,從大局出發,把限額投資思想提高到新的高度,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新方案不要片面追求高端大氣,講究項目的適用性,耐用性,適當考慮美觀,在施工管理中兼顧到工程項目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統一,不要片面追求進度。要講究科學管理。2.側重于項目前期方案設計作用,嚴格采用限額投資方案,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多做一些設計方案對比,優中擇優,這些都是節約投資的好方法,減少急功近利,在這方面多花點時間是值的,讓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其次做好施工前圖紙會審工作,不要流于形式,要求相關領域專業人員參加,減少一些過度設計問題。根據工程項目特點,因地制宜的進行設計會審。減少施工方人員會審比例,從項目所在地政府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各專業方面的專家會審,這樣既公平公正,又能很好的節約項目成本。3.在施工圖設計時選定監理單位,讓監理提前熟悉項目情況,對監理單位加大考核力度,對監理單位人員不僅要求有豐富的施工經驗,還要懂設計,對施工圖設計進行提前會審,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給予監理單位權利,盡可能少干預施工過程中一些監理行為,真正讓監理做到權責一致。4.根據工程項目所在地當地環境,造價審核人員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進行實地踏勘,對周邊水、電、道路、工程材料,土方運距等做好調查,摸清周邊工程材料實地價格,保留好相關資料、照片、地質及測量文件,為工程造價預結算作好必要的基礎。5.預算編制人員業務水平問題,按圖紙工程量及定額套用是預算造價人員的基本水平,能審查出圖紙問題并有現場施工經驗的才是真正的預算人員。這就要求建設單位在編制預算時要優選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要求造價機構選用經驗豐富的預算人員進行編制,并采用考核機制,對于預算編制價格超過±5%部分進行考核,扣減預算編制費用。6.工藝改造問題,施工圖紙中的地坪、屋面板,在大多數設計時幾乎都是板面混凝土+水泥砂漿找平層,其實很多情況下,水泥砂漿找平層可以省掉,水泥砂漿找平層作用其實主要在于防水,其次在于找平,因為現在的混凝土樓板、地坪在施工時已經是比較平了,所謂再找平層其實是就是收光。其次說到防水,那更是徙有其名,因為找平層在凝固后很容易出場裂縫,又因為其與板是分兩次施工,很容易與板面脫離,根本談不上防水。改進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采取原漿收光,在板混凝土快要凝固時,對板面上液漿進行再次搓平、收光,既可以防止水泥漿凝固收縮時產生的裂隙,又能起到找平作用,防水效果又好,還省掉找平層這個工序。其實說了這么多,一個項目的完成,牽涉到中間很多程序,但只要相關各方認真參與,認真對待,認真執行,就沒有搞不好的工程,畢竟,高技術含量的工程項目少,大多數項目都是常規施工技術,各方參與人員不是沒有人才,只是不愿認真履行罷了。以上是個人淺見,不足之處,歡迎大家進行討論,以共勉。
參考文獻
[1]林煥杰.論財政性資金投資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審核風險的控制[J].建設科技,2014,(5):117-118.
[2]孫麗雅,包琳瑛.東陽市財政投資項目造價控制研究[J].建筑,2012,(19):28-29.
[3]林志強.淺談提高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預結算審核質量的幾個環節[J].福建建材,2013,(9):96-97,114.
相關期刊簡介:《統計與管理》創刊于1986年,是由河北省統計科學研究所主管和主辦的集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資料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刊物,成為廣大讀者獲取社會經濟的捷徑、了解省情省力的窗口。辦刊宗旨:面向讀者、立足統計、反映經濟、服務社會。讀者對象:全國統計系統、經濟部門、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