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22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貴州省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氣候和地理優勢,使得特色農產品、民族產品和手工藝品深受廣大海外人民喜愛,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數據中心,貴州省跨境電商能夠蓬勃發展,大數據功不可沒,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從貴州省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了貴州省跨境電商的模式現狀,最后結合本省優勢從貴州省跨境電商的發展模式、商業模式、配套服務模式、推動跨境電商與服務貿易交互發展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新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貴州;跨境電商;模式;創新
大數據背景下貴州跨境電商發展現狀1位于貴陽市綜保區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于2015年建設完成,有100家以上的入駐企業,國際規模的大型企業也比比皆是,例如大龍網、保稅通、家有購物、億贊普、漢邦國際等國際知名跨境電商,企業整體建設規模達到了30萬平方米。2016年,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獲國務院批準,這為貴州發展外向型經濟創造了條件。
2018年,貴陽作為第三批獲批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新城市,目前已擁有貴陽、貴安、遵義3個綜合保稅區的貴州省,成為中國西部擁有綜合保稅區最多的地區,根據山地自然地理條件,貴陽綜合保稅區在空間布局上體現“一區多園”的特點,是全國首個山地生態型綜合保稅區,并且率先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進入大數據時代,全國各省、市不約而同把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貴州省也緊隨其后不斷增強科技手段的創新作用,以市場為主導,積極探索貴州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路徑。
■貴州跨境電商的優勢
(1)政策環境優勢。2019年1月,貴州省印發的《中國(貴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提出,將設立貴陽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從貴陽市財政安排5000萬元用于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和發展。根據該方案要求,貴州將充分發揮和利用貴陽市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優勢,以促進互聯網貿易和優勢產業深度融合為突破口,按照“互聯網+大外貿”發展模式,建設具有西部特色的跨境電子商務運營體系和運行機制。隨即《貴陽市關于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政策》出臺,明確從政策、資金、服務、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充分發展進出口貿易和內陸型開放經濟。
(2)基礎設施條件優勢。貴州是中國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有88個縣區,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已經超過了6000公里。貴州的省會貴陽,也是中國西部重要的高鐵樞紐,目前貴州建成和在建的以貴陽為中心,呈放射狀六條高鐵線路,已經通車四條。貴州仍是鐵路運輸骨干,擁有12條線,中歐班列在貴州加掛集拼更增強了鐵路方面的運輸能力;擁有三個國際機場——貴陽龍洞堡、遵義新舟、銅仁鳳凰使貴州的航空運輸能力如虎添翼。貴州還是所有的市、州都實現了支線機場全覆蓋的省份,貴州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支撐其發展會展經濟,促進人流、物流快速流動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貴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縱向建設,實現基礎設施互通互聯,編織強大的運輸網絡,使資源要素順暢流動,隨著流通成本的逐步降低,物流效率也得到不斷提高。
(3)生態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工藝品、民族產品優勢。雖然貴州在農產品跨境電商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地貌,特別是豐富多樣的生態條件和宜人的氣候特征使貴州具備適合特色農業整體綜合開發的天然條件,“兩高”區域交通發展、礦產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迷人的“天然公園”等條件都為貴州發展特色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大數據優勢。隨著大數據的不斷沉淀,跨境電商的信息化發展將得到強有力的支撐。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努力下,隨著2017年首屆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在貴陽召開,以及2018年阿里云、騰訊、蘋果相繼在貴州設立大數據中心,這些都為貴陽市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積累了寶貴的數據資源,更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變“貴州制造”為“貴州智造”,助力“黔貨出山”,隨著供需鏈、價值鏈、產品鏈、金融鏈等全產業鏈的完善與改革,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貴州跨境電商發展模式現狀
(1)發展模式:“大數據+跨境電商”。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提高當地跨境電商企業的競爭力,并且吸引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入駐。跨境電商企業通過挖掘數據,分析消費者心理、行為和購買習慣,為尋找目標市場和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提供了工具和基礎。在外貿領域,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把所有產業孤島串聯到一起,通過信息數據重構價值鏈,激發協同效應。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運用,使跨境電商的購物體驗更加完美,數字貿易全球化趨勢開始顯現,可以預計未來新技術的運用會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2)商業模式:實現新零售跨境電商的智能購物和數據統計。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建立以貴安新區為核心的新零售跨境電商示范基地。2017年6月,僑品匯跨境電商智能購物體驗中心正式落戶貴安綜合保稅區,作為貴州首個智能購物中心的亮相,標志著貴州充分利用大數據新技術探索跨境電商開啟了新模式,利用智能流通經驗開拓了新渠道。從浙江到貴州,線下平臺通過AR、VR等技術把僑品匯從原本的跨境電商上升為智能跨境電商,成為西南地區智能化跨境電商的標桿,通過整合國外品牌與產業鏈,采取“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與開創F2C模式,深耕歐洲市場。大數據除了實現新零售跨境電商數據統計,幫助企業更好布局以外,“智能購物”也是一個新突破。
(3)配套服務模式:“二平臺六體系”。貴陽以建設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契機,通過重點建設線上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和線下綜合園區發展平臺,建立金融服務體系、智物流體系、電子商務信用管理體系、統計監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和跨境商品售后保障體系六個體系,促進互聯網貿易和優勢產業深度融合。2019年9月,貴州首個數字化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貴陽綜合保稅區(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上線,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愿景,積極探索跨境電商發展出口新模式,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的穩步、快速增長。
經濟師論文投稿刊物:《中國對外貿易》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管主辦。國內刊號CN:11-1020/F;國際刊號ISSN:0009-4498。是中國創刊最早,集專業性、商務性、高效性于一體的對經貿界有影響的雜志。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大數據背景下貴州跨境電商創新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現有模式的分析,在大數據背景下,結合貴州的優勢提出以下模式的新探索。
(1)發展模式。建立“貴州跨境數字貿易港”,落地于產業帶城市的跨境數字貿易綜合體——數字貿易港,集通關、物流、金融、結匯、退稅、保險、咨詢、推廣等服務于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順應數字貿易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線上“單一窗口”,擴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發揮保稅倉儲的優勢,整合貴陽進出口的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為貴州地區跨境電商和傳統的小額外貿商提供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專業通關、大數據、 金融和物流等在內一站式服務,帶動貴陽的跨境電商增量發展,形成貴陽乃至整個貴州省跨境電商產業鏈。鼓勵企業建立海外倉,讓省內產業帶享受數字經濟紅利,在數字貿易全球化趨勢下實現當地優質產業的轉型升級。
(2)商業模式。復制O2O跨境電商新零售模式。“一館多模式”“一館多業態”,保稅、一般貿易與免稅共存。搭建“線上商圈平臺+移動App+線下實體商城”的模式,完成PC端、移動端、門店端三端合一的全渠道跨境新零售布局,交易、會員、服務一體化模式,實現完稅商品和非完稅商品的多種便捷的購物場景,支持多種支付手段,支持多種提貨方式。發展跨境電商“O2O”零售展銷模式,建設跨境電商大數據服務中心、跨境電商零售中心和信息共享體系,引入書店、國際美食、國際醫美、全球生鮮體驗餐廳、平行進口車、生態公園等業態,實現園區O2O實體體驗中心與網上交易平臺無縫對接,把國內首家跨境零售O2O“現場提貨”變成現實,提供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如跨境電商、快遞物流、電商代運營、金融商務、咨詢策劃等。
(3)結合本地區實際完善配套服務模式。在“二平臺六體系”的基礎上借鑒鄭州市“三平臺七體系”的成功經驗打造“單一窗口”功能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增加信息共享體系,利用共享經濟模式解決跨境電商物流問題,線路、倉儲、人力、車輛、系統、配送等全鏈條資源都實現共享,創新跨境共享物流的發展模式,制定相關法律和制度,依托互聯網技術,建立國際化的物流標準體系,實現跨境電商貨物的通關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監管智能化、服務一體化。
(4)加快跨境電商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努力培育一批省級數字、中醫藥、民族文化等特色服務的出口基地,加速布局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園區,做好統籌規劃,及時推薦達到條件的省級基地申報國家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發揮貴州生態地理、少數民族文化等優勢,大力培育打造“大數據”“中國數谷”等貴州服務品牌,鼓勵跨境電商企業開創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境電商業務,例如“跨境電商+生態康養”聯動發展、“跨境電商+山地旅游”融合發展、“跨境電商+民族醫藥”規模化發展、“跨境電商+貴州建筑”專業化發展、“跨境電商+多彩文化”集聚化發展,深入探索跨境電商和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
參考文獻
[1]曾璐.貴州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20(22):43-45.
[2]賈孝魁.跨境電商綜試區“鄭州模式”的創新經驗總結及啟示[J].對外經貿實務,2020(10):21-24.
[3]楊薇.貴州省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劣勢及策略分析[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9.
[4]張瑋瑋,張學彬.貴州特色農產品跨境電商交易的機遇及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5(12):7-8.
作者:陳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