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3月26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針對目前高職教育注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養成教育,存在創新意識淡薄、創新能力缺乏、創新精神不足的現狀。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我院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基于“三段三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了實踐。
關鍵詞:高職,創新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為適應新的形勢,高等學校必須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在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能力訓練等方面積極探索并進行實踐,在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本文以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為例,提出了基于“三段三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構建基于“三段三融合”的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三段三融合”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其中三段是指創新創業普及教育階段、提升活動階段和實踐階段;三融合是指專業基本能力與創新基本能力培養相融合、專業項目制作能力與創新項目制作能力培養相融合、專業崗位綜合能力與創新創業綜合能力培養相融合。“三段三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大一階段創新創業普及教育階段,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開設《創新思維訓練》和《激光切割機與3D打印技術》創客專門課程。通過《創新思維訓練》課程讓學生掌握常見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通過生活中典型創新案例,培養學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初步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通過《激光切割機與3D打印技術》課程培養學生常見的創新工具的使用能力。
大二階段是創新創業提升活動階段,本階段一方面通過《單片機技術與應用》、《AD電路設計》、《無線電調試實訓》、《智能硬件項目開發》、《智能硬件項目開發創客項目訓練》等課程培養學生掌握單片機技術、智能硬件技術、電子產品的結構與工藝、調測試、維修與質量管理知識,了解現代電子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器件的應用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創新技術講座,創客周末、智能硬件設計與制作、激光切割等創客活動,激發學生創意,并通過實踐培養學生電子電路與電子產品等專業項目的制作能力。
大三是創新創業實踐階段,本階段一方面通過《智能產品開發創客項目實踐》、《專業綜合實訓》、《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課程培養學生創新項目的設計、制作、調試、檢測和維修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與團隊成員的溝通協作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學生創業和就業奠定職業素質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基金項目孵化大學生創新項目、實現對學生創新創業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建設開放的創客空間,開展多樣化的創客活動
2015年我院建設了全國首家創客校園“藍島創客空間”,并分別獲得江蘇省和南京市眾創空間稱號,創客校園的成立為學院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平臺。學生們可以以團隊或小組形式參與創客項目制作,從制作模仿類作品開始,接下來是改造類和創新類作品。模仿類作品是指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現有成品的組裝或仿制的作品;改造類作品是指對現有作品進行技術、外形或功能等方面改造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可申請外觀或實用型專利;創新類作品是指運用創新方法產生項目創意,利用現有技術進行創新設計制作的原創性作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新穎性,可申請發明專利。
建立開源、創新、協作的智能硬件開發平臺,使其成為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技術積累場所、創意產生與實現場所。另配備常用創客工具及設備,不斷完善創客工坊、創新工場等載體建設,為電子類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線下體驗服務;依托線下空間實體,打造線上交易平臺,明確店鋪定位、打造創客文化(品牌),挑選出具備商業價值的產品,開設虛擬柜臺,探索創新作品的科技轉化之路。
以學院大型創客活動為展示平臺,根據電子類專業學生的特點,積極參與學院創客嘉年華、創客集市、創客周末、創意激蕩夜、智能小車競賽、創客秀等品牌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活動有重點”,激發師生的創新熱情,并與學生科技社團、創新思維課、各類創新創業及技能大賽備戰等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走進工坊制作創新項目;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學習開源硬件、3D打印、激光切割、熱轉印等技術。
三、培養創客導師,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保障
制定創客導師進階方案,組織開展創客導師進階認證,聘請國內外資深創客、著名空間負責人來校交流,共同培養創客及創客導師、開發創客項目課程;邀請企業專家、創業成功校友、天使投資人等來校授課或開設論壇講座活動,增強創客導師師資力量,有計劃選送優秀創客導師赴社會眾創空間、高校眾創空間或企業掛職鍛煉,積極參加校外各類創客大賽,確定選題,開展研究,引入社會眾創空間或企業真實項目進行技術攻關,打造跨界融合的創客(創業)導師團隊。
四、實施創客活動記錄表,評價學生創新能力
實施創客活動記錄,重點從“創客活動的參與”、“創客作品的制作”、“創客項目課程開發”和“創客技能競賽獲獎”四個維度客觀記錄并量化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選聘專業班主任指導學生進行創客作品的制作、創客項目課程的撰寫、指導學生在線填寫創客活動記錄表,審核學生創客活動記錄表填寫情況并進行等級評定,發揮專業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導向作用,增強師生互動交流。在校園營造“人人想創新、人人會創新”氛圍,以全院資源為依托,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聚集創新人才、成就創意靈感、分享創新成果。充分利用學院創客空間、創新聯盟等優勢推進高職創新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程云,馮濤.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構建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16(02).
[2]李雙壽,楊建新,等.高校眾創空間建設實踐———以清華大學i.Center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05).
[3]馬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J].現代交際,2015(01).
[4]劉杭,陳芳芳.創客教育的理念、空間建構與趨勢展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6).
[5]岳世川.關于高職學生職業創新思維培養的思考———科學與人文素養課程教學探討[J].欽州學院學報,2014(9)72-74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2001年獲正式刊號,對外公開發行之際,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為本刊題詞:“開展教育技術研究,促進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