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1月03日 分類:出版常識 次數:
一本圖書的出版要經過很多流程,簡單來說就是“三審三校”流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審校流程,才能完成一本圖書的出版工作,達到發行印刷的目的,在出版之前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書稿都由哪幾部分組成,一本圖書出版書稿的基本組成一般為:封面、扉頁、內容提要、前言(或序言)、目錄、正文、附錄、參考文獻等。但每部書稿根據其具體情況,可以去掉其中某些部分,如附錄、參考文獻等,也可以增加某些部分,比如索引、編寫組名單、后記或跋等等。
1. 封面:封面是一本書的“衣服”,印有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
2. 扉頁:又叫“內封”、“書名頁”,在封面后,內容與封面基本相同,同時也起裝飾作用。
3. 內容提要:介紹本書內容及作者,文字簡明扼要,一般印刷在封面的前后勒口上。
4. 版權頁:版權頁通常包括CIP數據、書名、作者、排版 裝幀 、出版社 、印刷廠 、規格、國際書號(ISBN)等具體內容。
5. 前言(或序、序言):作(譯)者在前言里說明編(譯)書稿的意圖,介紹書稿的內容、藝術特色、編寫過程等。
6. 目錄:目錄列出書內包含的篇章名目和對應頁碼,多放在正文前。
7. 正文:正文是書稿的主要部分,是著作有規范格式的正式文本,層次結構須清晰準確。
8. 附錄:附加在正文后與正文有關的圖例、表格等參考性數據。
9. 參考文獻:若作者在寫稿時參考引用過其他書目,應注明書名、作譯者、出版者和出版年月。
10. 索引:一般專業學術書籍會編制相關內容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11、后記:又叫書后或跋,寫在正文之后,多作為補充,說明經過、作者期望等,篇幅往往小于序。
推薦閱讀:詳細介紹一下出版社出版圖書的流程
書,是我們每個人的好朋友,我們可以從中獲取知識、樂趣、智慧,但是,一本圖書是如何誕生的呢?相信許多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出版社出版圖書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