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30日 分類:教育期刊 次數: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論漢字職用的考察與描寫 李運富;
約翰·霍洛威對“勞動解放”理論的重構及反思 孫亮;
馬克思的勞動幸福觀及其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楊燕華;
重新審視芮德菲爾德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理論 吾淳;
道德進步:是幻想還是現實——對當下社會道德現狀評價的反思 李耀鋒;
別現代:主義的問題與問題的主義——對夏中義先生及其學案派傾向的批評 王建疆;
什么是真正的問題?——也談“主義”和“樸學”之爭 吳炫;
如何才能“主義”?——滬上三學人關于“別現代”的一些論爭 劉鋒杰;
琱生諸器與西周宗族內部訴訟 王沛;
秦漢的乞鞫與覆獄 南玉泉;
《唐律疏議》中的“情”考辨 劉曉林;
手工課程對于幼師專業學生來說是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是職高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名美術教師,筆者從事職高幼兒教育專業手工課程教學已經4年多了,如何創造性地開展手工課程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是筆者這幾年來一直探索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筆者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教學內容上,教材上的知識更新速度很慢甚至幾乎不更新,與時代脫軌。職高的學生思想前衛,老舊的內容沒有新鮮度,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力,更激發不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部分章節的內容不實用,與學生未來的工作不接軌。學生就業后,要根據教學、幼兒園環境創設等需要制作不同的手工作品,而教材中的內容難以滿足他們以后的就業需求。在教學方法上,最初教師示范居多,時間長了,學生熱情逐漸消失,積極性減弱。在手工作品呈現上,作品缺乏多樣性,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鍛煉和開發,缺乏個性。在教學評價上,評價方式比較單一。手工課程本來是一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設計思維能力的課程,但筆者在以往的手工課程教學中沒有較好地發揮出它的這些特性。經過反省和學習,筆者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作出了如下調整:
一、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合理刪減和添加教學內容
根據手工課程的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以后生活、工作的需要,挑選合適的教學內容,刪除一些老舊的內容,添加一些新鮮的內容。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上的信息更新快、內容多,筆者總是提前利用網絡資源找到更多、更新的內容供學生參考。如,在教學折紙花相關內容時,教材上只有簡單的兩三種花且樣式老舊,筆者利用網絡找到了二十多種花姿多樣的花,可供學生隨意挑選。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且自主性很強。在教學泥塑相關內容時,教材教學生捏塑大公雞的造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筆者選擇捏塑造型筆筒這一主題,即將筆筒與動物等造型結合起來進行塑形。對于一些不適用于筆者所在學校的內容,筆者會選擇適當的內容進行替換。如,書中所介紹的皮影用驢皮制作,一方面操作起來不方便,另一方面筆者也不是專業人員。在上這一課時,筆者就將教學內容改成自己開發的校本課程里的果實雕刻。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發現學校的一片藥材林里結出了一種堅硬的青果實,大小如梨子,學生撿回來喜歡在上面刻名字等,筆者索性就將其開發成校本資源。結合生活、聯系實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期刊之家并非《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官方網站!本站所展示內容僅供作者參考。若想《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投遞論文,請直接登陸該雜志社官網。
期刊之家優先向您推薦咨詢率高的核心期刊,均系經過國家出版總署認可的正規期刊,選擇空間更廣。學術顧問可以為您提供發表支持服務,助您論文發表速度更快、通過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