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9月13日 分類:ssci知識問答 次數:
科研新手安排ssci論文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建議大家做好這六件事,難度會降低許多,對自己科研生涯也是一種啟發。具體為前期的論文語言檢查、投稿系統使用、審稿意見修改、錄用后版權轉讓協議、出版前的校樣等。
1、投稿前潤色
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工作語言和母語,通常都是先用中文寫論文。然后,借助翻譯軟件/平臺翻譯,翻譯軟件是人工智能翻譯的,會有語法等語言方面的問題。因此,在投稿之前需要借助一些軟件/平臺/語言專業服務公司進行潤色,也可以直接選擇相應的翻譯、潤色服務,可提高論文的質量。
2、投稿系統的使用
由于中英文期刊出版模式的差異,SSCI論文的投稿系統和中文投稿系統差別比較大,加上全英文的投稿系統,對于第一次提交SSCI論文的人來說不友好。因此,非常有必要系統地學習和認識SSCI論文的投稿系統,包括投稿前投稿指南的閱讀、各類文檔的準備等。
3、同行評審意見返回后的論文修改
SSCI論文只要通過了編輯部的初審,都會送至少2位同行評審同行評審都是義務勞動,和作者沒用利益沖突。因此,都是從提高論文質量角度出發提出一些實質性意見/建議。面對好幾頁,乃至好幾十頁全英文同行評審意見,第一次發表SSCI論文時,作者會不知所措,非常有必要學習和借鑒。
4、同行評審意見回復
經歷同行評審過程后,會收獲修改建議,除了修改論文外,提交修改稿時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提交“Response to Reviewers”文檔(答辯文檔)。每一條意見都需要答復,要么詳細地回復怎么修改的,要么給出令人信服的不修改理由。這項工作通常由通訊作者完成,通過學習自己也可勝任。
5、錄用后的版權轉讓協議簽訂
經歷過2-3輪修改,應該就會收獲“Accept”了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版權轉讓協議(CTA)簽訂問題,有些出版平臺的操作比較簡單(Emerald和SAGE),全部作者登陸系統補充和確認作者基本信息、勾選版權轉讓即可。有些系統(Elsevier)則比較復雜,需要通訊作者確認一系列問題 , 例如:圖彩色印刷(收費)、OA出版(收費)等,非常有必要系統地學習。
6、論文出版前的校樣系統使用
簽訂版權轉讓協議后,大概2周之內會收到Proofread的郵件,郵件中會有Proof系統的鏈接。Proof系統又是一個全英文的系統,盡管初次登陸系統會有使用提示,但第一次使用的科研工作者會不知道從何下手完成校對工作和回復出版平臺編輯的各種Queries。
這些就是論文發ssci期刊可以做的六件事,對科研新手、科研人員來說一定要提前做準備,了解相關的具體事宜,除此之外,選擇合適的期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將直接關系著論文能否更快的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