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3月15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ESCI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2022年影響因子的覆蓋范圍已經從SCIE和SSCI期刊擴大到AHCI和ESCI期刊,也就是ESCI期刊有了影響因子,并且進一步有了分區排名,這對ESCI刊物上來,其認可度又提升了一步。
ESCI主要收錄那些在學術領域已經具有地區性影響力的期刊,涵蓋了所有的學科領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一直是國際學術界判斷高等院校、醫院、科研機構及研究人員學術水平的依據,而相比于SCIE, ESCI更像是一支預備部隊。
ESCI期刊有了影響因子,其辦刊質量會越來越好,ESCI涵蓋的期刊數量、期刊種類也比較多,其中腫瘤科是很典型的學科,共計19個大類870本期刊,這些ESCI類期刊2023年首獲的影響因子普遍不高,影響因子大于10的期刊僅有9本,其中大于20的僅3本,影響因子大于5的期刊有26本。
值得注意的是,影響因子排名前10的期刊中,國產期刊The Innovation表現亮眼,影響因子(IF:32.1)僅次于來自期刊界的“名門”Nature家族綜述系列的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IF:39.5)。The Innovation是由中國青年科學家與Cell Press于2020年5月合作創辦的一本全學科綜合性期刊,旨在通過發表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納米技術、生物學、轉化醫學、地球科學和工程學等所有科學學科的前沿研究和高質量綜述,促進科學應用。
此外,由四川華西醫院2020年6月創辦的國產“新晉黑馬”期刊MedComm也同樣表現優異,此刊是由Wiley出版集團發行的生物醫學專業期刊,今年獲得的首個影響因子達9.9,未來可期。MedComm發表范圍包括臨床醫學、分子診斷學、表觀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藥物發現、進化醫學、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重點報道與疾病特征、致病機理、醫學技術的臨床和實驗進展相關的內容。
2023年3月,Web of Science宣布ESCI類期刊將于2024年獲得首個JCR排名,同時,ESCI 索引的所有期刊均將納入 SCIE、SSCI 和 AHCI 現有的254個學科類別中。自然科學類的ESCI期刊雖然未來可期,但目前仍屬于是SCIE的候選期刊,暫并不屬于SCIE,前期投稿此類期刊可能需謹慎。
作者想要投稿ESCI期刊的話,建議投稿前咨詢機構科研處關于收錄證明中文章為ESCI收錄,且僅有影響因子而沒有分區是否滿足要求后再行投稿,以免發表的論文不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