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3月01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碩士、博士起初安排論文時往往缺乏經驗,覺得sci論文并不好發表,自己沒思路,導師也會挑毛病。殊不知一些學術大牛早早發表了論文,是走了捷徑,找到了專業的學術顧問,從選題到論文思路,研究方法,都會進行梳理,并且推薦合適的高分期刊,在掌握技巧后,是可以很快完成論文發表的。
一、拿「容易高分」的選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有些導師會圈定命題,但我們仍要盡量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最重要的是挑選「容易高分」的選題。例如,有些選題需要大量科研/實驗,請直接pass掉;有些選題本身價值性偏低,或是同質性嚴重,直接pass掉;記住,好的選題,是順利畢業的一半!
二、開題&定大綱
如果臨近deadline,一般來說,我們不需書面上重新提交開題報告給導師,只需列好大綱即可。
第一章 引言(選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目的和意義「現實需要和當下問題」);
第二章 文獻綜述(通讀文獻,總結借鑒意義,概括評論);
第三章 現狀分析(圍繞選題,證實選題現實意義);
第四章 研究方案(如何解決);
第五章 總結(總結概括,展望未來)。
三、找資料&成稿
搜尋資料,并找到資料之間的聯系,佐證自己的觀點。對于大部分碩/博學生來說,搜尋資料的質量和精準度,直接影響了論文的質量。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能抄襲,不可剽竊,知網和國外的wos是常用的文獻網站,很多學校都有數據庫權限,可以支持免費下載資料。
四、修改&查重
大部分導師非常忙,大家一定要把論文打磨好再給導師審批,至少語病、錯別字、標點(全角半角)、格式、排版等低級錯誤一定要避免,不妨出聲通讀幾遍。
此外還有一些細碎的注意事項,同學們可以一齊自查:避免使用「我」如何如何,用「筆者」、「本研究」替代;否定引用文獻結論時,要文明且克制;避免使用排比句;以陳述句為主,避免使用感嘆號;直接引用不超過文章全文的15%~20%,間接引用不超過30%;直接引用小技巧:把直接引用放在注解里;一定要有頁腳;論文想不跑題,不妨經常重復核心論點......
很多同學吐槽,即使辛苦把論文檢查好給到導師,導師也只會挑毛病,很少給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查重這塊,也有一些坑,大家一定要避免:
1.假知網(一般價格特別低,即使做的報告很專業,也不可輕信)
2.高價知網查重
這里建議,論文前一兩次查重可以選擇便宜的,重復率有下降趨勢后,再用「知網查重、維普查重、萬方查重」進行查重,此外多與同學導師交流,也可以避免花冤枉錢。
在論文查重結束后,重復率符合要求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期刊安排投稿,整個投稿流程也有專人負責,整體為您把關,可以少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