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建筑造型是建筑物外部形態美的直觀體現,本文提出建筑環境、建筑技術、建筑個性三大原則,在三大原則的制約下,試圖總結具體的建筑造型的設計手法。針對性的提出關鍵詞比例與尺度、色彩與質感、符號、裝飾與細部,以期通過一定的物質手段,創造出既有現代功能需要,又具有時代感和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氛圍的有著自己個性的建筑形象。
關鍵詞:高級建筑設計師期刊,比例與尺度,色彩與質感,符號,裝飾與細部
所謂建筑造型就是指構成建筑外部形態的美學形式,也可以說是能被人們直觀感知的建筑空間的外部物化形式。再說建筑外部形態的美學形式也是專指建筑設計中的建筑藝術形象,而不是泛指僅按一定實用功能和技術經濟等物質條件設計的一般建筑實體。建筑造型是受內外多種因素制約。它既受其所處的外部城市空間環境的制約,又受其內部功能的制約。也就是說它的平面和立面不是孤立而單獨存在的。平面、立面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兩者在建筑的局部或整體都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建筑的總體造型。因此,立面與平面是平等的,在建筑的形體構思中至關重要,設計時應統籌兼顧,不可顧此失彼。我國各個地方由于本身的氣候和自然地理條件以及千百年來的文化沉淀,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方建筑文化。所以,建筑設計時也要考慮各地不同的建筑文化及氣候差異,以適應當地氣候、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滿足人們對氣候和地方文化的適應要求,其建筑藝術風格也應與周圍環境的形象相融合而不突出。
一、建筑造型設計的原則
建筑的功能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美感,是建筑師孜孜以追的目標。平面的形成塑造了建筑整體雛形,而建筑造型又反饋給平面,最終使得平面、造型共同趨向完美。用于公眾的建筑和設計必須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被所有人接受,并且具備滿足基本需求的良好功能。建筑的造型應反映當地居民文化生活與審美情趣,尊重當地的文脈。但是其真正的社會價值體現在的實用程度上。只有既適用于功能需要,又表現出審美價值的建筑形象,才能構成真正的、適合于時代特征的建筑藝術。所以建筑造型的構思和設計應以功能需求為基本出發點,通過空間的合理組織,并使與基地環境有機融合,通過一定的物質手段,創造出既有現代功能需要,又具有時代感和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氛圍的有著自己個性的建筑形象。
1、建筑環境——造型設計的客觀依據區
建筑從來都不存在于真空中,它總是處于特定的環境中。建筑物不能僅僅是個基地上的添加物,它應該與環境發生關聯。環境的好壞對于建筑的影響甚大。古今中外的建筑師都十分注意對環境的選擇和利用,并力求使建筑能夠與環境有機的聯系。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的《園冶》一書中已開始就強調“相地”的重要性,并用相當大的大篇幅來分析各類地形的環境特點,從而指出在什么樣的地形條件下應當怎樣加以利用,并可能獲得什么樣的效果。園林建筑是這樣,其他類建筑也不例外。對于外環境的處理的定義,無非就是協調與對比,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并不矛盾,在協調中求對比,在對比中找協調,賴特主張:“建筑是自然的,要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建筑形式的創造應該是建筑師對其設計的對象及對象所處的外界環境認真分析的結果,而不是先人為主或簡單的模仿或照搬他人之作。形式是源于環境,生于環境,統一于環境,服務于環境。所以建筑形象的創造首先是要分析環境,分析建筑物所處的具體環境的特點,包括基地的地形、地貌(地上、地下)、建筑環境、人文環境、交通條件、基地方位形狀等等,并綜合考慮建筑對象內在的基本要求及特殊要求,從而找出矛盾,并努力分析出主要矛盾之所在,進而決定采取何種設計處理方法,達到某種設想的建筑環境效果。要想使建筑與環境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必須從各個方面來考慮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條件來美化環境。
2、建筑技術——形象創作的物質手段
在建筑現代化的進程中,建筑技術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它是建筑造型的物質基礎,對建筑造型有直觀地影響。它完全改變了過去把建筑物作為手工藝品的加工狀態,工業化建筑方法使建筑形式、功能、材料、設備和施工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復雜的外形和繁瑣的裝飾被逐漸淘汰,建筑不僅表現它的功能及其內在空間關系,而且也越來越多的注重表現建筑的物質手段——建筑技術,即建筑結構、建筑材料、建筑設備及建筑施工方法等。
3、建筑個性——形象創作的靈魂
建筑創作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創作建筑物個性的問題。建筑物的類型很多,功能各不相同,不論采用何種材料、結構和構筑方法,它的最終建筑形象都要能反映或表現它的個勝,即在建筑藝術處理上賦予每一幢建筑物恰如其分的形象。
內容決定形式,建筑物的性格取決于建筑物的內容。建筑物不同的功能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它的基本外形特征,建筑造型就要有意識地表現這些基本特征,表現得充分、恰當、建筑物的性格也就容易被人們認識和理解。建筑形象個性化的創造關鍵在于設計者的創意或設計理念,即你是怎樣認識你的設計對象,你在分析設計任務的基礎上要把它設計成什么樣的,要表達你所追求的什么樣的理念、創意或意境?此外,從環境分析著手,抓住環境的特性,針對建筑環境所賦予的特殊矛盾,用特殊的方法處理這一特殊矛盾,這種設計也自然有了它的特點,從而形成了它的個性。
二、建筑造型手法
建筑形象是一個有序的知覺整體,反映建筑內在的邏輯、力量、構成、美的感受和特性。比如休閑娛樂建筑,因其功能和空間構成的獨特性,在立面上更注重輪廓的優美和立面線條的流暢;平面和體型簡潔,替快的穿插、變化、組合較少而更注重建筑細部的處理;體量上以穩重大方、端莊為主而不失輕靈、活潑;性格上大致表現為內斂而不保守,樸索而不失典雅,謙和又卓爾不群。整個外部空間氣氛有助于人們對其場所性和外部特征的認知,對人們而言則使其心理狀況和情感與之相吻合,在對空間形態的把握上產生方向感和識別性進而產生安全感;在對場所特質的感知上產生認同感,并通過把握和感知自己生存的文化而產生歸屬感。
1、比例與尺度
比例與尺度是經典美學的兩個基本內容。一切的造型藝術,都存在著比例關系是否和諧,尺度是否恰當的問題。比例是指形狀和空間的實際尺寸之間的數字關系。而尺度則是指各種因素作用構成的空間的量的規定性,即要素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處理好建筑整體的比例關系,也就是從體量組合入手來推敲各基本體量長、寬、高三者的比例關系,各體量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各部件的尺度問題,盡量與人貼近,創造出親切感和歸屬感。
2、色彩與質感
材料的質感、色彩及運用規模可創造不同場景。給人留下鮮活的印象,這種過程對接受者而言是主動的,愉快和有參與欲望的。在視覺藝術中,直接影響效果的因素從大的方面講有三個方面,即形、色、質。因此建筑的色彩、質感處理也是造型設計的重要內容。視覺直接了當地反映了客觀事物本身。建筑物的形是最基本的,色是通過形,并使形產生更多的感情力量。不同的色,給人帶來不同的感情反映,冷暖、明暗、輕重令人產生不同的聯想,所以色彩的應用也是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人們由于受大自然的影響,所以綠色成了春天色相,橙則是秋色,藍則是天空,對配色專家來說,色彩則具有更加精細的特征,色彩對他而言可以是暖的、冷的、討厭的、宜人的、鄭重的、鎮靜的、消沉的、刺激的等等。反映到建筑中來,就需要根據其功能來配置。在工廠中,職工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如果把房間漆成明亮的冷色則會更加舒服。在醫院里,毫無疑問要保證內部是純白色的,意味著它的衛生潔凈。
另外,質感表現的處理,一方面要考慮材料天然情感,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表現人工處理以及材料組合可能引起的感情效應。至于質感處理中的組合,最常見的有兩種,調和組合與對比組合。前者自然真誠,含蓄而刺激;后者則具強烈效果。兩種組合方式結合使用,能收到多變的效果。不同的材料會產生不同的質感,例如光滑與粗糙、軟與硬、冷與暖、光澤、機理等這些質感特征與形體和色彩一樣傳遞著信息,恰當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對空間效果進行調節。
3、符號、裝飾與細部
符號是利用一種約定了的、可以通過聯想得到暗示的建筑語匯。近幾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國一些商業建筑和文化建筑中經常運用一些符號,表現出一種商品化、世俗化和大眾化的情趣。但一般的作品都是被動的運用符號,參照別人的風格和形式,裝飾性的運用符號。例如,如今大量可見的實的、虛的、完整的、殘缺的拱券、三角山花以及裝飾用的檐口、女兒墻、柱式等,有的已流于膚淺和虛假。說明建筑符號表現為抽象的含義,不僅在表達層次上具有多層次性,而且在立意構思上也需要下功夫。所以,對于符號的運用,應根據社會、歷史、文化、環境及類型等巧妙地汲取含有信息價值的符號,高度概括和抽象,并且巧妙地利用而不應虛假地、裝飾地對待。
三、結語:
建筑造型藝術的表現力主要還是通過體形的巧妙組合,整體與局部之間良好的比例關系,色彩與質感的妥善處理等來獲得,而不應企求于繁瑣的嬌柔造作的裝飾,但適當的裝飾與符號的運用可以加強建筑造型的表現力。良好的建筑造型不僅能滿足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創造出具有時代感和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氛圍并且有著自己個性的建筑形象。
參考文獻:
[1]史春珊,孫清軍編著 建筑造型與裝飾藝術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2]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中國建工出版社,1983年
[3]余卓群著.建筑視覺造型.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