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分析了掌握氣象信息對蠶桑生產的重要性,提出準確應用氣象信息指導蠶桑生產,能提高蠶桑生產效益、促進蠶桑業發展。
氣象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許多行業(尤其是農業)的工作效率,日益發達的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造成的污染又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使惡劣的氣候現象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各個行業的發展,熟練掌握和正確分析氣象信息,可有效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蠶桑生產既有種植業,又有養殖業,其產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1]。歙縣在現有生產技術條件下,氣象因素是影響蠶桑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及時掌握農業氣象預報,可為蠶桑生產中搞好“種葉平衡”、“技術防范”,合理安排養蠶布局,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以及為各級部門制定正確的生產計劃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正確分析氣象條件及主要氣象災害與蠶桑生產的關系,對蠶桑生產過程中的防災減災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氣象信息能夠對某地區一定時間范圍內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做出科學的、準確的預測。天氣預報是氣象信息的基本表現形式。氣候因素直接關系到蠶農的經濟效益,它不僅影響蠶種需求量、發種時間的安排,還影響桑園管理及蠶病防治等。蠶桑工作者若能及時得到準確的氣象信息預報,做到早安排、早宣傳,能使不良氣候給蠶桑生產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小。
蠶種需求量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同時氣候條件也是決定蠶種需求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夠及早地準確掌握氣象預測信息,正確估計桑園長勢,從而確定蠶種需求量,及時調整蠶種出庫數量,做到種葉平衡,就能避免蠶農漏訂蠶種而供應不足或蠶種出庫數量過剩造成經濟損失。如1998年秋季氣候適宜,桑園長勢良好,一些地區若能盡早了解這一氣象信息,蠶種出庫時就能大膽而準確地放量,以滿足蠶農臨時增訂或補訂蠶種的需要,從而增加蠶農以及蠶業各部門的經濟效益。蠶種供給還牽涉到品種問題,2008年晚秋蠶,歙縣蠶桑站根據氣象預測,得知該季蠶兒飼養期間持續高溫,在岔口、武陽等鄉鎮飼養夏秋蠶品種“薪航×白云”,結果平均齡期比當年夏蠶還短30多個小時,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蠶種發放的時間根據季節、桑園長勢來安排,而氣候條件直接影響桑園長勢[2]。蠶種發放部門應根據準確的天氣預報,觀察桑芽發育情況,并預測桑園長勢,發種時間時務必使桑葉和蠶兒的發育配合恰當,做到從收蟻到上簇各齡蠶都能吃到適熟桑葉。春蠶催青后,要掌握好春季氣候變化特點,收聽、收看當地天氣預報,還要根據桑樹生長情況,及時做好春蠶催青工作,以便在小蠶收蟻后,有新鮮桑葉食用。而且蠶能生活在適宜的氣候環境中,特別是晚秋蠶種的發放,氣象信息尤為重要,應根據寒潮襲擊當地的時間來決定發種時間。2010年3月的凍害對歙縣桑園影響較大,縣蠶桑站結合實際,將蠶種出庫時間推遲1周。另外,掌握天氣預報,也可減少蠶種運輸、發放時可能給養蠶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良氣候對桑園的危害主要是旱災、澇災、凍害等。天氣過于干旱,桑葉產量下降,葉體水分少、葉質差,從而影響蠶兒營養補給,使蠶兒抵抗力差,易發蠶病,因此高溫干旱出現時,要及時除草淺耕,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雨水過多時,桑園易發生真菌病害,要注意排澇;凍害對樹體生長有很大影響,輕則影響第2年桑葉產量,重則凍死,秋冬干旱季節,由于桑樹本身生理失水過多,極易受低溫凍害,此時應對桑園進行秋冬灌溉,同時在入冬前增施有機肥,培好土,以提高土壤溫度,使桑樹能安全越冬,當冷空氣或寒流入侵前,或在雨、雪后轉晴的夜晚,在桑園上風口點燃草木灰驅霜。歙縣1992年1月的凍害、1996年6月的水災,正是因為及時掌握了準確的氣象預報,許多蠶農在廣大蠶桑工作者的宣傳指導下,及早抗災自救,減少了損失。
氣候條件對蠶兒飼養影響也很大。只有在溫度、濕度、空氣和氣流等生長環境都較適宜的條件下,蠶兒才能夠發育良好,達到優質高產[3-4]。目前,影響蠶兒生長的不良氣候環境主要有:高溫干燥、高溫多濕、低溫干燥、低溫多濕等,這些不良氣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蠶兒正常發育和導致蠶病的發生。2004年晚秋蠶季,由于持續的低溫干燥氣候,桑葉質量差,造成蠶兒生理紊亂,發育緩慢,導致5齡期長達15 d,蠶兒發病率升高,蠶農生產成本增加,有些蠶農認為蠶兒得了怪病,甚至把蠶倒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及早掌握了正確的氣象預測信息,蠶桑工作者就能指導蠶農盡早做好準備,比如備齊升溫補濕材料和防治蠶病的必要蠶藥,給桑園追肥和給蠶兒添食營養液等,尤其對于夏蠶飼養,要注意在蠶室外搭遮蔭棚、開放門窗、通風換氣,降低高溫、高濕對蠶的危害,這樣就能避免在遭遇不良氣候時措手不及而導致較大損失甚至粒繭無收。
蠶桑是歙縣的支柱農業之一,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部門應主動服務蠶桑生產,開展蠶桑氣候區劃、蠶桑氣候分析,有效地避免不利天氣影響,發揮栽桑養蠶的最大效益;氣象部門應與蠶桑站開展技術合作,在各個蠶桑生產的關鍵環節,實時開展栽桑養蠶的氣象條件預測、分析,根據氣象條件調整發種時間,確定病蟲害防治最佳時期,建立“蠶桑系列氣象服務模式”,為蠶農應對不利的氣象條件、有效地趨利避害、提高栽桑養蠶的生產安全和經濟效益,做出積極的貢獻。總之,掌握氣象信息對蠶桑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廣大蠶桑工作者應予以重視,及早掌握準確的氣象信息,以更好地為蠶桑生產服務,使蠶農的經濟效益提高,使當地的蠶桑生產穩定、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貴林,婁利峰,王世鈿,等. 上虞市蠶桑生產的現狀及穩定發展對策[J].蠶桑通報,2010(1):45-46.
[2] 王利民.河北省氣候資源與蠶桑生產[J].河北農業科技,1986(6):14-15.
[3] 宣志強.氣候因子對蠶桑生產的影響和作用[J].浙江氣象,2005(4):19-21,35.
[4] 姚金寶,王軍文,葉武光.近20年江西蠶桑生產發展的思考[J].蠶桑茶葉通訊,2010(1):2-4.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